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雙大蛇同人,奇妙友情組,曹丕穿越日本戰國改變石田三成命運的if線,考據稀爛,雖說是無雙大蛇同人,但寫到這裡已經變成各種縫合怪了……原創部分的腦洞真的挺難,還能擠出來真的要感謝君君太太和我一起腦……本章劇情十分狗血。
“打算通過外戚來對付權臣嗎?是個飲鸩止渴的決定。”
曹丕生前沒少和權臣打交道。因此,每當用‘權臣’這個字眼形容三成的時候,他都會覺得想笑。
吉繼并不是第一次看見他這種哭笑不得的表情。
畢竟,喜劇的内核是悲劇。
最近發生的事情也不容樂觀。
“因為這一決定,看到風向的大名們已經開始站隊了。”
通過與秀賴公的聯姻,奧羽的大名伊達政宗從一個偏遠地帶的外姓直接成了皇親國戚。至于澱殿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其目的不言而喻。
“也未免太快了……”
曹太郎數着棋盤上的子,口中念念有詞的卻是幾個名字。
“前田利政,毛利秀元,加藤清正,長束正家……”
“想必佐吉已經告訴過你了吧。那天的評定簡直兇險至極。加賀的前田家替伊達政宗提出東國貿易提案的時候,就連我都大吃一驚。”
前田家和伊達家過去并沒有什麼特别的往來……這明顯不僅僅是伊達政宗的意願。正因如此……評定上的各位大名立刻就能明白是怎麼回事。
“未免太快了。這麼快……就拉攏了這麼多人。”
吉繼撫摸着快要連成線的棋子,隻要再加上一顆,這局五子棋就能分出勝負了。
“前田利政雖然不像利長那麼懦弱,但這孩子年輕氣盛,隻要告訴他加賀大納言是如何為本家盡心盡力的,然後把佐吉說成德川内府一樣的人,他懷中的一腔熱血很容易被利用。
安藝宰相毛利秀元和輝元不同,并不是個沒主見的人……石見銀山在毛利家的領地裡。西國的貿易開放後,白銀的需求增加了。雖然短期對毛利家并無壞處,然而……早在毛利兩川的年代,石見銀山就由毛利家與豐臣家各派家臣擔任奉行共管……太閣對于石見銀山觊觎已久,因此三番五次想要在毛利本家安插自己的親信。東國的硬通貨是價值更高的黃金,如果東國也一并開放,那麼甲斐、信濃之地必然會轉而成為被觊觎的對象……所以,與其說安藝宰相是被本家收買,倒不如說是因為他本身并不希望海外貿易的重心完全在西國。
虎之助那個頭腦簡單的家夥不需要本家做太多工作。西國的貿易讓行長一時間聲名大振,隻要讓他覺得通過決策後能壓一壓行長的風頭,他自然就會幫伊達政宗。
至于長束正家,作為豐臣家的譜代家臣,按理說一般人是請不動的……他會站在伊達政宗那邊,要麼是受了利政的影響,要不然……”
吉繼并沒說下去,然而棋盤前的二人卻對此都心知肚明。
要不然就是某些人親自出面勸說了。
如果按照曾經的五大老五奉行制,伊達政宗已經赢了……
曾經,德川内府在世之時,為了限制大老的權力,五奉行在決策中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位大老有提議時,需拉上另一位大老,然後通過五奉行,七人投票表決,以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進行決定。
也就是說……七人當中,隻要有四人點頭,這個提議就會被通過。
所幸德川内府死後,由于已經無需再提防德川家康,石田三成将五大老五奉行的制度改為正常的議會制。一位大老如果提出提議,另外九人投票表決。也就是說,為了通過一個決策,加上提出決策的人,總共需要六票。
即便是這樣……那日的評定還是險些通過。
“那天的評定他們是有備而來。伊達政宗的提議不出意外遭到了上杉與佐竹家的反對。直江山城守向來仗義執言,佐竹義宣更是毫不避諱地質疑伊達政宗的動機。然而……他們的反對當即被本家視作私心,因為東國如果按照佐吉規劃地那樣發展石高,那麼坐擁關東平原的佐竹家必然會是最大的受益者,而上杉家也有出于不想被統一管理才提出異議的嫌疑。因此……還未進行投票表決,上杉景勝與佐竹義宣就因為東國貿易涉及到自家的利益而被迫棄權。如此一來……五大老五奉行當中,能決定此次決策的就隻剩下七人。這七人……有三人支持對東國的貿易進行統一管理,惠瓊大師、佐吉與我都提出了反對,秀家的決定成了關鍵的一票……”
