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龍鳳團茶 >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得罪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得罪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陸寶雲見了他好像見到了靠山,立刻大呼小叫起來,“哥快救我!這厮要把我劫持到不知哪裡去!”

向雲松這會兒停下車子,沖着陸寶山一抱拳,“陸村正來得正好。我說等村正來了就能解決這事,陸寶雲非說村正來了也一樣,那我尋思這事就隻能勞動幾位到裡正那解決了。”

話說到這個程度,後面的事情自然也就簡單明了。衆目睽睽,陸寶山又一次被陸寶雲牽累,讓向雲松下了面子。他鐵青着一張臉,一腳把陸寶雲踹到一邊,親自動手給衆人稱量驗收稅谷。

衛甯兒之前去叫來的陸金生、林百祥和林百慶也都來了,趁此機會把自家田賦給交了。周邊被陸寶雲無故把稅谷打回去的村民也交掉了稅谷。

上一次在梯田邊,陸寶山還教訓了陸寶雲一番,給了向雲松相應的補償。這一次,在大半個村人面前又出了這樣的事,陸寶山卻是一句多的話都不想說,面沉似水,做完事情就拖着陸寶雲出了祠堂的大門回去了。

那幾名老者看陸寶山面色不善,還想打個圓場,但陸寶山轉身就走,沒給他們這個機會,弄得他們面面相觑。一個老者還走到向雲松面前,打算讓他見好就收,給點面子安撫一下陸寶山,讓他下得了台。

但向雲松在他走過來前就借着去拉空闆車避開了,橫豎已經得罪陸寶山,再當着衆人的面玩虛的,别說現在的陸寶山一看就不會吃這一套,就說他自己也覺得沒必要。

周圍被陸寶雲刁難了幾天的村民則一擁而上,猛誇不已,“雲松兄弟,你可真是幫大夥兒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啊!”

“是啊,陸寶雲狗仗人勢橫行鄉裡,大家敢怒不敢言。還得是你,上來連着村正一起剛!”

“不愧将門之後啊,剛正不阿就是幹!”

“有你在,我們以後可不用怵陸寶雲這個破腳骨了!”

金銀銅木四人也跟着興奮,與有榮焉。還是林百祥老練些,提醒他們要低調。

村民們借着恭維向雲松繼續出着沒出盡的惡氣。向雲松随意打着哈哈,收拾好空闆車和繳納田賦的紙面憑據之後,就拉着衛甯兒回去了。他可不想無端替他們承擔陸寶山的不滿,雖說陸寶山必然會把帳算在他頭上。

晚間楊氏邱氏和羅芸花上門,大家都很高興,楊氏說了很多好話,贊着衛甯兒有福氣,向雲松一看就是個幹大事的人。邱氏雖做不出來像楊氏那樣即刻變臉的事,但終歸高興這件事總算過去了。

羅芸花又帶來了兩條黃魚幹,讓衛甯兒一定收下,“這兒事要不是你家雲松兄弟出面,我家這稅糧肯定是交不上了,不知道要被那個人欺負到什麼時候。”

衛甯兒從前會覺得這樣承擔别人的期望和感謝,是件誠惶誠恐的事,總會婉言謝絕。但這回看過向月秋和楊氏她們的态度變化,聽向雲松講過人心人性的皮毛邊角之後,坦然了許多,也就爽快收下了。

隔天聽林二銀那個快嘴在送來夥計的糧草時說,這次陸寶山發了好大的火,把陸寶雲狠狠打了一頓,餓了兩天,連他女人求情都沒理。

也聽說了,陸寶山之所以放任縱容陸寶雲,是因為他自小沒了爹媽,是陸寶雲的父母,也就是他的叔父嬸母把他帶大的。為了報恩,他在叔父嬸母去世後把這個堂弟養大。陸寶雲比他小十幾歲,基本上被他當個兒子養。急于報恩的心加上年歲差太大,讓陸寶山最終把陸寶雲養成了這樣惡劣不堪的性子。

晚間說起這事,衛甯兒心裡多了兩分同情,加上陸寶山也沒什麼遷怒與報複的表示,她内心裡便多少有點不忍,不是對陸寶雲,而是對陸寶山。

向雲松對此卻嗤笑連連,“衛甯兒你這就叫婦人之仁,知道吧?把陸寶雲養成這樣,陸寶山不是在報恩,是在報仇。再說這才過了幾天,你怎麼知道陸寶山後面沒招兒?”說得衛甯兒趕緊收起憐憫别人的心思,轉而關心自己的遭遇。

