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雲錦道:“先生,學生自認身無大材,不堪大用,我能……不求聞達,安貧樂道,與世無争嗎?”
不管二弟蕭雲岫是否庶出,又有個什麼樣的親娘,但他是不容否認的存在。
不管他是否有大才,是否有雄心,他都是晉王的兒子。
如果蕭雲錦有資格,他也一樣有資格問鼎儲君之位。
如果蕭雲錦甘願放棄,将這個機會拱手讓給蕭雲岫呢?
蘇先生望着蕭雲錦,微微搖了搖頭,道:“世子爺,想必你聽說過一句話:一将功成萬骨枯。人在某個位置,天然就擁有許多資源,看似花團錦簇,可其實背後都是血雨腥風,不是你不争不搶就能苟全富貴的。而是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甚至是一家一族一方封地所有百姓,成千上萬人的性命都是賭本。争,或者還能有機會,退,隻有死路一條。”
蕭雲錦對這番話深有體會。
他不懂父王為什麼非要争這個儲君的位置,但有過上一世的體驗,他很明白蘇先生這番話。
當年他或者該死,但他身邊那些太監、宮女們就顯得有些無辜了。可沒辦法,誰讓他們和他同乘一條船呢?
蕭雲錦道:“學生知錯了,那我應該怎麼準備?我才具不夠,卻執意要争,不是自尋死路?”
蘇先生一皺眉。
他覺得蕭雲錦未免太消極太悲觀了,他還這麼小的年紀,現在努力進學并不晚,何以給自己定論說什麼“才具不夠”?
說白了,還是怠惰,就是不肯吃苦努力。
他隐隐有點兒生氣。
蕭雲錦又問:“我是想問先生,成天讀這些之乎者也,對我将來就有足夠裨益嗎?若我想尋條捷徑,先生可有辦法?我天分有限,不可能做文才武略的英雄,我能不能做号令天下英雄的共主?”
蘇先生一凜。
他覺得自己還是不太了解這個學生,所以不能輕易對他下定論。
也許蕭雲錦想尋捷徑,并非他想偷懶,而是有别的不可言說的理由吧?
的确,人應該循規蹈矩,按部就班,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且并非人人都隻有這一條路可走。非常人行非常事,總是有辦法的。
蘇先生沉吟着道:“世子爺這番話,着實讓蘇某汗顔,我不能立刻就給世子爺答複,不過,我可以回答世子爺的是:有的。
漢高祖曾經說過,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饷而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蘇先生看一眼面容稚嫩,猶自帶有幾分天真的蕭雲錦,正色道:“以後世子爺就讀《史》吧。”
蕭雲錦深深一揖,誠摯的道:“多謝先生教誨。”
蘇先生讪笑一聲:我謝謝你哈,老夫教了大半生,今天讓你這黃口小兒給好好上了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