“沒,都吃,但更喜歡吃蝦和鮑魚。”張文心回答,手依舊舉着西瓜。
于知樂加一個食材咬一口,很快就吃完一瓣西瓜。
“時間差不多了,該煮午飯了。”她用長筷翻動食材,使其受熱均勻。
張文心把瓜皮往自帶的垃圾桶一扔,在衣擺擦掉手上的汁水,去收集大家想吃的粉。
得到衆人的答案後,她洗了洗手,與張海竹同步站到竈台前,開始煮粉。
其他人沒閑着,外送組三人清潔送餐車,如今他們每人有兩輛送餐車,冰飲與粉分開裝。
而張靈開始搗檸檬片做檸檬茶,做完後會去掉檸檬。
粉煮好,長桌上擺滿了竹筒杯,冰棍廠的人也将冰送來了。
吃過午飯,于知樂三人不斷重複着煮粉的動作,終于在十一點半做完外送單子,停下歇息。
于知樂叫住準備離開葛泰說:“回來的時候順便去趟國營飯店,讓胡三哥明天買幾尾鲫魚。”
“好。”葛泰應聲。
外送三人組拉着各自的小木車出發。
“我坐村裡的牛車回去,該走了。”張海雁看了看天色,起身道别。
一連做了三百多份粉,于知樂幾人累得說不出話,朝她擺了擺手。
“欸,他們今天一份外送都接不到,真是痛快。”過了一會,張文心恢複精力,指着隔壁攤子無聊得拍烏蠅的幾人。
他們垂着腦袋,一副洩氣的模樣。
而徐宇被揍得臉青鼻腫,看起來傷勢嚴重。
“别管他們,我們做好自己的事。”于知樂握住她的手指。
張文心做了個鬼臉,沒再說落井下石的話,趴在桌面玩手指。
“铛,铛,铛。”
附近工廠敲響了下班的鈴聲。
兩個攤子的人不約而同地挺直腰闆,嚴陣以待。
如往常那般,工人們說笑着朝大集走來。
“泡椒粉,正宗蜀省泡椒粉,又香又辣,兩毛一碗。”徐宇傷得重,吆喝的變成了另一位知青,“冰檸檬茶,三分一杯,三分一杯。”
他們又玩起價格戰,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借過,借過。”張翠花扒拉駐足的人,一屁墩坐在了桃花村的椅子上。
她與徐宇對視了一眼,高聲道:“來一碗泡椒粉和一杯檸檬茶,我太想你家折扣了。”
有一小撮人對泡椒粉聽聞已久,但第一次來吃,看到她手臂上的袖章,以為是同事說的那家,跟着坐了下來。
還有一部分人被價格吸引,也坐下點單。
桃花村的攤子很快就坐滿了,還有幾個人站在竈台前等。
徐宇得意地往海隅村的攤子看了一眼,卻發現海隅村的客人更多,于知樂幾人忙得根本沒空擡頭。
負責附近外送的張海梅和葛小菊回到攤子,幫忙收錢做檸檬茶,減輕了張靈的工作強度。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大集第一家泡椒粉,已經賣出去上千份。”
“海隅村的冰檸檬茶用的是粵省名茶,清香甘醇。”
張靈的聲音清脆悅耳,還很響亮,輕松将桃花村知青的吆喝聲壓了下去,吸引了桃花村客人的視線。
這時,空氣中的泡椒味道慢慢發生變化。
“誰才是第一家,我做管理員的不知道?”張翠花嗤了一聲,開始睜眼說瞎話。
海隅村的一位熟客哈哈大笑,毫不留情地戳穿她:“張翠花,這不是你第一次做集市管理員嗎?”
“原來是托。”有人嘀咕,面露懊惱。
後悔的不止他一人,還有徐宇。
他猛地朝張翠花使眼色,眼睛都快抽搐了,張翠花看都不看他一眼。
一些還在觀望的人毫不猶豫地選了海隅村,吃得心滿意足。
客人走了一撥又一撥,于知樂才見陳昭與霍天和勾肩搭背走來。
“姐,我覺得能行。”陳昭臉色很差,但眼裡閃爍着自信的光芒。
下一秒,他表情一變,得意地說:“哈哈,黃山看到我出現,整個人都吓傻了。”
接着,他繪聲繪色描述當時的場景,直至于初月出現。
“樂樂,文心,我們抽到了入口的位置!”她邊喊邊跑近。
張文心歡呼道:“天大的好消息!”
張海梅等人齊聲歡呼,于知樂滿臉笑容。
陳昭用力鼓掌慶祝,突然停下動作,朗聲道:“周哥,你今天也來鎮上啊。”
于知樂擡眼看去,嘴角笑容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