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語是江戶時期誕生的滑稽表演,通常講述的是市井小民的瑣事。落語家以口述配合肢體語言演繹人情百态,極其考驗表演功底,進入正題前要端出一段名為前戲的即興發揮,表演中也得及時察言觀色,需要根據觀衆情緒及時調整表達方式,形成獨特的沉浸感和氛圍感——
也可以這麼認為,落語故事是落語家的演技和觀衆的想象力共同完成的,這其實是一個大家都能參與進來的娛樂活動。
到了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現實生活向網絡空間拓展,因為在故事性和表現力上比不上電影動畫的形式,抖出的包袱笑點也不适合碎片化剪輯,落語在現代社會日漸衰落,許多落語家甚至放棄祖業,改投别行。
落語在現代仍然有生存空間,從業人員實際依舊不少。落語家一直在對傳統藝能進行改良,不斷推陳出新,給老套的故事套上現代元素,甚至拍成劇集投放媒體。
像伊地知這樣喜愛落語的年輕人,盡管比例上不占優,數量上也絕不少。他們大多不會在社交平台發聲,隻是默默花錢支持喜愛老師的演出事業。
“《紅鳉魚》《虎與龍》都是講述落語家的經典電影電視劇。”伊地知對我狠狠科普了一番。
他喝了口水潤喉,急不可耐地問:“……那個你對落語還有其他想問的嗎?别跟我客氣,還有不懂的地方,我都會告訴你的。”
“……”
“那麼,請務必從《紅鳉魚》開始看起吧,一定要去補番啊!星野,我自己都看了不下十遍。”眼中綻放着感動的光芒。
“啊……”
——出現了,星星眼版本的伊地知。
見我遲疑,伊地知會錯了意:“這些年落語題材有了很大進步,不僅更貼合現代生活,也有了《元祿昭和落語心中》,《女子落語》這類貼近年輕人喜好的動畫片。當然最經典還是當屬前往‘寄席’觀看,落語老師穿着和服跪在坐墊上,沒有花裡胡哨的舞台燈光效果,依靠進人入勝的表演統治觀衆注意力,才是最原汁原味的正統,而且比公映版本幽默奔放太多了!落語是藝能界的光啊!”
“哦、哦……稍等我記一下。”
伊地知嚴選落語,必屬精品。
“啊哈哈哈,不用不用,太誇張了,星野你就按照推薦随便看看……要是喜歡,下次還有更多推薦。”
伊地知聞言臉上簡直要笑開花。
他說:“落語從江戶時代傳承至今,流傳下來的經典劇目很多,一口氣記不完的,你先專門看我推薦的那幾個,看完還有很多,不用那麼着急一口氣看完的。”
“要說女性落語家,強烈推薦林家鶴子老師的落語秀,老師的表演很有感染力,肢體動作活靈活現,把人的注意力牢牢拴住。”
“真是想不到啊,落語品鑒家竟然就在我身邊。”
“星野……”他愣住了。
“還蠻有意思的,本來是不感興趣的,有了專業的鑒賞家伊地知老師推薦,就能體會到落語的樂趣了。”我連連點頭,附和着烘托氛圍。
“啊、不是!哈哈哈,不是這樣的!絕對不是這樣的,我是看了很多落語,竟然被你發現了,這沒什麼了不起的。”
伊地知聞言又是一陣控制不住的大笑。
“啊呀!老師什麼的太誇張了!……我不是品鑒家,确實偶爾會有邀請參加首映,隻要工作不沖突都去了……我還早的很,太誇張了星野,我會忍不住得意忘形的。”
“……”何止是得意忘形,尾巴簡直快翹上天了。
總之品鑒家實錘了。
鼓掌吧。
這是伊地知應得的。
伊地知沐浴着落語藝術的聖光,包含着盈眶熱淚與千言萬語,自信心爆棚。看似廚力爆炸,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他神情激動,說得口幹舌燥,連水喝光了也沒有發現。
我繼續給他添水:“伊地知您推薦給我的,都是新創落語這一派的吧?”
“其實不算,大部分都是帶有落語元素,跟新創落語的概念不一樣。一般來說,大正年以後會稱呼為新創落語的那一派,基本上都是落語家的個人獨創劇目,那個是區别于經典劇目的。”
伊地知無意識地接着喝水,繼續說:“要是對古典落語感興趣,可以看看《初天神》《荞麥面》,雖然夾着方言和典故……可能第一次部分笑點會跟不上,理解故事是絕對是沒問題的。”
“哦~記下了。”
慣常謹小慎微的伊地知,談到自己喜歡的娛樂簡直就像換了個人呐。
說起來就滔滔不絕,簡直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全部掏出來分享,那種發自肺腑的認同感,歸屬感和由衷的自信快樂……仿佛能看到快樂的小花在他身邊飄舞。
落語來源淨土宗的說唱僧,最開始講述的是佛教故事,僧侶為了傳播教義發明了落語的形式。
其中有位名為安樂庵策傳的大師,喜歡用诙諧幽默的方式感悟佛法,在晚年把自己一生所聽的故事編寫成了笑話集。他是落語的元祖,編寫了第一部笑話集《醒睡笑》。
“我認為非常厲害,不止是厲害……簡直就是偉大,人生百态盡賦笑聲中的理念打動了很多人,是無價美好的遺産,給人們帶來了快樂和慰藉。”
伊地知激動地說。
“人生百态盡賦笑聲中麼……”我笑了一聲:“想過上這樣的生活非得努力才行。”
“是啊,你說得對。”伊地知突然沉默了,接着咧嘴苦笑:“你非得這樣戳穿嗎?你的思考方式真的是女孩嗎?難道不該是我們這些苦惱的成年人嗎?”
話音落下,他的神情又變得不自信,縮着肩搓着手,似乎覺得自己說過頭了,沒控制好情緒地傾訴了不該說的話,忍不住後悔了。
他沉默片刻,又笑了。
“其實落語講述的都是苦悶的故事,生活中遇到的煩心事啊,太多了,但也能變成好笑的故事講給别人聽,陰晴圓缺,酸甜苦辣,到暮年回憶的時候仍然能哈哈一笑,可以逗笑很多人。”
“你想這不是很厲害的事情嗎?而且,從江戶時代的故事體會到與自己生活相似的心境……那樣的感覺似乎……原來每天經曆是一出喜劇?我們是喜劇人物?這樣想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把不高興忘掉,人生不是要精彩快樂得多嗎……”
“嗯,我已經理解了。落語還是蠻好玩的,下町周邊也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周末想去一次。”
“不好意思,讓你見笑了。”伊地知說,他見我起身收拾東西,問:“你這就準備回去了嗎?”
“是啊,我是偷跑出來的,得回去接着上班。”我看着手機說。
“……啊?那樣的話,我送你過去吧?”
“可以麼?”
“已經這個時間了,順便我也出門去超市買東西,在外面吃個飯也行。”
“謝謝,伊地知先生真體貼。”
“走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