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紹宋之一世長安 > 第7章 一世長安(6)(修)

第7章 一世長安(6)(修)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原來,還是我先露出了馬腳。”

趙瑗苦笑着,其實他在聽到嶽飛與李娃并未成婚,并說出那句“金國未滅,何以家為”時便有了猜測。隻是他一直未能确定,甚至還在懷疑,嶽飛和如今的爹爹一樣,還是原來的軀殼,魂魄卻是其他人。直到多次去嶽飛家玩耍,以及跑來軍營,以偷偷觀察,看到了嶽飛那與前世一般無二的言行與習性這才逐漸确定。

而直到真正确認的那一瞬間,欣喜與焦慮一齊襲上了心頭,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難以言表。喜的是,那位他仰慕、感激,原以為再也見不到的嶽将軍,現下竟然與自己一樣,重獲新生;憂的是,他到最後也放棄了北伐,終生未能洗雪靖康之恥,不知該如何與嶽飛訴說。

此時他們離開了營帳,走在駐地附近的一條小河旁,不遠處就能看見士卒們在訓練,連健兒們的吆喝聲都聽得清清楚楚。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籬笆,這幾年趙瑗為了不被旁人看出破綻而僞裝成孩子。在孩子般天真無邪的外表之下,雙眼卻有着成人的滄桑。

然而重生的不止趙瑗一人,早在他悄然關注建炎至紹興年間那些令人遺憾的人物時,便被那些人看出破綻了。這些人或許是對趙瑗有所懷疑,或許是對他的真實身份心知肚明,但他們都沒有說出來,隻是默默地觀察着他。

于是,本來僞裝的天衣無縫的趙瑗,逐漸暴露在衆人的面前。

“我那好養父沒有說錯,我就是個笨蛋。”趙瑗搖頭感歎,“先前我不服,如今倒是認了。”

趙瑗感覺自己就是個蠢貨廢物,前世一生都無法擺脫趙構的掣肘,甚至還眼盲心瞎,千挑萬選到最後竟然讓一個不孝子坐上了皇位,也就是重生了之後被爹爹親自教養了幾年才聰明了些許。

“您曾說我是可托社稷的中興之主,可是您錯了,我辜負了您的期望,我沒能收拾舊山河,我雖然為您平反了,可卻無法對害死您的真兇動手,我幫不了您的家人。我也北伐過,可是失敗了,還簽訂了更加喪權辱國的和約。很多人反對北伐,況且在您去後我的手下也确實沒有得用的将領,而大宋從國力、軍隊戰力到文臣武将人心士氣也都被那一位和秦賊糟蹋殆盡了,彬甫(虞允文)去後我也徹底放棄了。”宋太祖那可憐的七世孫慘笑,前世為他那人渣養父擺平爛攤子已經耗費了他全部的心血,如今又要讓他仰慕的長輩失望。

“之後我隻能轉向内政,我想讓治下的百姓過上好日子。然後我退位了,咱們那位官家可以不要臉皮的對金虜稱臣;可我還要臉,我一個六十多歲的人,可不願意叫那比我還小四十歲的完顔璟(金章宗)為叔父!所以我退位給了我的兒子。但我的報應來了,那就是個不孝的畜生!還有趙構為他娶的那個惡婦,她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而且直到我病得快死了,我的兒子都沒有來見我一眼!我甚至都有種預感,大宋恐怕要葬送在我的子孫手中,我的不肖子孫!這都是我的罪過!”

幼童的聲音軟糯糯的,眼中卻充滿了不該屬于孩子的憂懼。

嶽飛凝視着趙瑗,什麼話都沒有說。他隻是俯下身,雙手搭在這個孩子的肩上。

這個孩子為什麼會認為自己沒用呢?

他曾是第一世的他心目中的中興之主,也是前世趙玖到死都放不下心的孩子啊!

趙玖曾經那麼的對這個孩子寄予厚望,而他也并沒有讓他們這些被趙構坑害過的人失望啊!

他定定的看着趙瑗的眼睛,半晌而道:“……不,殿下是……一定會是一個英明睿智的君主。”

上一世趙瑗在趙玖去後便迅速成長了起來,真的成為了一個英明神武的帝王。

他将自己活着了另一個趙玖。

……他是個好皇帝嗎?他會是個好皇帝嗎?

