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朝竣對拜神沒有興趣,現在的他滿腦子都是自己尚未完全參透的那一張人物關系圖。
謝朝竣感覺自己快要找出一點東西了,但總差那麼一口氣。如果能從靜慈那裡再逼出一點什麼,謝朝竣感覺距離自己猜測的那個答案,就更近了。
但是謝朝雲不許謝朝竣一個人呆着,她非要拉着謝朝竣一起在月黑風高的夜晚去拜什麼月神。
“今晚雲層厚,月亮出不來,待會兒一定會下雨。”謝朝竣這樣告訴謝朝雲。
但謝朝雲不在乎,就好像過了今晚就再也拜不了神一樣,謝朝雲說今晚非得要去拜月台把神拜了不可,不管下雨還是不下雨。
“月亮出不來,你就算拜了人家神仙也看不見。”謝朝竣說。
“誰說的?月姑是神,隻要心中有神,不需要露面,信衆們的一舉一動,神靈都能夠感知得到。”謝朝雲合掌看向西方,目光虔誠。
月姑?信衆?
謝朝竣啞然。
謝朝竣不信神佛,神佛若有用,那如此信奉月神的謝家,就不會滿門死絕了。
謝朝竣不喜歡靜慈,倒不是因為靜慈沒有歡迎謝朝竣進門,對他沒有好臉色。從看見靜慈的第一眼謝朝竣就不喜歡這個老道姑,同所有的出家人不同,靜慈的眼裡充滿了仇恨與戾氣——
正好被謝朝竣給看了出來,出自本能地,謝朝竣認為這并不是一個方外之人該有的氣質。
失憶了的謝朝竣愈發反感被人利用。被人掌控思想以達到對方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無論是直接控制他謝朝竣,還是通過利用謝朝雲控制他謝朝竣。都是不可接受的。
謝朝竣有理由相信,靜慈正是靠着過去她對謝朝雲成長過程中的付出,來達到今日利用謝朝雲的目的。
可謝朝雲是謝朝竣的,謝朝竣不允許任何人左右謝朝雲的生活,哪怕是伴随謝朝雲成長的師父、師姑也都不行!
在謝朝竣看來,謝朝雲有任何需要,完全不必假借别人之手來完成。謝朝竣是死過一次的人,現在的他不怕死。如果謝朝雲願望的實現需要拿謝朝竣的命來完成,謝朝竣會毫不猶豫地把自己這條撿來的命雙手奉上,而不是通過謝朝雲的手,轉交給謝朝雲的師姑。
謝朝竣拽了拽謝朝雲的袖子,告訴她:二月今天就算了吧!早點歇着。大家都累了,莫要聽信了小人讒言,搞這些虛頭八腦的東西實在沒有意思。
聽見謝朝竣說拜月姑是虛頭八腦的東西,謝朝雲怒了,指責謝朝竣說他目中無人,不敬畏天地。
“哥哥,你可知聖人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謝朝竣聽言沉默了,謝朝雲這帽子扣得特别要命。
先賢孔聖人曾經說過,有三樣東西是天下的君子都要敬畏的:天命,大人和聖人之言。
首先,天命是社會的法則,自然的法則。人生在世,要有所敬畏,敬畏自然的法則、社會的法則、曆史的法則,不可以妄自尊大,挑戰自然,挑戰社會。
其次,畏大人言,是指應該敬畏那些有智慧、有德行的上位者。在謝朝雲此時的語境底下,這位有智慧、有德行的上位者便是師姑靜慈無疑。
最後應該畏聖人之言,一個人在世上應該對聖人的教導有所敬畏。總之一句話,一個人在世上不能什麼都不怕,什麼都不怕,無法無天的人什麼事都能幹出來,這種人是沒底線的。
所以謝朝竣不信月姑,是為違背天命;把靜慈打為進讒言的小人,是為挑釁大人言。如若謝朝竣依舊執迷不悟,是為不畏聖人言,連孔聖人的話都不聽了,屬于十惡不赦了!
謝朝竣無聲歎一口氣。
不過勸謝朝雲一句不用冒雨拜月姑,就被扣上這麼大一頂帽子。他可沒那本事得罪孔聖人,更不敢挑釁老天爺。
謝朝竣不好再堅持,轉過身懶得再說,隻朝謝朝雲揮了揮手,意思便是“你去你去你去吧!你愛去便去!”
眼看對方依舊沒有要去拜月姑的意思,謝朝雲知道謝朝竣心裡有氣,偏就不跟自己去拜月姑。
謝朝雲歎一口氣,自言自語道,“随你的!你不去便不去罷!我自會與師姑一起上山……”
一聽見“師姑”的名字,話音未落就見那謝朝竣一臉驚訝地回過了頭,“你師姑也要去?”
“是啊!拜月神這般重要的事,師姑當然得去!”
“那好!”謝朝竣一咧嘴,見牙不見眼,“那我也去!”
……
謝朝雲不懂為什麼謝朝竣突然就改變了主意,但謝朝竣肯去,自然是好的。
就這樣,謝朝雲便領着謝朝竣一道,提一盞馬燈出門了。
天上沒有月亮,謝朝竣緊緊拽着謝朝雲的衣擺,借着一盞馬燈的光朝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