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淏射了第四箭:“十年蹤迹十年心。”
顔陪見第五箭射中,這才說道:“不知情深深幾許?”
四下便有笑音,洪淏将第六箭射出:“深心好似深秋雨。”
第七箭後,顔陪含笑誦讀:“誠恐負心錦衣郎。”
洪淏射了第八箭:“比翼連枝舊時願。”
衆人哄堂大笑,又看洪淏把第九箭射中。
顔陪便讀第五句:“若似月輪終皎潔。”
洪淏怔了一怔,挽弓接道:“不辭冰雪為卿熱。”
衆人稱贊不已:“妙!妙!妙!這句極妙!”
洪淏射中第十一箭,顔陪皺眉讀道:“知君無限傷心事。”
最後一箭幾乎偏靶,洪淏低下頭,緩緩對道:“寄夢潇湘解怨遲。”
周遭叫好一片,顔陸撫掌稱贊:“好!好!好!不愧是頭榜探花、閣老高足,端的文武雙全,當得起顔家女婿,咱們弟兄心服口服。”
洪淏再三作揖:“舅兄承認,小弟感激不盡。”
連過三關,洪淏就進林宅,至中門時,由女方主婚、平西侯吳霖親來相迎,升東階,西向立,讓他升西階。
洪淏行至上房前,北面立,接了鴻雁,放于庭内,揖身說道:“小子受命祖父,以茲嘉禮,恭聽成命。”
吳霖說道:“固願從命。”
洪淏鞠躬再拜,平身後至正堂外,有侍女早把新娘引至堂上,夫婦并列父母前,北面立。
黛玉盛裝行禮,先拜父親,林海訓誡:“今歸爾家,勿忘肅恭。”
侍女攙扶黛玉起身,又與洪淏向顔擴夫婦行禮。
韓氏說道:“夙夜以思,勿有違命。”
顔擴亦道:“勿負親親之望。”
嫁女受教,二人遂起身,有十對丫鬟捧燭導行,一路至正門外,洪淏扶黛玉升轎,這才上前乘馬,還向東去。
韓氏跟至大門,把水潑出,林宅内外,霎時鞭炮齊鳴。
黛玉既已發嫁,林宅回開宴席不提。
洪淏騎馬在前,先至洪宅正門下馬等候,候嫁娘輿至,上前踢了轎門,喜娘扶新人下轎,新郎接過紅綢,教衆人簇擁,引了新娘前往正房。
少傾至于堂前,洪欽業已久候多時,贊禮唱道:“吉時到,新人行禮。”
一雙新人,先拜天地,後拜高堂,相對三拜,方入新房,洪淏不及說話,外有小厮高聲通傳:“皇太子殿下駕到。”
洪淏隻得起身,先往外院迎駕,黛玉這裡是顔振之妻徒氏領頭送親,赭山翁主又代男家會客,兩家本就親熟,說兩句官話,一齊來寬解黛玉。
黛玉倒穩得住,還向徒氏囑咐:“教二嬸兒受累不少,您去歇一歇吧。”
徒氏笑道:“我哪裡能累?過會子還有人看你呢。”
一言未落,果然有忠履、忠順、義忠、南安諸王妃诰命來瞧新娘,赭山翁主從容接待,又有徒氏等人在旁圓場,其間并無可說之事。
洪淏這裡,太子奉旨頒賞,略坐片刻,吃了喜酒,含笑向胞弟囑咐:“chun宵一刻值千金,你留在這裡,照應他一些,勿要辜負嬌妻良辰。”
孝宗親王滿口應承,衆人跪送東宮,依舊回席吃酒不提。
太子有言在先,在座賓朋都知分寸,兩廂盡興,許多相與好友簇擁洪淏回房,又拿詩詞作難新娘,黛玉有詠絮之才,自然來者不拒,衆人鬧一回,見讨不得便宜,漸漸也都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