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疾行,回到顧玉曼所居小院,關門落座。
東籬打抱不平:“去年誠意伯府的主母來給他家四郎君探問,主母說他家風不正,心意不誠,沒有應允。年頭裡,劉翰林家的小公子對娘子一見衷心,托人來問,主母嫌他家窮,也不同意。如今卻……”
顧玉曼和顧祯同一日出生,比顧祯隻晚了幾個時辰,生母早逝,陸氏剛産子,母愛豐沛,将她抱到身邊撫養,和顧祯同吃同住。及至顧祯稍長,父親對他寄予厚望,不許陸氏插手他身邊事宜,隻能送衣送食。陸氏一腔母愛無處寄放,把顧玉曼當親生般疼愛,錦衣玉食長大。
自懂事起,她就知道母親不是生母,但她從來沒有當回事,隻當她親母親敬重孝順。
如今看來,血脈親緣,果然差一分一毫都不行。
她捏着手裡的紅玉髓珠串,任丫鬟打抱不平,隻不說話。
凡高門富戶家中有女,十八九歲,甚至更晚一些成親,别人當你家疼愛女兒。可好人家不等人,普通人家十一二歲開始相看,十五六歲定親,然後備嫁。
她今年都十五了,還沒定親。
母親曾吐露稱,想她嫁給陸家表哥。陸家在朝中雖無高官,但也是大族。陸家舅舅,正經的四品懷化中郎将出身,走關系謀了姚安府路分都監,掌管着姚安府禁軍屯戍、訓練和邊防事宜。
據父親說,他在任上頗有建樹,上下關系打點得宜,在任上三年得評中上,因銀子沒給到位,留任三年。但隻要銀子準備充足,前程有望。
陸家二子,大表兄陸景如已經定親,隻待完婚不提。表弟陸謂禮,比她小一歲,不愛讀書,從小跟着陸家舅舅軍中打混,但畢竟大族出身,姿态禮儀足夠。
若能嫁給表弟,她心裡是情願的。表弟從前有個議親的人家,那家小娘子身體單弱,還在議親時不幸亡故。陸家舅母找大師算命,說他命中有煞,要等到十七八議親,才能躲過去。
從前陸家舅母來家,對她贊不絕口,送了這串價值連城的紅玉髓串當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