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景墨塵看着甯為安艱難的從地上起來,看着他擦了嘴角的血迹,看他再次挺直的背脊,明白了向希瑤口中的不忍,那樣一個腐朽潰爛的朝廷,冒出一個清風霁月的君子,就如同渾噩陰霾中的一道光,可惜,生不逢時,君子所求無愧天地,在動了本心後,退縮了,而勾人的狐狸對玩物的興趣也隻是一陣,他們之間隻能錯過。
甯為安收拾妥當,不過是不想在皇上面前更加的狼狽罷了,輸沒什麼,更何況輸的不是别人,是藏于心口的愛戀,“百年前的朝廷,君王尋歡作樂,昏聩無度,朝臣貪贓枉法,營私舞弊,導緻民不聊生,哀鴻遍野,人人都知是朝廷的錯,可無人敢對朝廷不敬,那時已經貴為皇後的尹瑤希就成了衆矢之的,人人都道她是妖邪轉世,是禍國殃民的存在,每天都有一幫學子在宮門鬧,要君王殺了妖後,以正朝綱,朝臣也想推她出來平民怨,那個時候的她也不過雙十年華,無人知曉她是如何度過那段艱難,就連臣也是後來聽她身邊的嬷嬷說過她脫下鳳袍,跪了兩天兩夜求皇上賜死她,以求江山穩定,她身子本就不好,這一跪也失去了做娘的機會”
那時徐臨風還是一個清貧的學子,随老師去宮門前,是全了老師的授業之恩,但并為說一句,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古以來,紅顔禍水不過是男子無法面對自己的無能所找的最為低劣的借口,女子要是能颠覆江山,那麼還要君王作甚,就在第三日,宮門打開了,有人出來,是她,皇後尹瑤希,國色天香,千嬌百媚,書中所寫的美人活了過來,更震撼人的是在一襲金色宮裝的襯托下,她好似有了神性,如神女般高高在上,讓人不敢直視,她輕擡眼眸,掃視一圈,人群中就有人跪了下來,有一個就有第二個,當所有人都跪拜後,她笑了,神女婉顔,魅惑衆生,隻一露面就讓宮門恢複了平靜,讓朝中大臣對她忌憚了起來,而對于徐臨風來說,這是他們的初見,是美但也僅此而已,隻是後來聽了嬷嬷所言,想起當初都很是心疼,她是以什麼樣的心情出來面對要殺她的人呢,她掃視的那一眼是否也有不屑和嘲諷。
後來不停的有朝臣被處死,衆說紛纭,有說是皇後鏟除異己,有說本就是貪官,殺了更好,徐臨風對捕風捉影之事沒有興趣,他所求的是為民請命,無愧天地。
入仕後三年,君王薨,皇後尹瑤希成了太後,立才五歲的太子為新君,君王太小,朝廷之事除了内閣之外就都由太後代為處理,内閣的人與太後明争暗鬥,互不相讓,而那時的朝廷内憂外患,沉疴難除,即便徐臨風想做什麼也無能為力,但也不願同流合污,或許正因此,入了太後的眼,讓他做新君的老師,當時的他想着或許教出一個明君能力挽狂瀾,卻沒想到自己先沉淪了。
教導新君不免與太後的來往也多了起來,漸漸的就發現太後除了美色之外,更讓人動容的是她的眼光和抱負,會讓人忽視她的殘忍,她曾為了手下的黨羽坑殺了百人,為了一個丫鬟掃清了内務府,人命在她的眼裡什麼都不是,可徐臨風知道她所做不過是用雷霆手段震懾心懷不軌之人,也清楚的知道除了她自己,世間所有都不入她心。
那是一段甜蜜又折磨的過往,充斥着血腥和罪惡,可也讓人沉迷,可徐臨風終究是徐臨風,他動了情卻不能承認,不敢承認,甯赴死以求清名。
景墨塵對他剖析内心沒有興趣,不過就是一個弱懦的男人,嘴上說着不敢逾矩,卻早已僭越,為了所謂的風骨,用死逃避,放女子一人在那混沌世間,好一個無能之輩,那樣一個吃人的世間,她是如何活下來的呢,不敢想也不願去想。
景墨塵不想再聽甯為安說下去了,出言截斷了他的話,“尹瑤池那張臉是她的?”
雖是問話但意思是肯定的,甯為安知道瞞不過他,“是,八分相似,就是臣乍見都不一定能認清,那顆血痣曾被大師批為不詳,而她也差點被燒死,如今的她雖知曉過去的一切,但總歸都與過去不同,可要是見到曾經的那張臉,一定會受不住”
景墨塵:“所以你才想攔下”
“可惜還是沒攔住”甯為安自己都被沖擊的好一陣子說不出話來,何況是向希瑤,那麼想要與過去割斷的她,再次見到曾經的那張臉,過去的一切會朝她席卷而去,她受不了的。
景墨塵:“你什麼時候知道的”
“今夜你們來之前,是臣第一次見到尹姑娘的容貌,她求臣帶她見 姑娘,說有重要的事要告訴姑娘” 太快了也來不及去安排,這才讓一切到了如今的局面。
景墨塵不再問,走到禦案後坐下,“朕會下旨封你為欽差,帶朕巡查,考校官吏,有違律法者,允你先斬後奏之權”
甯為安知道此事沒有轉圜的餘地,“皇上,不擔心臣有不臣之心?”
“朕雖不喜你的私心,但也知你的抱負,民之一字,早已刻入你心,更重要的是她信你”以景墨塵的性子,絕不會留甯為安一命,可是早已應了向希瑤,既然她有了決定,自己不會讓她難做,這樣也好,從此之後,無需愧疚,無需自責,更無需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