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生生相克 > 第74章 第62章(下)罪之因·三

第74章 第62章(下)罪之因·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白。

最開始的時候,少年隻覺得白。天是蒼白的,地也是蒼白的。遠山是蒼白的,飛鳥也是蒼白的。江河湖海蒼白地流向不知何處的蒼白,田野巷陌蒼白地通連不知盡頭的蒼白。

他立于天地之間,好似也是這蒼白的一份,上不見自我,下不見妄影。

空。

後來,他覺得空。天是空蕩蕩的,地也是空蕩蕩的,江河湖海、山川飛鳥,無一例外是空蕩蕩的。

他低頭,發覺自己也是空蕩蕩的,不知所謂的軀殼支撐着,内裡空無一物。

于是他開始哭。哭自己一無所有,哭世間空無一物。空白是絕無浮木的大海,将他包裹,将他溺斃。

他一直哭,一直哭。直到眼淚招來了一雙溫柔的手,握住了他的指尖,捧住了他的面頰。它用指尖摩挲過他的眼尾,勾走了他蒼白無物的眼淚,然後掀開他眼前的白,讓他看見。

于是他看見了。

他首先擡頭,看見太陽。

據說,上古時期,天上有十隻金烏,他們輪番升起,卻被後羿射殺而墜落。

但在這裡,那不是金烏,也絕非十日。唯一的太陽占據了整片天空,如同一顆巨大的瞳仁,死死地注視下來。

他惶惑地想,那是厄運的黑烏鴉。

他便低頭要逃。

可少年方擡腳,腳下的泥土便不再是泥土,大地不再是大地,空白亦不再是空白。綿延無窮盡的長釘劍一般地刺入大地,層層疊疊,林立如樓。

放眼望去,竟綿延百裡,不見盡頭。

少年惶恐不安,不敢直視,可目光所及之處,皆一般無二。視線避無可避,自然也隻能清晰地瞧見,那每一根長釘之下,都釘着一個人。

那些人,他再熟悉不過。

每一個人,都名為易淺。

無盡屍山,不見血色。唯獨那些面龐上,那裹纏着屍體的白紗上,都用墨水寫着心願。人心浩蕩,那願望便也浩浩蕩蕩鋪滿了大地,一願一屍一長釘,一字一句一布衾。

綿延百裡的長針,綿延百裡的屍體,綿延百裡的願望,和……

綿延百裡的易淺。

腸胃絞/緊,幾欲嘔吐。而他方彎下腰,腹間便傳來猛烈刺痛。他恍恍惚惚低頭,看清那刺穿他身體的物什——一根鋒利的長釘,從上背刺至下腹,迫使他跪下,又同那些屍體一道,栽倒在漆黑的太陽下。

他痛得抽搐,痛得暈厥,痛得想無可想,卻還是迷亂而緩慢地困擾着:

他的臉上,又刻着怎樣的一個願望呢?

.

“……淺、易淺!”

或許是夜裡做了噩夢的緣故,白日裡精神便遭不住,即便是有人在身畔,易淺也時常陷入沉思。

這日也是如此,蔥白玉手在眼前晃了許久,易淺才回神。他下意識避過,一側頭,正對上一張憂心忡忡的面容。

“你怎麼了,今天一直在走神。”少女微昂面龐,慧敏的視線落過來,一錯不錯。

想起自己的青梅何其敏銳,易淺趕忙收了神思,揚起笑容:“無事,隻是覺得浴佛之節,早該出來走走。”

這話說的無甚特别,故少女隻是疑惑地多盯了他一會兒,便在衆人的招呼聲中放下顧慮,轉而去為自己兄長助威。

見少女不再追究,易淺松了口氣。他才剛剛收心,自然也順着少女的視線,多望了幾眼。

今日是四月初八,浴佛齋會,是官民念佛吃齋、放生結緣之佳日。而黎城乘此日光景,添了學子才比之宴,琴棋書畫茶繡詩舞……衆子各展才學技藝,好不熱鬧。

才比之宴設于城郊河畔。正值暮春,萬木發華,百花正盛。沿江的河畔上,垂柳占據了大片的視野,将清水映的翠綠。而江中小島上,一株無人擾亂芳心的春櫻抹着濃重的粉,天地便許它招展着,風一吹,粉漫上天、亦墜入江。

參比的才子有人瞧見,粉入慧心,故作詩一首,赢得了大片叫好:

