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李春花所料,小河縣涼粉工坊,很快就被知府大人派來的人接手了。
當然他也不白拿,直接免除了小河縣三年的賦稅。
柳縣令和馬師爺雖然覺得有點虧,但是底下的老百姓卻跪地感謝青天大老爺。
少了這層壓力,整個小河縣參與勞動的人口顯著提高。
無論是做生意還是種地,實打實都是自己的,一分錢不用上交,這還不往死裡種地?
突然之間,那些無主的荒地就有人開墾了,山林也有人去墾荒了。
林家種子鋪的生意好到爆,店裡的種子都被買光了。
大街上也出現了很多小攤販,大家推着自家地裡種的菜,養的雞鴨,還有一些特色的手工美食。
李春花也早早租賃了一個臨街的二層小樓,一樓做鋪子,二樓拿來做雅間和員工宿舍。
一片欣欣向榮中,李家南北雜貨開業了。
青竹被任命為大掌櫃,統管全店;馬小跳作為大管事,負責一些外聯、采購之類的活兒;另外雇傭了五個機靈的小夥計跑腿。
一層的鋪子放着一排排定制的貨架,不放桌椅,隻有靠窗的長條凳。
櫃台放着茶水點心和一些小樣品,還有堆的高高的兩大摞竹編提籃。
貨架上擺滿了李春花提前準備的貨物,都是一些雜貨和糧食。
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剪刀、尺子、鍋碗瓢盆、各式調料,還有醬油、醋、酒等等,一些耐儲存的糧食,比如芋頭、糙米、小米,還有做涼粉的紅燈籠等等。
這些其實在别的鋪子裡都能買到,但是李春花把它們集中在一起,意在打造一站式購物。
寬敞明亮的貨架區,大家想買什麼自己去看去選,選好了就招呼夥計過來打包結賬。
所有的結算都在櫃台,夥計隻負責打包和拿貨。
這樣新穎的售賣方式,很快吸引了出來逛街的百姓。
大家進門的時候,順手就拿一個提籃,然後提着籃子邊走邊看,中意的就放進去,選好了就提着籃子去櫃台結賬。
要是中途有不喜歡的,也可以拿出來随意放在任何地方,有夥計來收拾。
開業這天,李春花親自站在門口迎賓。
她寫了一個全店五折的廣告牌放在門口,限時三天。
一看這個優惠力度,一些不想買東西的也想進來看看。
李春花和馬小跳一左一右,臉都快笑僵了。
很快,李家南北雜貨迎來了開門紅。
青竹算賬很有一手,手上一把算盤打的讓人眼花缭亂。
排隊結賬的人隻覺得這個掌櫃的又年輕又長的好看,還會算賬,紛紛打聽他什麼來頭,有無婚配。
聽說她開了新鋪子,柳縣令和馬師爺也來捧場。
倆人沒穿官服,混在人群裡就是兩個普通大叔。
李春花趕緊迎了上去:“柳大人,馬師爺,您二位怎麼來了?”
馬師爺笑眯眯的看着她:“怎麼,我們不能來?”
“你開鋪子這麼大的事,我們來給你捧捧場,李老闆可不能嫌棄哦”
馬小跳也看到了他爹,忙的一腦門子汗:“爹,大人,您二位怎麼來了?”
柳縣令看着眼前熱鬧的店鋪,和馬師爺打趣:“瞧瞧,咱們兩個老東西就不該來”
馬小跳頭大如鬥,趕緊把人護送進了店裡。
“哎喲,這不是怕人多眼雜,沖撞了大人嘛”
“您上二樓坐坐,一樓人太多了”
柳縣令站在門口就覺得鋪子裡門庭若市,熙熙攘攘,結果走進去之後,才知道外面已然算是人少的了。
這裡每層貨架面前都站滿了人,大家挑挑揀揀,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最後選一兩樣放進籃子裡。
幾個夥計跑前跑後拿東西換東西打包,半天都沒功夫喝口水。
“這生意好啊”
馬師爺也跟着點頭:“确實不錯,我看比仙客來的人都多”
柳縣令搖搖頭:“那不一樣,仙客來是老牌酒樓,這可是新開的鋪子”
李春花站在倆人旁邊,聞言趕緊解釋:“是這樣的,開業前三天全場五折,所有人才多”
“要是恢複原價還有這麼多人,那我可要感謝柳大人和馬師爺帶來的福氣了”
來到大梁這麼久,她如今也會說些場面話了。
果然,柳縣令對此是很受用,當場表示可以給她寫個牌匾挂在大廳裡。
馬師爺看了一眼李春花,開起了玩笑:“這麼便宜,今兒我也買一點回去”
幾人也不顧身份,一人提了一個籃子,擠進人群去享受一把自助式購物了。
半個時辰過後,馬師爺提着一籃子小點心,還有一小包藕夾去結賬了。
柳縣令則是裝了有小半籃子的藕和小點心。
藕夾是今天剛炸出來的,香氣撲鼻,剛端出來就賣光了。
買回去吃了的都說好,打聽到消息的百姓們紛紛過來等着買第二鍋。
院子裡放了兩口大鍋,裡面熱油翻滾,一刻不停的炸着香脆的藕夾。
藕是從清水縣進過來的,也是稀罕物。
還有一些幹魚蝦和水産,基本都是那邊過來的東西。
自從涼粉工坊交出去之後,賴大他們這幫靠着送貨為生的車隊就受到了影響。
新的管事有自己的人馬,對他們不信任,也就不給生意他們做。
賴大手下一幫兄弟等着吃飯,他隻好又找上了李春花。
他帶着原班人馬,現在替李春花進貨送貨,比之前更忙了。
當然,去的地方也更遠更廣,不再是之前固定的那幾條線。
李春華給錢很大方,兄弟們很樂意幹。
這批水産還有布料,都是從清水縣拉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