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紹宋之一世長安 > 第20章 一世長安(18)

第20章 一世長安(18)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夕暮時分,汴京郊外,一輛馬車從當朝奉直大夫郭直卿名下的莊子上出發,直到夜幕籠罩時方才到達郭府。

府門前車駕停穩,虛年七歲的郭信芳利索縱下,雙手各提着一包自家鋪子裡的糖果點心,眼眸中閃爍着對家的渴望與一絲不易察覺的神秘光芒。

自産自銷,又有種欲蓋彌彰的味道,不過她和家裡人一不違法亂紀二不賣國求榮,也沒什麼可怕的,真要是露了餡被問起來她也有說辭,畢竟在她上輩子的特種兵生涯中,騙人不需要打草稿不過是基本技能,且總能信手拈來,無需絲毫猶豫。

新來的門房看清來人是自家女公子,上前殷勤招呼,郭信芳則以一個淡淡的微笑和輕輕點頭作為回應。兩人目光交彙,心照不宣。

随後郭信芳便直徑上台階跨入大門,穿過一道道雕梁畫棟的回廊,腳步在垂花門下戛然而止。就見她的父親,右朝散郎充秘閣修撰郭瑊,他正焦急地在原地踱步,一身官服未及更換,顯是匆匆而來。

一見愛女,郭瑊緊鎖的眉頭瞬間舒展,但随即又換上了佯怒的表情:“妞妞,你這個孽女,可算是回來了!家裡人都快急壞了,你翁翁婆婆還有你娘,一個個輪流問了好幾遍。我這不,正打算親自備車去莊子上把你給拎回來呢!”

他雖面容威嚴,但眼中卻難掩對女兒的疼愛與擔憂。

郭信芳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卻也帶着幾分愧疚。她知道自己今天為了不露出破綻,刻意拖延了歸家的時間,讓家人擔心了。

但她不好對郭瑊明說原因,于是她故作輕松地聳了聳肩,将責任全攬在了自己身上:“哎呀,都怪我貪玩,磨磨蹭蹭地就耽擱到現在了。害的翁翁婆婆還有阿娘擔心,還連累爹爹您也跟着受累,真是罪過罪過。”

郭瑊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寵溺的笑容,輕輕拍了拍女兒的頭:“你這孩子,說的哪裡話。爹爹去接你,不過是舉手之勞,哪有什麼累不累的。走吧,咱們一起去見你翁翁,他老人家可是一直念叨着你呢。”說着,他接過郭信芳手中的包袱,牽起女兒的小手,父女倆并肩穿過前庭,向郭直卿居住的正房緩緩行去。

郭瑊為人處事誠懇且低調,在郭信芳眼裡,就是能讓人安心的父親。

正房中堂前停下,郭瑊和容款語,“妞妞,今日嶽節度宣德門大纛遊街唱名,可謂是風頭無二。你翁翁也告訴了爹爹,今日官家面前的紅人楊統制來過,我們知道你去家中的鋪子裡看嶽節度禦街唱名了。事出有因,不打緊。天色太晚,你婆婆和你娘已經歇下了,明日一早再去問安即可。你翁翁他似乎有事定要與你交代,爹爹也知你有宿慧,但我們所求的,是你一生平安喜樂。但切記,今後無論遇到何事,都要保持冷靜,切莫意氣用事。”

郭瑊的話語中既有慈父的關懷,也隐含着對女兒深沉的期許。

郭信芳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與堅定。她點頭應承下來。

目送郭瑊轉身去往東院,郭信芳這才忍不住腹诽道:“我哪裡就不冷靜了?哪裡又意氣用事了?那二十來年的特種兵我可不是白當的!”

随後,她輕手輕腳地走向正房,去聆聽祖父的教誨。

五代兩宋時期,中國已經越過中古士族社會階段,許多如以崔、盧、李、鄭、王為代表的山東郡姓、以元、長孫、宇文、于、陸、源、窦為代表的代北虜姓、以韋、楊、杜、柳、薛、裴為代表的關中郡姓、以王、謝、袁、蕭為代表的江南僑姓和以顧、陸、朱、張為代表的吳姓等顯貴于魏晉隋唐之際的名門望族,都不可避免地步入了“衰落”的宿命輪回。