一面春/色映于水,一點淡粉落鏡中。

玲珑花瓣沿江去,唯留春/情眷人心。

如此大好春/色,宜當自展芳華。但易淺和好友兩人都未及參賽的年紀,因而隻是旁觀。

沿江立台前,數不清的少年郎立如松柏,姑娘們則嬌羞地握着錦帕,彼此調笑。

歡聲笑語,不絕于耳。

何其燦爛,何其熱鬧。

易淺就這樣望着他們,不由得發起呆來。

盡管他和少女都未能參賽,可少女的兄長正值年歲,即将登台一展風采,故而少女也無心關照易淺太多,不一會,二人便被人流沖散了。

等易淺回過神時,身畔哪還見少女的身影?他也不急,四下張望了一番,見實在擠不進宴會,便尋了個時機混入人流,踩了條小舟劃入江中。

他并非是來參宴的。

岸旁柳低,垂枝濃密,生生在江和岸之間圈出一條難辨的水道來。他專藏在柳枝下劃,竟也無人瞧見,不一會,那條小舟便劃入綠枝間,悄無聲息地遠離了人宴,沒入一江春/色。

他劃得不急不徐,舟便也行得不搖不晃。少年一路避開衆人的視線,自後方繞至那江中小島上,輕巧地躍下,而後藏于樹上,任由濃密的櫻枝将他的身影遮蔽。

.

江中小島上,正跪着一個人。

幾日不見,孫一桀俨然已經換上了嶄新的服飾,金光閃閃地好似一隻招展的孔雀。易淺自樹上垂眸,密密匝匝的花瓣擋住了那人的面容,卻仍能瞧見此人面上的焦灼。

“時逢浴佛,小人有一事相告……”

少年因而收回視線,指尖勾起櫻花,散漫地聽着。

“神知一桀虔誠,賜一桀以神谕,一桀不勝感激。神谕中命一桀今日前來還願,一桀不負使命,攜美酒前來,望上神不介。”

美酒傾灑于地,混入江水聲中,無人得聞。易淺不耐煩地等着,一串花瓣乘風墜落,孫一桀不敢怠慢,忙說起還願一事:

“神佛在上,知一桀心誠,派貴人施救,又賜一桀以神法。一桀謹行此法,未負上神所托。”

“起初,小人惶恐不安,懷璧其罪,将此法燒盡不說,還終日夜不能寐,如行屍走肉。鄰裡見之皆避,以為小人遭病母傳染,也染上了瘋病。”

“然,一桀一心向天,知其愚昧無知,不通天道;亦知此為天神賜一桀之考驗,故從未心生怨怼。”

“幾日後,一桀擇一良辰,盡按此法,以求錢财,終得金五兩,謝神施恩,解一桀窮困之苦。

少年沒有動。救母和求财,此人果然選擇了後者。雖稱不上孝順,卻也無可厚非,想來此人既得了錢,也會給老母治病,或許比求病母痊愈更實在些。

但樹下那人話鋒一轉,又道:

“然一桀還有一事相告,求天神恕罪:小人一心虔誠,又得神恩,本欲長拜于座下,然今迫于逼迫,即将離去,遂前來告罪,求您原諒。”

易淺:?

“一桀絕非刻意為之,隻是一桀見識神迹後,向鄰裡宣布(宣傳散布)神恩浩蕩,卻被先前所欠之戶盯上,其闖入小人家中,迫使小人交出錢财。”

“絕非一桀有意逃債,隻是此财乃神賜之财,實為神意所托,絕無受迫而交的道理,故一桀奮力與之抗争,才保住了天神之賜。”

“小人雖欲護存神恩,然心有餘而力不足,日後恐難盡守。為防财失,使神恩毀敗,小人欲遷居它處,再不還此……”

易淺:。

欠錢不還,得了錢就想跑,真是小人做派。

“此次遷居,路途遙遠,颠簸萬裡,實乃險行。望神佛在上,見一桀奔波勞碌,容一桀未盡拜谒之罪。”

少年收回視線,似是不欲再聞,自樹上落回舟中,而舟不見偏倚,水亦無波瀾。如此悄然,連風聲也未曾驚動,自然更不可能被島上之人察覺了。

然而少年不欲聽聞,貪者之惡還是和着春日的花香聲一道飄來,容不得他不聽:

“……非一桀不孝,然一桀老母惡疾纏身,恐難相随,故一桀有一事相求。”

“一桀此去一别,再難相見。神佛在上,念一桀素來虔誠,佑老母安康,壽享萬年。”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