趙瑗扪心自問,他愣愣的回視着嶽飛,一句話也說不出口。

*******************************************************************************

趙瑗強忍着内心的悲憤,對自己信任與尊敬的長輩語無倫次的訴說着前世痛苦的過往,隆興北伐的失敗,比紹興和議更加屈辱的隆興和議,所信重的臣子出師未竟抱憾先死,朝廷上下“主和”的主流意識,趙構在退位之後依舊幹涉朝政,自身喪失的銳氣與信心,昏庸不孝且資質堪憂的後繼者……

他隻想一口氣說得幹幹淨淨,卻沒想到不遠處,前來尋找他的楊沂中在接收到一切之後,心中的驚濤駭浪。

而嶽飛的話語更讓楊沂中雙手忍不住死死緊握。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若不是自己與官家都是再世為人,此世亦有那些與他們相同境遇的老熟人在,楊沂中怎麼敢相信趙瑗說的一切。

現在想來,他頓時明白了這前世今生官家格外奇怪的動作。

無論是前世今生對嶽飛非同尋常的愛重,又或是今生一意孤行過繼太祖後裔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他……

楊沂中細細的開始思考趙瑗話中所有與前世經曆有出入的地方,身為楊家将後人的他從來不是愚笨之人,結合前世官家那具身體落井前後行事作風的天壤之别,再加上小太子與嶽鵬舉之間的對話,他心裡頭浮現出一個匪夷所思又理所應當的答案。

官家……和小太子一樣,來自一個與他前世不同的未來,一個……山河破碎,如人間地獄般慘不忍言的未來,官家甚至比小太子更清楚的知曉那個未來所發生的一切。

……也在替那自私虛僞,薄情寡性的趙構償還。

而眼前的這位嶽節度,便是官家透過前世那嶽魏王,真正的,發自内心所補償的那個人。

如果小太子真的……真的是那趙構的養子,又在趙構之後成了大宋的官家。這意味着什麼?

或許代表趙構……在小太子經曆的那段人生中絕嗣了。畢竟以太宗苗裔一貫的自私自利,若趙構還有親生兒子,小太子絕不會有機會登臨至尊之位。

可這樣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在靖康之變中被金人一網打盡的隻是道君皇帝除了趙構以外的所有後裔,太宗一系的後人還是大有人在。那麼趙構為何不從血脈相近的太宗一系過繼嗣子,反而偏偏從太祖的後人中選擇儲君呢?要知道在太宗後的将近兩百年時光,太祖後人地位是一代不如一代,尤其是小太子的直系先祖,秦王趙德芳一系的後人。到了小太子的生身父親趙子偁這裡,除了頂着個皇族血統的頭銜,和普通老百姓相比也沒什麼分别。而趙子偁在小太子被過繼給官家前也不過是個從八品的秀水縣丞,身份低微……

可以更好的操控、拿捏。

正所謂,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将暮,楊沂中隐隐意識到了趙構從落魄的宗室中挑選子嗣過繼的真正緣由。無論是太宗一系的宗室,還是燕王趙德昭一支的太祖後裔,無一不是宗族勢力強大便是身份地位高貴,若儲君與其龐大的家族勢力聯合起來,“大濮議”事件必然會再度上演,這也是趙構萬萬不能接受的。

相比之下,小門小戶的宗室子弟出身的儲君才對皇帝本人構不成威脅,而且當了儲君之後肯定對皇帝感恩戴德。即便是皇帝百年之後,也不會出現新帝去認親爹的事情。因為新皇帝就算是把地位那麼低的親爹認了過來,對自己也隻能是弊大于利!畢竟如果不是官家的恩典,他們這些跟平民一樣的宗室子弟怎麼可能有朝一日繼承大統呢?

更何況請神容易送神難,趙構本人對自身絕嗣這一點必然不甘心,在徹底認命前隻會想方設法的生出自己的親生兒子。如果他真的有了親生子嗣,小宗出身的養子說送出宮就送出去了。但如果養子是大宗子弟,而且家族勢力強大,再讓他出宮可就不那麼容易了,搞不好都會鬧出兵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