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栖真的創業課上,他們是學過“管理”這個概念的。
一家火鍋店要運營,要管理,一條永嘉道同樣如是。
建造永嘉考驗的是當權者的财力和人力,而管理永嘉,讓它能夠安全、有序、便民,考驗的則是當權者的施政水平。
闌珊跟随容綻多年,多少猜到他腦子裡在想什麼,但容聘不知道。容聘每日抱臂倚在車裡,有一搭沒一搭聽容綻和闌珊對話,想的卻是等他回寨,定要再次率兵出征,勢必奪回屬于自己的東西。
屆時,永嘉也會成為他的。
出了永嘉,車隊一個城鎮一個城鎮過,容綻細聽闌珊描述城中,事無巨細都想知道。
很多城鎮翻新過,住宅煥然一新。一路上人多了,攤子多了,不知名的店多了。馬車穿城而過時,能聽到窗外傳進來的各色叫賣和人潮湧動聲——那是熱火朝天的街市。
過去的小鎮越來越像過去的大城,而過去的大城,則呈現一種大容百年來從未出現過的繁榮景象。
袁博沒帶大家住官驿,就在普通客棧落腳。晚上容綻坐在大堂,和閑下來的掌櫃說話。
掌櫃見他眼盲且穿着樸素,但氣質出衆,便坐下閑聊兩句。
“小老兒過去也就擺個煎餅攤養家糊口,若非官府限借令,也開不了這客棧。”
闌珊:“限借令?”
“客官外邊來的吧?”掌櫃撫着胡子,呵呵笑了兩聲:“限借令就是官府放銀給百姓。那時咱家五口,借了三百兩,盤了個鋪子繼續做煎餅、旮旯包和一些别的吃食。就這樣生意越做越大,存了錢,不僅将貸銀還了,去年還開了這客棧,日子比以前好太多了。”
容綻:“利錢怎麼算?”
掌櫃吸了口水煙:“很薄的,比黑市低。”
容綻:“誰都能問官府放銀嗎?”
掌櫃:“上下三代世居,家中至少三口以上,才有可能拿到放銀。官府會看的。就咱們這城,拿過放銀的至少有半數。”
闌珊:“如今城中多少戶?”
掌櫃:“少說……一萬戶吧。”
闌珊也是跟着學過數學的,極快地算出:“一家借三百兩,五千戶,便是一百五千萬兩。官府不怕銀子放出去收不回?”
“還好還好……老大容人,很少有收不回的。簽一年,一年收回;簽兩年,兩年收回。真要收不回,官府會讓收銀人壓收的。”
“壓收?”
“就是把借貸人安排到官府指定的工坊做工,由工坊直接給官府還錢。那些工坊工作辛苦,少有人去,所以能還的都還,不欠這個債。”
容綻問:“如今工坊很多嗎?”
掌櫃吸了一口煙,笑道:“大容的海貨外面人都要啊,外面也有越來越多人跑大容采買,工坊鉚足勁出活,商鋪鉚足勁訂貨,客棧鉚足勁待客,哪兒都紅火,哪兒都缺人。如今永嘉一通更是如此,忙不過來哦!小老兒前幾日還在和家裡人說,走永嘉,咱們也去外面看看,看看辛豐,看看付春,回來好和鄰裡吹噓,結果我家的說隔壁劉老頭一家蹲着永嘉開通首日,就去嘗過鮮咯。”
容綻也聊了幾句永嘉道的見聞,最後問:“老丈如何看待現下的大容?”
掌櫃笑起來:“不瞞客官說,咱老陳家代代做煎餅,六十七載啦!小老兒以為這輩子也就這樣了。誰想現下結界沒了,和外面通了,日子變得快啊,每天都有奔頭,有奔頭總比沒奔頭好啊,有奔頭心就活啦。”
容綻微笑着點頭。
不日車隊抵達金光萬丈城,袁博親自護送柳絮回和英邁回了司工和司戶宅邸,而司财當年失了官,早已離城,據說移居璞麗去了。山遙半道借馬,和衆人告辭往南去。而司文一家以身殉國,司文府邸早被朝廷收回,改賜别府。
容綻問袁博,剩下的九部相裡,還有哪位府邸還在。袁博道,隻有司軍府還在,如今留了幾位老奴,并無旁人居住。
容綻便帶容聘和慕容煙月及剩下的人,暫時落腳司軍府。
隔日辰時,一行人在東城門相聚,準備了一幹祭禮,扶棺至皇陵為容伯舒下葬。
皇陵仍有專人灑掃,并沒因前朝已廢而現任何頹唐。容綻主持祭儀,規章嚴謹,并不懈怠,親手為容伯舒封閉墓室,三禱為終。
而常璐的母家司樂府早已人去樓空,最後還是袁博道,陛下吩咐,若他們願意,可以将常璐葬到皇崖塔下,陪着沈蘭珍。
容綻沒想到風宿恒還願放他入宮,将常璐下葬後,站在皇崖塔下心緒起伏,再讓闌珊引他到蘭珍墓前,一手撫着碑上字樣,神情翕動,殊難克制,久久無言。
下山時,容聘趕上附耳:“風宿恒如此大意,竟放你我入宮!皇兄如今身在全盡,宮中難有敵手,不如趁此機會…”
“莫把風宿恒看輕。”容綻終于回自己親弟一句:“他以君子之禮相待,我們怎可趁火打劫?”
“君子之禮?”容聘氣道:“皇兄跟敵人講君子之禮?”
容綻聽他如此,不欲做無謂之言,讓闌珊帶着,揮揮袖下山去。
容綻回到司軍府,心情拙郁,白日裡和闌珊出門感受萬丈城的繁榮才多少得以分心。晚上在花園流連,對着對面沈蘭珍的閨房又是唏噓。
那間房,自住進來後未敢踏足,他每日隻在園中枯坐,肖想蘭珍曾在這院裡玩過,在亭中凳上坐過,搜集着她的氣息,即便是妄想,到底讓那份無人所知的魂萦夢牽,在此得到些寄托。
過了幾日,司軍府倒是來了個不速之客。
見容綻和容聘來到正堂,來者直直跪下,磕了三個響頭。
這人幼時曾随禦史入宮,混在九部相和一群官家子中和太子玩耍,但那時大家都小,那麼多年過去,容聘對他早沒了印象。
至于容綻,童年根本沒有玩耍時間,與官家子也無交集,與他連一面之緣都無。
但現下,容氏兄弟都聽說過他。
傳聞大容王立了一位前朝人為相,人稱“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