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你這調查員紅切黑嗎 > 第7章 第七章

第7章 第七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但警視廳意外地通知成立聯合專案組,并決意請您過來,”諸伏高明繼續說道,“……長野方面原本安排進入專案組的人員,就大多更換下去了。”

諸伏簡略地解釋了這一兩句,看向高橋,并不意外地見到對方意會的神色。

高橋看起來并不驚訝于他們的風聲鶴唳。這位外來的警探,看上去比本部的人要更擅長于容忍這樣的猜疑。

甚至于說,高橋早已習慣置身于這樣一灘猜疑的渾水之下,對他們初見識到此番風景的小小掙紮不以為奇。

諸伏警官此刻就已經看明白,高橋是由于什麼與他們顯得不同。

面對懷疑與猜忌的風暴,有些人會尋找同類,壯大團體以免遭到風暴撕碎;有的人則獨自留在風暴核心,冷眼瞧着周遭的渦旋,選擇自我孤立。

很難說這兩種狀态哪一個更好。或者他們都隻是别無選擇,唯有以自己的方式陷于漩渦中。

“罷了。”諸伏警官微一展顔,“無論如何,正如神戶警視所說——對于專案組的調查,我們都會盡力配合。”

盡管警視的言下之意或許并非如此,而是暗自希望他們調頭轉向别的調查方向;但此時會議室内的二人卻就着這一點曲解,默契地達成一緻。

諸伏收斂眉目,将公文包平穩地擺在桌上。他越過方才的思緒,直入正題。

“您已親身到過小信和町。對于案發現場的情形,想必您比我了解更多。”

“21日晚發生的小信和案,是長野縣——更确切地說,是小信和町近年來、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惡性事件。”

諸伏警官修正過後的說法,讓高橋重又朝他瞥一眼。

接着,諸伏高明開始詳細向下講道:“小信和案的受害人名為木村涼真,二十六歲。根據登記地初步确認為京都人。”

諸伏高明向高橋廉遞過來了一份簡潔的報告。高橋廉接過來,并沒有立刻仔細閱讀;而是擡起頭,留心聽着高明的咬文嚼字。

“嫌疑人名叫水田久三郎,二十七歲,同樣來自京都。兩人都曾在京都大學就讀研究生,但相差一屆。”

如果不是之前聽過高橋與他人的交談,甚至親眼見過他是如何與警視等人打機鋒;高橋此時專注又冷漠的神色,幾乎給人一種語言檢定沒通過的錯覺。

“結合其他部門的情報顯示,死者木村18日自京都來到長野市。我們在長野市東方向、接近須坂的一家賓館裡查到他的入住記錄,截止到20号。”

諸伏高明頓一頓,繼續講道。“同時查到水田19至20日,在長野市與須坂市兩處的停車記錄。”

倘若町田在場,他必定會高興得跳起來:也隻會叫他更加地咬緊嫌疑人不放。

除了原本對現場足迹的初步判斷,老巡警對水田的追查更多是出于直覺:現有的證據卻一步步證實了水田的嫌疑。

“經過初步的背景調查,小信和的這起兇案,原本被視做是一起孤立的案件。”

“而如流水之形常易,随着調查的逐漸深入,我們的推理結論也是不斷地修正的。”諸伏高明解釋說。

“——就如同現在,我們也在重新考慮是否将其他案件與它并案處理。”

“你認為讨論并案的必要,”高橋廉問道,“是與「格萊德」有關?”

對着這位長野的警官,高橋并沒有拐彎抹角。

“是的。”諸伏高明眼睛裡盈上一點笑,臉龐露出幾分真切的神氣。

但小信和案的背後,自有一股陰郁的黏稠。它如同是霧織山上籠罩不去的灰霧一樣,讓這份利落的對談僅僅維系了片刻。

“不過……目前的線索,尚且還離目的地較遠。”

諸伏高明豎起手指,做了個向兩邊分開的動作,說道:

“我們查到的線頭,連接着兩個不同的方向。”

“其中一個,牽扯到我們在長野與須坂市負責的案件;而這有些說來話長。”

“另一邊,則正如你們所言,”諸伏看向高橋,微微一笑;他所指的是西方的警探,“對于死者的背景調查有時十分重要,這可能會成為破案的關鍵。”

“我們就先由您這一案說起吧。說一說小信和案的被害者——木村涼真。”

諸伏來到圓桌前,從他帶來的那隻公文包中取出了層層的文件袋,又熟稔地翻到了目标文件;顯然對今次的會談早有規劃。

“就在前一天,我們聯系到了死者的家屬,得知了一些非同尋常的訊息。這些是我們之前從未曾掌握的;我們立刻展開了進一步調查。”

“關于過去的木村涼真,”諸伏輕聲說道,“我們查到了僅存的一點珍貴記錄。”

諸伏高明擺出兩張照片,一左一右。

左邊是一張小小的黑白照片:由于太過老舊,上面的人臉隻能依稀分辨。

這照片顯然是從某幅集體照上截取下來的。

相片中央站着一個瘦弱的孩子,像被劈下來的幹柴一樣纖細,大大的眼睛像是黑玻璃。

那個孩子怯生生地在幕前站着,注視着鏡頭。他的臉上沒有一絲笑影,隻是帶着福利院孩子常有的、小小年紀便知曉心事的低郁表情。

右邊的另一張照片則嶄新而色澤鮮豔,拍攝時間明顯要近許多。

五寸的單人相片上,戴着學士帽的,正是現已死去的木村涼真——他沖鏡頭露出羞澀的一個小小微笑。

“木村涼真原本不是京都人。此番來到長野,不僅僅是作為畢業的紀念,更是——”

“……返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