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我回來了。”于知樂打招呼,“今天是趕海加做飯直播,希望大家看得開心。”
密密麻麻的彈幕飛馳而過,迅速占滿了整個屏幕。
【?】
【我的下飯主播終于回來了!】
【主播什麼時候再賣吃的?我餓瘦了十斤。】
【主播什麼時候再消失嗎?】
“等虛拟空間功能正式上線就繼續更新小櫥窗的商品。”于知樂挑着彈幕回複,“之後會不定時進行直播。”
接着,她給觀衆們講最近在做的事,沒想到大家很感興趣,紛紛喊話她直播發展副業的過程。
于知樂沒給出明确答複,繼續與其他人互動,順帶切換成雙視角。
七月的鮑魚口感脆嫩,所以她先前往礁石區,一眼就發現了吸附在礁石壁上的鮑魚。
她從小倉庫拿出很久沒用的起子,一個一個往下撬,弄了半竹簍。
“七月的章魚、海膽、海蜇長得都不錯。”于知樂給一些新觀衆科普,“還有扇貝、海螺。”
說着,她彎腰撿起一隻大海螺,展示給大家看。
中午接風洗塵宴的食材不指望她趕海來撿,可以直接從捕魚小分隊那裡拿,所以她并沒有太傷心,她大多數時候都在與觀衆互動。
聊着聊着,話題又回到了最初的問題,很多人想看日常直播。
于知樂想了想,不能完全确定之後的工作内容,隻應下了一場直播——搭建海帶養殖筏的過程。
在海邊待了一個多小時,她開始往回走,迎面撞上了李然。
李然一改昨天斯文讀書人的形象,身穿粗布衣裳,頭上戴着極具當地特色的草帽。
唯一與當地農民不同的是,他脖子上圍了一條嶄新的白毛巾。
李然揮了揮手:“于同志,早上好。”
“李知青,你們這麼早就到了嗎?”于知樂看了看手表,還沒到九點半。
李然上前解釋:“我是騎自行車來的,想先熟悉一下環境,老師他們估計這會兒才接到人出發。”
劉英為了方便專家們可以随時進城,特地給每位專家都備了一輛自行車。
“那我先帶你到村子裡轉一轉,也給村裡人介紹一下你的身份。”于知樂建議道。
“那就麻煩你了。”李然覺着提議不錯,看向她手裡的竹簍,“不如我幫你提着,你帶路。”
“不用,我家離得近。”于知樂指了指小院。
兩人一前一後往于家小院走去,偶爾聊上一句,氣氛倒不算沉悶。
于婉琴在後院給菜澆水,突然見到生面孔,愣了幾秒。
“娘,這是李然知青,他來村裡指導發展副業的。”于知樂介紹。
于婉琴恍然,連忙表示歡迎,熱情地拉他走去前院。
“嬸子,您太客氣了。”李然有點不好意思,“我隻是跟着老師來學習的。”
這時,方卓已經醒了,精神比前段時間好了不少,簡單地打了個招呼。
李然隻在于家坐了一會,便跟着于知樂出門了。
“我們村東西臨海,剛才那裡叫小西海,平常捕魚的人從東邊的海靠岸。”于知樂給他講解。
李然不知從哪兒掏出了本子和筆,不過沒有記東西。
兩人繼續往前走,走到小路拐角,牛棚出現在兩人的視野範圍内,同時出現的是陳昭和江上清。
“姐,早上好。”陳昭熱情地打招呼。
他與江上清都背着大筐,看樣子是要去後山坡割草。
于知樂給兩人介紹了李然的身份,便帶着李然往村中心的方向走,準備去大隊部。
小路邊的房屋逐漸多了起來,但因為是上工時間,隻有雞鴨狗叫的聲音。
突然,一道兇狠的聲音突兀地插入其中。
“你說不說?”男人惡狠狠地問。
女人的聲音微弱:“不,不可以說,我不說。”
“好,好,好,還沒成為城裡的工人呢,你就敢不停我的話了。”響亮的巴掌聲伴随着男人的聲音響起。
女人尖聲反駁:“我不能讓你害得我們全家都分不了副業組的錢。”
“你不說我不說,誰會知道配方是你洩露出去的?”男人又甩了她一巴掌,“你知不知道這個配方能賣多少錢?五百塊,她不是很會做菜嗎?再做一道新的不就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