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花黎如她一樣,以為那些培養的資源,是源自于父親曾經的關系網,比如曾經教習花陽的某位先生,就是花父年輕時所拜入過門下的大儒。
如今才明白,原來不僅如此。
花母手中,一直還有着一筆資源,甚至多年以來,她一直與母族有着聯系,可以少量的動用母族勢力。
也因這些記憶,花黎也才後知後覺的想明白,這次的分離……原來是抛棄。
而非無奈分離,兵分兩路。
她也這才跟着想通,明明按理說兄長花陽那邊才是更危險的一頭,但為何連小弟也在留在了那邊?
原來她那曾在她醒來時悲傷哭泣的母親,在逃亡途中她再次昏死之前,已聯系上了母族,求到了母族勢力幫助。隻是僅僅如此還是不夠,才會将她丢下,畢竟是将死之人,當做多少引走一部分人的誘餌,也算物盡其用。
現在想想,那些模糊的記憶碎片中,那三日的逃亡之路,曾出現過的花母與花陽的多次争吵,不僅僅是花母對花陽之前的怨憎分歧,大約還有源自于此的。
隻是記憶碎片中更多的時間線死亡結局分支,花母還沒有來得及動用,花家就在第一日就被屠殺幹淨。
但這次,三日時間,卻是夠了。
而其他成功逃亡的分支,也是如此。
一瞬間。
不知是哪個念頭觸及到了哪條神經,那些破碎的記憶再次湧入她的腦海。正是每一處,逃亡途中,那些争吵的畫面及聲音。原本模糊的地方變得清晰無比,聲音也清楚呈現,隻是因混亂重疊,雜亂不堪。
沒有過多探入,她立刻強制關掉了那些混亂的記憶。
因為已經沒有細細查看的必要,她已在夢中看了無數道,共情融合,看那些記憶,她會生出與原來的花黎相同的情緒,很不好受。
除了擾人心緒,再沒有其他作用。
以前的花黎依賴母親,不喜任性離家的兄長花陽。
後來換了芯兒的花黎也同樣不喜花陽。
因為她讨厭麻煩,自然也讨厭會産生麻煩的源頭。
這位兄長,他太過年輕,所以思慮不全,沖動魯莽,做事不周。當年去拜師之後,大概也未真正的混過幾年江湖,經驗過淺,一心想要保護那些江湖兄弟,卻沒有想過這件事的後果,沒有想過家中會不會被牽連……
後來出事之後,連察覺到問題,很多時候不安的帶着家人離開,也總慢了半拍,後知後覺,落後一步。
然而在那些不同的記憶碎片而産生的畫面裡,大多數時候,這位兄長都是死在她前面的。
花黎每一次死亡,都沒有看到任何疑似花母母族之人出現,但在那每一個的必死時間線中,即便因為意外狀況分離開,她的這位兄長花陽大多數時候都會在她死前出現在她身前,死在她的前頭。
所以事實上,花黎依賴的花母早已放棄了她,花黎所厭惡甚至有些憎恨的兄長,即便分開,不管是真被迫分離還是假被迫分離,也一次次的回來護住了她。
至少絕沒讓她死在他前面。
她也是這次昏死有了新的記憶才清楚知道。
花母原姓衛,母族姓陳,兩個家族算是天子的母族勢力中人,當初扶持天子上位,天子羽翼漸豐後逐漸顯示其能力,大刀闊斧改革,立下正國本收複山河的志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