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妻去世時趙瑗悲痛欲絕,卻明白自己不能倒下去,因為不隻是他失去了妻子,他的孩子們也失去了娘親。那時趙瑗被朝堂上的事弄得撐不下去的時候就會去妻子的墓前,一待就是一整天,在那裡懷念他的妻子,哀傷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家庭從此不再完整。因此在之後的幾年裡他便不得不争了,哪怕不是為了給/太/祖/一系出口惡氣,就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們,為了愛妻留下來的幾個孩子,他也必須與天争命!他即便沒有赢的機會,也一定得赢!
可當他成了官家後,更多的心酸磨難才剛剛開始。他太想重振/太/祖/雄/風、太想當一個如堯舜般的明君,他不敢信任大臣們,事必躬親、日理萬機。而養父即便成了上皇,也依舊退而不休,他在位二十七年,受了養父二十五年的掣肘;又因用人不察,導緻隆興北伐失敗,又在和議中割地賠款,對北方的豺狼稱侄,無奈隻能轉向内政,虞允文的病逝也給了他北伐志向緻命重擊;長子次子相繼去世,朝堂被主和派把控,他在為養父守孝期間,對政事徹徹底底的心有餘而力不足,三子身後外戚勢力龐大,為了緩和父子矛盾他選擇了退位,卻不料那是個不孝的敗類,他亦含恨而終。
回顧那六十八年的坎坷皇家路,生身父母緣分淺薄,養母亡故,嫡母不親,與養父之間面和心不和互相提防,愛妻早逝,最疼愛的兒女們也都相繼亡故,生不逢時,奸臣掣肘,壯志難酬,皇宋國勢大廈将傾,子媳悖逆不孝,臨終時不知江山可堪托付于誰。
他的一生,充滿了遺憾和無奈。每當夜深人靜,他總會想起那些過去的歲月,那些曾經的歡笑和淚水,那些曾經的希望和失望。他的一生,都在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而奮鬥,為了那些無辜的百姓而付出。他從未後悔過。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一生,都是為了大宋,為了那些百姓。他無愧于心,無愧于天地。
但是,當他老去,當他躺在病榻上,他才發現,自己的一生,竟然如此凄涼。
趙昚帶着滿腔怨憤離開了人世,午夜夢回的時候,他總會忘記自己如今還是個嬰孩,隻顧着扯開嗓子嚎啕大哭。
等第二日睡醒見到爹爹慈愛的神色,他卻隻沖着爹爹笑。
趙昚也不想隔三差五的在夜間哭鬧,他是太/祖的後裔,他骨子裡流淌着血性與勇武,他也曾是大宋的官家,他不該這樣脆弱的。
他希望爹爹好好的,上輩子的養父永遠都不要回來,那些忠心的臣子們也好好的,他們一定要消滅金國、西夏等蠻夷,北伐燕雲,一統華夏,重振山河。
被爹爹抱在懷裡,他會覺得很安甯。隻要有爹爹在,他永遠都不會孤單,永遠都不會害怕。
所以還是讓秘密掩埋成為秘密,前世的記憶始終都屬于前世,就好了。
如果可以,他想賴在爹爹身邊一輩子。
“狂風有時盡,暴雨有時停,燕子歸來時,滿眼又是春……”②
楊沂中手裡捧着一碗熱氣騰騰的冰糖雪梨,緩緩走進了内室。眼前的景象讓他不禁停住了腳步,隻見趙玖慈愛地颠哄着小太子,口中唱着悠揚的歌曲。小太子咯咯地笑着,揮舞着粉嫩的小拳頭,像是在跟着旋律節拍舞動。
這一幕如詩如畫,充滿了家庭的溫馨與和諧。楊統制靜靜地站在一旁,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感動。他的眼眶微微發熱,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甚至頗有些大逆不道的覺得,這一切都圓滿了。
然而,他心中也不禁生出一絲疑惑。這一世他的狸貓官家早早地來到了大宋,撥亂反正,消弭了那些曾經的屈辱與劫難,為國家帶來了新生與希望。但他不明白,為何這一世官家不娶妻生子,而是選擇了過繼宗室之子。難道說,這個孩子也是官家同族的小狸貓精投生而來?
這個想法在他的腦海中一閃而過,卻又迅速被他壓下去。畢竟,這和他又有什麼關系呢?
楊沂中知道,他隻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一直站在官家的身邊,守護他,保護他。無論未來會發生什麼,無論有多少困難和挑戰,他都會毫不猶豫地站在官家的身邊,與他共同面對。即使這意味着與全世界為敵,他也在所不惜。
不過……
他低頭看了一眼趙伯琮寶寶身上毛絨絨的小綿羊衣裝,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微笑。雖然這身裝扮很可愛,但在他看來,小狸貓精更應該穿上狸貓樣式的衣衫。那樣才能更好地展現出他的靈動與機智,也更符合他的身份和個性。
想到這裡,楊沂中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和憧憬。他相信,在官家的帶領下,大宋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繁榮昌盛。而他,也将一直陪伴在官家的身邊,共同見證這一曆史時刻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