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雲錦卻站起身,緊跟着蘇先的步子追了上去:“先生請留步。”
蘇先生站住,問他:“何事?”
蕭雲錦躬敬的道:“想向先生讨教一個問題。”
呵,他還有問題要讨教?
真是難得。
蘇先生都氣樂了,他道:“什麼問題?”
蕭雲錦問:“我為什麼要讀書?”
蘇先生一怔。
如果他隻是問“為什麼讀書”,蘇先生會告訴他:讀書可以明義辯理,是立身立學的根本,好書如同良藥,能治人愚病,讀書可以通古博今,遍知天下之事。
但蕭雲錦問的是“我”為什麼要讀書。
蘇先生謹慎的道:“世子爺何出此言?”
他為什麼有此一問?
蕭雲錦笑笑道:“學生說句大逆不道的話,人活着為了什麼?”
蘇先生又是一怔,良久,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蕭雲錦道:“可若我胸無大志,隻想苟且偷生呢?”
這話聽着沒什麼毛病。
很多人身不由己,打從出生就得努力奮鬥,否則什麼都得不到,連活着都是奢侈。
但這些蠅營狗苟,在蕭雲錦這兒都不是問題。他含着金匙出生,上有晉王做庇護,又是皇家貴胄,就算他天生是個傻子,也能錦衣玉食,婢仆成群,無憂無慮,吃穿不愁的活一輩子。
他有什麼需要奮鬥的理由?也沒誰規定沒有遠大志向的人就該死,就不權力活着。
蘇先生道:“人各有志,的确有高下之分,但人身份不同,責任輕重不同,越是身居高位,所負擔子越重,世子爺是皇家血脈,理當志存高遠。”
他沒點明的是,當今陛下無子,儲君之位懸空數年,朝臣們多次上書建言,要在宗室子弟裡過繼。
晉王是陛下胞弟,蕭雲錦是當仁不讓,呼聲最高的嗣子人選。
一旦他被立為儲君,那可就肩負着全天下數以萬萬計的百姓們的生死榮辱。
這是多麼重的擔子?那是随便一個人就能擔得起來的嗎?
明君自來難做,何況人都有惰性,一旦沒有志向,不努力進學,一個昏庸的君王的破壞力要比災荒、戰亂、謀反等等的破壞力都大得多。
就算不是做為他的先生,隻做為一個尋常布衣百姓,蘇先生也深深以此為憂。
他如今的心态就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生怕因為自己的一點兒失誤而造成将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
到時,他定然是史書裡的千古罪人,有何面目去告慰列祖列宗?
有何面目去見天下百姓?
又有何面目去見先賢?
蕭雲錦笑了笑,道:“我明白先生的意思,那我想問先生,我和先生讀這些之乎者也,就真的能擔起我所要承擔的責任?”
蘇先生再度被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