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村的入口是一道灰青色的小石橋,但這兒卻不像尋常村落那般灰撲撲,反而生機盎然。
小橋邊上豎着一塊被各色菊花盆栽環繞的不規則石頭,其中刻着“花溪村”三個大字,紅漆的顔色還很鮮豔。
而橋頭兩側各栽了一株金銀花,黃、白色花瓣在陽光下交相輝映,散發出淡淡的清香,讓人聞了覺得心曠神怡。
“哇,好多花啊,真漂亮。”
“這些花的味道真好聞!”
過了好一會,大家才找回聲音,連連驚歎。
令衆人更加驚訝的是橋另一端的景象,他們視野範圍内的小院整潔美觀,而且小路兩邊也栽滿了花草。
“你們是誰?來我們村做什麼?”有人注意到他們。
于知樂應道:“找杜隊長,我們從海隅村來。”
那人恍然,招手叫來自家小孩,讓她去大隊部傳話。
她的話還沒講完,小孩一溜煙似地跑了。
很快,杜南枝和白绮珊帶着一個小女孩趕來。
“杜隊長、白書記,好久不見。”于知樂笑着打招呼。
杜南枝下意識張手要擁抱她,卻隻跨了半步就停下動作。
今天有勞杜隊長費心了。”于知樂看了一眼朋友們,主動上前完成這個擁抱,“謝謝你的邀請。”
杜南枝笑道:“不麻煩的,很高興你們可以一起來玩。”
接着,她把白绮珊和妹妹杜忍冬介紹給大家認識,然後讓妹妹在前面帶路。
她和白绮珊混在人群中介紹路上遇到的花花草草,偶爾還會摘些能吃的讓大家嘗試。
“我們養的第一批蠶成功結繭了,等會處理最後一批。”杜南枝提起花溪村副業組的近況,“如果你們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一看。”
“有興趣,有興趣。”張文心連忙舉手,疊聲應道。
一個念頭在于知樂腦海中閃過,但她還沒來得及問,杜南枝二人就被拉去答疑解惑了,她隻好暫時将其放在心底。
走着走着,蹦蹦跳跳着走在最前方的忍冬停下腳步,回頭朗聲提醒:“要進山谷了,石階梯有水很滑,大家小心走路。”
踏進山谷,陰涼濕潤的空氣撲面而來,衆人身上因連日工作留下的疲憊感被一掃而空。注意到石壁和溪邊密石間的各色秋海棠後,大家興奮地分開各自欣賞。
“真好看,我想帶回家。”于初月蹲下撩撥粉色的花瓣,又擡頭問杜南枝。
杜南枝回答:“我家院裡有種在盆栽裡的,回頭給你捎上一盆。”
于初月很是驚喜,趕忙道謝。
另一邊,于知樂逗完于遲後瞄了一眼直播間,新的景色體驗讓新老觀衆們都很滿意。
純觀景直播的彈幕大差不差,她很快就轉而去查看雲币總額。因為最近很少上架商品,收入僅來源于禮物打賞,所以離開啟高級商城的目标還有一小段距離。
“姐姐,看!好看的石頭!”于遲的聲音讓她的注意力回籠。
他在前邊靈活地跑,而周嶽生在後邊緊張地護着,生怕他摔倒。
于知樂看見這一幕覺着好笑,忍不住撲哧一笑。
與此同時,張文心在小溪便發現一隻尾羽五顔六色的鳥兒,招呼朋友們去看。
一時間,山谷裡滿是歡聲笑語。
她們在山谷裡待了小半個小時,下山時還熱烈地讨論着一路上的見到的各種動植物,一直到花溪村的養蠶小院才停止。
一行人帶來的聲響引來院裡人的注目,杜南枝朝她們點了點頭,她們就又專注于手頭上的工作。
“這是專門紮給蠶寶寶結繭的。”她指着地上幾十厘米的山形稻草垛介紹,又将視線移向小院一角,“摘下來的蠶繭在沸水裡煮上幾分鐘就可以抽絲了。”
角落裡,兩台缫絲車咿呀咿呀地運作。随着踏杆的搖動,缫絲錠上的逐漸出現一團雪白的絲線。
衆人好奇地站在一旁觀察她們的小型流水線,緊接着又被杜南枝領到後院。
後院晾曬着一團團的絲線,隻有幾根木杆上挂的是雪白且極具垂感的素綢。
“這是我們花溪村生産出的第一匹絲綢,旁邊透亮的是素紗”杜南枝語氣自豪,“大家可以來感受一下。”
光滑的綢緞迎風微動,衆人小心翼翼地上前撫摸,而後無不驚歎于它的柔軟。
“有人預訂了嗎?”于知樂問。
杜南枝搖搖頭:“這隻是開始,劉書記還在聯系以前在染坊工作過的人,我們的計劃是做成蠶絲被、絲巾等成品,像海隅村一樣打造一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