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葡萄丕的東瀛曆險記 > 第50章 公道自在人心

第50章 公道自在人心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哎呀……還是一如既往的殘忍呢。”

被他從鬼門關強行拉回來繼續加班的吉繼一邊感歎着,一邊翻閱起了曹太郎的檄文。

“這篇檄文不是寫給豐臣本家的吧。”

這篇檄文言簡意赅的字句中,一筆一劃卻如同淩厲的刀劍,氣勢磅礴的言語間仿佛浮動着千軍萬馬,令吉繼贊歎不已。

這無疑是一篇和《直江狀》一樣危險的檄文。

“沒人能叫醒裝睡的家夥。因此,這篇檄文的确不是寫給本家自證所用。我要讓這篇檄文……像民謠一樣傳給每一位被強行征召去朝鮮的民夫和他們的家人,傳給行長收養的戰争孤兒和他的切支丹教友們,傳給九州那些因為徭役苦不堪言,不得不頂着殺頭的危險抛棄田地,背井離鄉的百姓。我要讓他們知道,試圖站出來挽救他們的人,即将因為自己的義舉而被治罪。”

劍一出鞘,必然會血濺七步。誰又能預見,這篇檄文一出會對豐臣本家産生怎樣的影響呢?

曹太郎的打算已經躍然紙上。吉繼知道,在曹太郎眼中,豐臣本家的名聲從來都不能被置于三成之上……然而,三成絕不會同意以損害本家名譽為代價來保全自己這種事。

“佐吉還在生你的氣,極有可能意氣用事,否決你的提議……所以你才打算将這封檄文交給山城守,讓三成以為……這是山城守的主意?”

“現在他如果不肯把行長交出去就會變成包庇叛徒的朝敵。但按照那家夥的性子,就算背上徇私舞弊的罵名也絕不會做出出賣朋友的事。我們必須在三成被污蔑為朝敵之前先發制人,讓大阪那邊閉嘴。”

吉繼算是明白了……如果本家打算奪走三成大義的名分,曹太郎會在他們得逞之前,先讓他們失去奪走它的資格。

“曹太郎……”

“刑部還有何疑慮?”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這次做得太過了,佐吉可能真的會和你絕交?”

“反正也不是頭一次絕交了。”

曹丕面不改色的回答讓吉繼也愣了一下,兩人對視片刻後,吉繼維持着嚴肅的表情舉起了酒杯,握着杯子的手卻因為憋笑而抖得有些厲害。

“…………不愧是佐吉看上的男人。我敬你一杯。”

曹丕沉着臉奪過了酒杯,“你還在養病,不宜飲酒,這酒我替你喝。”

“把葡萄酒送到我府上來卻隻是為了自己喝嗎……”

吉繼一臉委屈地看着曹太郎把送給自己的酒喝光,他哪知道,比起背着三成跟他密謀……背着三成給他喝酒是更危險的事。

曹丕的檄文很快就被送到了直江兼續手中。

早在石田曹太郎還被稱作遼東曹太郎的時候,他便已經是聲名在外的才子,擅長漢詩,寫下過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詩言辭清麗,情感委婉細緻,又不似尋常舞文弄墨的文人那般沉迷浮華而晦澀的辭藻,他那些未經雕琢的言語往往比故作高深的文字更能直達人心。

文氣斐然,音韻和諧,朗朗上口,與其說是詩詞,更像是便于傳唱的民謠。

比起一名詩人或文人,他似乎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如何讓文字與語言的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眼前這封檄文也正是如此。

這篇看似是用于自證忠誠的文書不僅一針見血地點出了黑田長政、加藤清正等人公報私仇的事實,還以解釋和談的必要性為由頭,控訴了文祿、慶長之役中窮兵黩武對民生的影響。

更為緻命的是,這些明白流暢的文字,隻要是稍微受過教育的尋常百姓都能理解,顯然不僅僅是給大阪的本家看的。

察覺到曹太郎的想法後,冷汗已經不覺間浸濕了兼續的長發。

“公道自在人心……而不在當權者的一家之言。你也是這麼想的嗎?曹太郎……”

直江兼續将曹太郎的手稿完全展開,随後在案上鋪上了紙張。

‘回信的内容交給你了。寫下所有你想說的話吧’

德川内府試圖以莫須有的罪名刁難主公上杉景勝的時候,早已下定決心反抗的主公将如何答複全權交給了自己。

一紙《直江狀》橫空出世,成為了關原之戰的導火索。

而今……他手中的筆将再次掀起一場紛争。

究竟是文人風骨,還是文人誤國,便交由後世評說去吧。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不久之後,針對黑田長政、加藤清正等人提出的訴狀,以及大阪方面要求小西行長回大阪受審的要求,一篇回複大阪的文書被公諸于世。

這篇公開的文書内容總結下來主要大緻有如下幾條:

其一,小西行長通敵叛國純屬無稽之談。

文祿之役開始前小西行長與朝鮮的往來都是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減小我方損失,保護好宇土的領民與子弟兵,絕無通敵一事。黑田如水自僅僅是勸阻太閣都被罰禁足,小西行長若通敵,怎麼可能不被太閣治罪?難道在提出訴狀的人看來太閣那時已經老糊塗了嗎?