後面一段時間重歸平靜,陸寶雲這次被撸掉了所有營生,躲在家裡哭鬧不休床都不起,路寶山媳婦把三餐送到他床頭。陸寶山什麼也沒說,把這個寶貝堂弟好好養在了自家裡。

村民們在圍觀了一陣子,見陸寶山沒什麼表示,向雲松也沒有别樣的遭遇,自然而然開始站隊。向雲松被歸入村裡那幾位德高望重之人的行列,隔三岔五就有人來請他去見證處理村人之間的糾紛,有一次居然還被邀請去處理兄弟分家事宜。

這些事向雲松當然無一例外都拒絕了,他可不想讓人以為他要跟陸寶山争搶什麼,跟陸寶山本就沒什麼利害相關,也就是因為陸寶雲而起的矛盾而已。

這樣推了幾回之後,來請的人終于少了下去,向雲松樂得耳根清淨,除開料理農事之外,空餘時間用羅芸花前陣子送來的白蝶貝和夜光螺,琢磨着開始預先做扇柄。做着做着,又忽發奇想,他學了這麼長時間的木工和扇柄雕刻,手藝也在進步,為什麼不試試做挂屏繡的框架和屏風繡的底座呢?

這當然并非易事,特别是屏風底座,紅木和黃花梨木都不便宜,可沒得好讓他練習的。衛甯兒知道後,想了想提議道:“不如做台屏吧,尺寸小,用料少,做得還快。”

向雲松不知道台屏為何物。衛甯兒告訴他,台屏就是桌面上擺的屏風式小擺件,以單扇的座屏為主。

兩人這就動手,衛甯兒尋找繡圖,同時設計台屏底座樣子,向雲松上山入市尋找合适的木料。

兩人一邊務農刺繡,一邊做着這樣的設計和新創,日子過得很是不慢。但向雲松第一個真正做出來的,卻是一個半尺見圓,黑檀木的圓形木匣,表面雕花之外采用螺钿鑲嵌了白蝶貝的蘭草圖案,看着古色古香又不失貴氣。

衛甯兒見到之後奇怪不已,“這要怎麼裝繡品?”

向雲松拿着匣子滿意得不行,賣了個關子,“不裝繡品,也可以用來裝别的重要東西。”

這個“别的重要東西”很快揭曉,是秋茶。閩越地區,秋茶的采摘時間在中秋節之後,而晚稻的收割時間在秋茶采摘以後,時間上基本沒有沖突。

想到秋茶衛甯兒也興奮不已,她沉迷刺繡這麼久,“不務正業”到快把正事忘了。

秋茶品質雖不能跟春茶媲美,但對朝廷也好,茶農也罷,都是一筆進帳。對向衛二人來說,這茬秋茶的意義在學習之外,更在于試煉。試煉制茶手藝,以及培養茶工的機會。

後面一段時間兩人繼續忙碌。茶園和龍頭山頂那兩畝的茶苗地,地靈長得很好,土面已經轉黑,秋茶茶芽正在孕育中。

茶園之外,田事基本上都交給了金木二人。也就是按日算些工錢,向雲松早算過了,他的時間放在手工上,比放在田裡地上劃算得多得多。

衛甯兒的刺繡正式轉到精品繡和指定成衣繡上,出貨慢了,但掙得多了。日常開銷,由繡莊其他繡娘們的貨品撐着,也慢慢夠了。向雲松去縣城交貨的時間和次數不再是十天一次,而是由着交貨時間來,有時候三五天去一趟,有時候半個月才去一趟。

中秋節前兩天,向雲松在家正用龍頭山上找到的一個黃花梨木的樹根做着台屏的底座,忽然銀銅二人匆匆趕來了,還沒進門就興奮大喊,“二哥,今年中秋搶龍頭,護龍手是你哎!”

向雲松一愣,“誰說的?”

“陸村正說的,他已經把你寫上名帖,遞交到裡正那,讓你準備好中秋節,也就是山神生辰日當天當護龍手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