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忠彥的提議是針對于他自己想象中的江湖人。
他高估了江湖人的個人能力,把他們想得過于強悍。卻又低估了江湖人的數量和分布範圍。有人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人的數量何其龐大!哪來什麼趕盡殺絕,又怎麼趕得盡殺得絕?
所以當那些衙役被壓下去之後,趙霁安撫韓忠彥:“韓大人請坐。此事不急,須從長計議。”
韓忠彥沒坐,反而很不珍惜自己膝蓋地又噗通一聲跪下了:“陛下!此事惡劣,一旦傳播出去,朝廷顔面何在?陛下三思。”
對古代人來說,臉比命重。韓忠彥這話雖然不算是逼迫趙霁立刻下旨,也能聽出點他話裡話外殺人誅心的味道。
朝廷代表的是皇權,趙霁是皇權的代表吉祥物和最終發言人。韓忠彥話裡話外翻譯地粗淺一點就是【人家都騎你頭上來了,你不殺他們,你不要面子的啊?】
面子固然重要,但這事也确實沒到必須你死我活的地步。以韓忠彥為首的朝廷官員對江湖全憑腦補,這也是現在的一大問題。
在更早,早到發現李尋歡在真正面聖之前,竟然全然不認識‘端王’的那時起,趙霁就在懷疑一些事情。今天,新增加的證據又把他的懷疑更加坐實了。
應是在某個契機出現之前以前,江湖和廟堂是兩個被完全切割互不幹擾的世界。于是屬于江湖人的李尋歡不認識端王,而趙霁在意外碰到李尋歡之前,也完全沒有注意到李尋歡他那個當尚書官拜三品的爹。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他一個剛學功夫和内力沒多久的人,能夠完美避開大内侍衛翻牆出去。那是因為那時廟堂還是廟堂,江湖還是江湖。縱使後宮的大内侍衛一個個都是身手了得的精英,卻依舊大多不會内力。
而最近,因為某個契機,兩個世界正在交融相撞。這個‘契機’可能是他,也有可能是李尋歡。但無論這契機是什麼,江湖和廟堂相撞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
韓忠彥完全不了解江湖人,初一接觸就碰到這種恐怖事件。肯定把事情往最壞的方向理解和想象,以為江湖人人人都會‘易容’‘拟音’‘模仿他人字體’等等,這些恐怖的技能。
但這完全是不可能的。
趙霁幾乎可以确定,‘易容’這東西吧,還真就不可能人人都會。
再者,易容的技術應該也存在好壞之分。就好比衙役們交代的,那個假的“賀大人”其實漏洞很多。沒人給他打配合肯定會很快就被人發現了。
這事之所以看起來這麼可怕,還不都是因為這背後有白駝山的影子。
白駝山什麼段位?它背後的大佬是全武林四大宗師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的西毒。
就算現在白駝山的主人還是歐陽烈,但這門派能夠培養出一個大宗師,自有它的底蘊擺在那裡。它從一開始,就不是一般江湖門派能夠企及的。
縱然這般,白駝山以及它現在的主人歐陽烈和歐陽鋒都沒有直接撼動朝廷的本事。
江湖門派要真一個個都這麼邪乎,那直接進宮把他宰了,易容成他把持朝政不就行了?用得着這麼麻煩?
一力破十。這話不是沒有道理。小說裡武功天下第一的那些大佬們,之所以都看起來不怎麼聰明的樣子。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智商去使些陰謀詭計,而是無敵寂寞久了,懶得動腦子用陰謀詭計。用它幹什麼呢?廢那麼多勁,還不如一劍捅過去好使。
人在擁有碾壓性的實力之後陰謀詭就是個屁。朝廷命官被這麼設計,恰恰正是說明對方還沒有和朝廷硬剛的實力和能力。
能說宰趙霁就沖進宮來把他宰了的大宗師本就不多,還大多個個沉迷武功無暇他顧。一心想當天下第一,根本不會進宮來宰他。對權利有渴望的,如什麼龍嘯雲,江别鶴之流,根本沒本事進宮來。哦,後一個人名是他為了湊字數,假設現在的這個該死的‘大雜燴’世界有江别鶴。
至于到底有沒有,趙霁表示,希望沒有,就算有他也衷心祝福對方立刻暴斃。如果沒暴斃,他并不想知道對方半點消息。
朕隻要看不見,沒碰到,那他們就不存在!
當朝天子在唯心主義這方面,學的其實也挺出色的。
對于江湖人,尤其是錢葉幫這種意境紮根開封的江湖門派。朝廷隻能智取,不能強來。畢竟整個開封,販夫走卒這些底層人民占了總人口整整九成。誰也不知道這九成裡面有多少錢葉幫的幫衆,又有多少人和這些幫衆有着沾親帶故千絲萬縷的關系。強來容易灰飛煙滅。
趙霁不想殺誰。他隻想要見見那個幫主。
嗯。他就是饞錢葉幫的成員的名單。
人混在人群裡才會越來越肆無忌憚。群體無意識會讓大家都産生‘法不責衆’的心理暗示。這種心态久了,人會發生可怕的變化。
但一旦他手裡有了錢葉幫整個幫派成員的名單。相當于在現代的網絡實名制似。
在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個人的行為埋單之後,每個人都會自覺約束自己。況且,一旦有了名單,錢葉幫所有成員在皇權的壓力下,立刻就能被收束。
管理得當些,這個讓人如坐針氈的火堆也可以變成為開封握在手裡對準敵人的,最無往不利的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