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活的魚兒奮力拍打着桶壁,發出啪啪的聲音,偶然有水花飛濺到半空。
“我們先走了。”于白薇向幾人告别。
說完,她帶着隊員們駕車離開,回岸邊裝車送貨。
于知樂讓陳昭去搬木盆,按照魚的品種做了簡單的分類。
張文心帶其他人去拿工具和調味料,随後讓大家按照第一次排班的崗位站好。
很快,一條小型流水線就形成了。
“可以開始了。”于知樂看向衆人,“處理完這些魚就可以下工了。”
這是魚糜制作組的第一次生産活動,她和張文心二人也參與其中。
她的話音剛落,張文心伸手撈出一條魚摔暈,利索地刮鱗去腮,再剖腹去内髒,簡單處理後直接扔給陳昭。
“固定好魚肉片,竹片貼着魚肉,動作一定要輕。”于知樂示範着刮魚蓉的手法,“刮出小刺一定要挑出來。”
“好。”陳昭與組員齊聲應道,開始動手。
兩人的動作很生疏,逐漸找到竅門後,速度提了起來。
沒一會,兩人就刮了滿滿一碗魚肉,并将其送到下一個人手裡。
刮下來的魚肉呈泥狀,直接加蔥姜水、胡椒粉、鹽等進行調味,接着加蛋清和紅薯澱粉水攪拌均勻,摔打上勁,讓魚泥富有彈性。
最後,負責煮制的人手沾清水将魚泥擠成球狀,下入溫水小火煮至浮起,即可撈出。
白花花的魚丸在簸箕上彈跳記下,咕噜咕噜地滾到邊上,靜靜地散發出鮮美的味道。
每個人認真地做着手頭上的工作,一個小時左右就處理完了第一批魚。
休息過後,小小的生産線又動了起來,開始着手制作魚卷。
魚卷的前三個步驟與魚丸沒有太大的差别,隻是前者在調味環節會加入胡蘿蔔或香菇等蔬菜增加口感。
制作魚卷的最後一個步驟是用豆皮将魚肉煮成長條狀,再入蒸鍋蒸熟或下油鍋炸。
“大家辛苦了,先下工吧,剩下的我們會處理。”于知樂往蒸鍋裡放入最後一條魚卷,拍了拍手,“下午三點半左右上工,未來五天是秀姐做飯。”
魚糜制作的工作強度遠比耕作低,衆人很是輕松,與三人告别後,結伴離開副業組小院。
随着蒸汽緩緩上升,小院又被鮮美的味道完全包裹。
“這是在做什麼好吃的?”羅平還沒進院子就聞到了味兒,笑呵呵地問。
于知樂應道:“做魚丸和魚卷呢,這是魚糜制品小組的成品。”
“不錯,不錯。”陳老搖頭感歎,“就是要多利用天然條件發展小副業,這對海隅村也好。”
此時,落後兩人幾步的李然提着一個大海蜇走近。
“在海邊撿到的,簡簡單單做一道酸辣海蜇絲,中午又多一道菜。”于初月說。
于知樂看見李然手上的小紅斑,連忙讓陳昭拿木盆去裝他手裡的海蜇。
“海蜇須不能直接接觸,蜇人很疼。”她提醒道,“得用醋沖一沖,再去掉殘留的觸須。”
于初月懊惱道:“我怎麼把這事給忘了。”
海邊的人習慣了空手撿海蜇,大多數人對海蜇須已經免疫,但李然之前從沒接觸過,海蜇須對他而言很危險。
“沒事,也沒有很嚴重。”李然看了看手腕處的紅斑,強忍下由皮肉深處傳來的癢意。
羅平有些着急:“你這孩子,還站在那兒,趕快過來。”
“對不起,我忘了提醒你。”于初月道歉。
李然搖了搖頭:“真沒事,隻是紅了一點,過幾天就好了。”
于初月按照剛才于知樂說的步驟給他處理,最後用小蘇打水濕敷蜇傷的部位。
李然傷的是左手,濕敷完就立即開始整理今早寫下的筆記,讓羅平無奈地笑了笑。
下一秒,專家組三人直接開起讨論小會。
“怎麼比初月還愛工作?”張文心小聲嘟囔。
于知樂把她拉到竈台前,叫上陳昭一起給陳老他們準備午餐。
她準備做三菜一湯——清炒黃瓜、青椒炒魚卷、酸辣涼拌海蜇和魚丸青菜湯,讓兩人幫忙準備配菜,她先把飯焖上。
兩撥人做着不同的事,但菜刀接觸菜闆的聲音和讨論聲卻意外地合襯。
“樂樂,他們回來了,都拿到了錢。”于初月想起正事。
今天她還帶陳老三人去了一趟鄰村,回來的路上遇到了張萍幾人的男人,看到他們緊張地捂着褲兜的模樣,就知道他們把假配方賣出去了。
“知道了。”于知樂手上動作一頓,“我等會去找江大夫拿點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