然而就在這一時期,有一個家族憑借其獨特的力量仍顯貴三百餘年,這個家族,就是并州太原郭氏家族,不得不說這是封建社會時期的一個奇迹。

太原郭氏乃兩漢魏晉至唐宋時期著名門閥士族,自兩漢以來其家族人物璀璨若群星,并于隋唐時期進入鼎盛,為中原八大姓族之一,當時地位僅次于“五姓七望”的崔、盧、李、鄭、王。晚唐五代時期逐漸沒落,兩宋時期餘芳猶存。

而郭信芳一家,正是源自這個顯赫的太原郭氏,她的先祖乃是宋初名将郭守文。

郭守文十四歲時,跟随其父後漢護聖軍使郭晖從軍。父親陣亡後,被後周太祖郭威收留在帳下。後周建立後,郭守文任護衛軍、左雄殿直、東第二雄副都知等職。宋朝建立後,郭守文曆任簡州知州、翰林司事、武州團練使、右屯衛大将軍、宣徽北院使等,先後參與滅南漢、南唐、北漢等役。官至宣徽南院使、鎮州都部署。端拱二年(989年)去世,獲贈侍中、谯王,谥号“忠武”,身後榮光無限,其子嗣亦皆非池中之物,或仕途坦蕩,或聯姻皇室,榮耀綿延,可謂是文韬武略,人才輩出。

郭守文一生四子:郭崇德、郭崇信、郭崇俨、郭崇仁。郭崇德為太子中舍人;郭崇信曆任西京左藏庫使、皇城司,贈福州觀察使;郭崇俨,曆任崇儀使、全州刺史,卒贈潤州觀察使;郭崇仁,曆任解州團練使、崇儀副使、壯宅使、康州刺史,累贈司徒。郭守文次女為章穆皇後郭氏,為宋真宗第二任皇後。

郭崇德生郭承壽。郭承壽之子郭若水,為郭若虛從兄。郭崇仁有一孫郭若虛,尚東平郡王趙元弼之女永安縣主,是著名的書畫鑒賞家和畫史評論家,著有《圖畫見聞志》。郭崇仁的曾孫郭獻卿,其妻為宋仁宗之女寶壽公主,曆任左領軍衛大将軍、開州團練使、明州觀察使,去世,追贈武泰軍節度使。郭獻卿的兒子郭缜,趙佶在位時期曾任皇城副使。

然而,時光荏苒,世事如棋,郭信芳的祖父郭直卿一家,雖承繼先祖遺風,卻已不複當年之盛。郭直卿的父親郭若節,是郭守文之曾孫,郭崇仁之孫,曾任西京左藏庫副使,雖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太保,亦不過追贈之榮。而郭直卿本人如今也不過是正六品奉直大夫,文臣寄祿,勤勉于朝。至于郭信芳之父郭瑊,更是以右朝散郎充秘閣修撰,文職加身,家族榮光似乎已漸行漸遠,較這些身居高位的先人,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的距離。

雖然郭家已開始沒落,趙玖登基之後更是大力裁撤冗官,并沙汰前代恩蔭。但郭家家風甚嚴,每代對于子嗣都是嚴格督促、認真教養,郭直卿父子也并非屍位素餐之輩,雖然官職不顯,卻依然盡心盡力的在崗位上默默耕耘,力求不負先祖之名,也取得了相應的成就。

對于郭家傾頹的必然命運,郭直卿倒是看得很開。盛極必衰本是天理,郭家已出過郭守文這位良将,又有章穆皇後這位賢後,家族的榮耀已經足夠輝煌,過多的奢求不過是徒增煩惱。

自父親郭若節那一代起,家族的血脈便似細流般的一脈相承,而郭直卿的膝下僅有一子郭瑊,比起人丁興旺的家族,這一脈确實單薄了些。

郭府正院中,室内燭光搖曳,映照出郭直卿那略顯蒼老卻依舊威嚴的面容。其實孩子,尤其是兒子,貴精不貴多,多了就會家宅不甯禍起蕭牆,這是禍家之兆。

令他煩心的另有其他。陽盛陰衰的怪異厄運始終壓在整個家族頭頂,如同揮之不去的夢魇,成為每一個郭家人如影随形的一大心病。郭氏一族中,除卻章穆皇後及其姊,竟再無其他女娘降生。

而論及家族棄武從文的黯淡命運,讓郭直卿在夜深人靜時,也不免眉頭緊鎖,憂慮重重。

他不止一次地仰天長歎,他也想同先祖一般,征戰沙場啊!

思及此,郭直卿習慣性摸向剛毅的下巴,順了順不能再順溜的花白胡須。側頭斜乜一眼窗棂,威嚴從眼角直射,穿透隔斷滲入灰暗。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