其二,黑田如水未經審訊就随意定罪,忠奸不查,是為不智。

昔有德川内府以莫須有的謀反罪要求上杉家上洛自證,今有官兵衛未經審理,直接給小西行長定罪。如此是非不分,缺乏判斷力的行為簡直還不如三歲小童,真難想象做出這種判斷的人居然是昔日太閣麾下的頭号軍師。

若小西行長這個文祿、慶長中立下首功的人都可以随随便便就被扣個通敵叛國之罪,那某個在文祿、慶長未立寸功的太閣麾下第一大軍師是不是該先切腹做個表率?

其三,加藤清正公報私仇,黨同伐異,是為不忠。

加藤清正口口聲聲說行長不忠,此人在文祿、慶長之役又有何作為?因為和行長的私人恩怨反複破壞和談,緻使好不容易争取的成果功虧一篑,又在露梁海戰前言行不一,抛下其他人自己逃跑。這真的不是在賊喊捉賊嗎?

以忠義之名公報私仇,黨同伐異者自古以來就數不勝數,此諸多訴狀究竟是為私還是為公,豐臣本家是否可以縱容,為君者應有明斷。若真的是在為豐臣家盡忠,就應該避免這種有損本家名望、信義之事。

其四,武斷派無視百姓疾苦,以盡忠之名窮兵黩武,是為不仁。

平壤失守後,和談本就已經是最優解。前方戰線拉長,供給不足,後方九州的百姓也因為戰事苦不堪言,許多農夫被強行征召,大量良田無人可耕,不堪賦稅、徭役的百姓甚至要背井離鄉,無數孩童成為孤兒。太閣在反複斟酌下默許了小西行長的和談。而所有談判都是在總大将宇喜多秀家知情的條件下進行的。所謂欺上瞞下純屬某些對此不知情的外人一廂情願的揣測。

狀告之人對前方戰事的實情與本國百姓的疾苦視而不見,對和談的必要性百般否認,還打算以怠慢、不忠、通敵為由想要懲處主張和談之人,難道為了他們口中的忠義,全九州的百姓都活該家破人亡嗎?

其五,寺澤廣高為眼前小利背叛昔日好友,是為不義。

寺澤廣高與小西行長同為太閣舊臣,共事多年,本應共同輔佐秀賴公,然而太閣病逝後,德川内府屢屢違背太閣遺命,他不顧廉恥前去投靠。為保全家族在亂世中搖擺不定本不是什麼大事,然而他不僅認真給德川當狗,在關原之戰拿出吃奶的勁痛擊昔日的摯友,還在關原戰敗後輾轉投靠了黑田如水,如今又拿出諸多對小西行長不利的證據隻為至他于死地。昔日的摯友尚且能如此歹毒地對待,這樣的人心中還有什麼忠義或底線可言?這種人說的話能有什麼可信度?

其六,我等不怕做朝敵,但絕不做天下之敵。

公道自在人心,而不在你官兵衛的一家之言。你官兵衛可以借着豐臣家的名望來強行給我們扣個朝敵的罪名,但别以為隻要借着本家的威望就可以讓我們咽下莫須有的污名。我們不怕被當作朝敵讨伐,唯獨不能容忍因奸人誣陷,而被天下百姓視作通敵叛國的不義之人。你想來就盡管放馬過來吧,這種時候什麼審判也沒意義了。

這封回複大阪的文書禮貌地問候了狀告小西行長的諸位大名……也在本就苦于征朝一事的九州激起了不小的波瀾。留在九州穩定局勢的栗山善助來信說當地的切支丹勢力似乎正醞釀着一場動亂。

雖然官兵衛在軍事上确實是當之無愧的大軍師,然而……過快的攻略速度也意味着他并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消化那些被他吞噬的版圖……

現在,他感受到了這種反噬。

讓火種變成燎原之火的,是另一件事……

利休七哲之一,切支丹心中的聖人高山右近遭到暗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