雖然看不見每個人臉上的表情,但吉繼依舊能感覺到,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秀家身上,殿堂内安靜得可怕。連他這個快要失明的人都能感覺到的變化……秀家卻像是一個對此毫無察覺的盲人一樣,沒有任何猶豫便徑自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投了反對票。”
得知這個答案的曹太郎臉上并沒有什麼波瀾。這顯然是一場讓人完全笑不出來的險勝……
“他也提出了反對。那位澱夫人的表情一定相當難看吧。”
吉繼并沒能看清澱殿的臉……然而他卻記得,當秀家提出反對時……正在把玩着望遠鏡的秀賴公僵住了身體。
“既然伊達政宗和前田利政的行動都是澱殿授意,秀家這麼做必然會得罪不少人……”
雖然已經看不見窗外的烏雲,吉繼卻也能聽到窗外呼嘯的陰風。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看似一派繁榮的大阪又要變得風起雲湧了。
“你知道嗎……大阪已經開始出現謠傳……三成之所以将海外貿易的重心放在西國,是為了讓行長通過貿易一家獨大,好培植自己的勢力……至于秀家為何會支持,是因為……行長是他的太傅。”
作為情報頭子的曹丕比他更早得知了這個消息。
不僅如此……
“我還聽過更難聽的。”
位高權重的關白和如今在西國混得如魚得水的九州總管因為他們特殊的身份本就會得到過多的關注。
關于他們的“内情”很快就在京都與大阪傳開了。
沒人會深究這些消息是否屬實。
越是荒謬,越是不可思議的事,越是容易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之前文祿、慶長的時候,關白殿下不顧軍令,夜渡釜山……後來宇喜多騷亂時,宇喜多家衆叛親離,攝津大人卻陪着關白一起去了岡山……莫非他們真的有私情?“
“難怪在朝鮮時當今關白就對小西行長言聽計從,就連大明和朝鮮人都知道,雖然宇喜多秀家是總大将,但總大将聽從于小西行長!”
“你們還記得關原之戰的時候嗎?聽說那時候攝津大人身負重傷,退至山中……是關白殿下親自把他背下山的。還有……據說關白不僅為攝津大人養那些朝鮮小妾生的的野種,還舍命保護他的嫡子——小西兵庫頭。要說他倆沒那啥關系我都很難相信……”
酒屋内,幾個酒客一邊喝酒一邊談論着近日發生的大新聞,一開始隻是兩三個人,很快,越來越多的人都圍上去加入了讨論。
樹大招風,人言可畏。
隻要用上一些人們已經耳熟能詳的事,再添油加醋地像事後諸葛亮一樣進行一些合理的揣測與分析,它們就會聽上去和真的一樣。
”不會吧……重權在握,如日中天的關白殿下居然會喜歡一個半老的男人?“
”别看他半老,就算是現在,姿色也相當不錯,在出仕宇喜多家時又正值青春年少,想必狐媚功夫了得。說不定在服侍當今關白前,還服侍過他父親……“
”小西攝津守是商人出身,他們這種出身的人,想要成為武士是沒那麼容易的……然而,他不僅沒加入宇喜多家多久就被備前枭雄破格提拔為武士,甚至迅速成為家老。難不成真的是進行了那種交易?“
“商人本來就是靠賣笑過活的,再多賣點别的也未嘗不可?哈哈哈哈哈……”
“身為切支丹也會做這種事麼……真是惡心啊。我記得切支丹的教義裡是不允許這種行為的。”
近乎整個酒屋的人都湊到了一塊,沒人注意到酒屋的角落裡還有一個神情陰沉的男人一直在悶聲喝酒,對酒客們的話題不聞不問。
直到其中一個發酒瘋的醉漢提到了兩個名字……
“不不不……你确定隻服侍過父子倆麼?說不定太閣殿下和右府大人也玩過……哈哈哈哈哈!“
一聲脆響打斷了衆人愈發肆無忌憚的笑聲。
那個坐在角落裡喝酒的男人砸碎了酒杯,從座上站了起來。那個男人滿臉通紅,眼神有些迷離,似乎已經喝了不少酒,他瞪着滿是血絲的眼睛,走向了那位醉鬼……
“你剛才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