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六旬老太的東施體驗記 > 第4章 第 4 章

第4章 第 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姜迎花在床上多躺了一刻才起床。

一夜無夢,她的最後一次嘗試就像揚了一把灰塵到湖裡,一絲漣漪都沒泛起。

日子還是得繼續過啊。

如果作為得利者還整天悲傷春秋的,那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了。

姜迎花更加用心的照顧姜家兩父子,又養了兩天,頭傷徹底好了。

她想,應該扛起養家的責任了。

晚間喂姜老漢喝過藥,姜迎花袒露了自己的想法。

“爹,頭傷好了,我打算明天開始做豆腐。”

黃豆吃過飯就泡上了,現在說算是報備一聲。

自從跟巷子裡鄭家換了豆腐方子後,姜老漢很少過問生意上的事情,幾乎全權交給了小迎花。

如她所料,姜老漢沒有反對,倒是提了另外一樁事。

隻是姜老漢說話一如既往的不利索,姜迎花連猜帶蒙,花了好半天,才終于捋清楚了他的意思。

原來小迎花那日賣完豆腐暈倒後,第一個發現的人其實是巷尾趙家的趙老太太。

人家第一時間叫了其他鄰居來幫忙,最後更是墊付了藥費——那會兒姜家确實太亂了,全家唯一一個健康的人倒下了,剩下姜老漢和姜承香連出房門的能力都沒有。

所以姜老漢交代:明天一早把銀子還給趙家,連帶着那日幫忙的其他幾戶人家,也一家送兩塊豆腐,并登門感謝一番。

“應該的。”姜迎花點點頭,把這件事應承下來。

次日,四更天。

更夫敲着竹梆子從北巷路過,姜迎花聞聲起床。

姜家廚房不夠大,專門在院子裡搭了個草棚子放石磨。

當她推着磨磨了幾圈時,隔壁院子裡有了動靜。

不多時,響起了院門開關的聲音。

姜家和交換營生的鄭家比鄰而居,這動靜,顯然是鄭家人出門殺豬去了。

姜迎花有幾分慶幸,還好姜家換了個豆腐生意。

做豆腐嘛,洗豆、泡豆、磨豆、濾豆渣、煮豆漿、點豆腐、倒入模具加壓、成型、切塊。

不是姜迎花自誇,是這麼點事對她來說真不在話下。

要讓她去殺豬,那才是不知道從何下手。

她仔細想過目前的處境。

縣城中包括姜家在内,有兩家賣豆腐的。

另一家是百年老字号了,城中的酒樓、商鋪都從那家進貨。

姜家沒有固定渠道,隻能走街串巷的賣。在縣城内,一天做一百二十塊豆腐有時還賣不完。

至于為什麼不出城,有兩個原因在。

一,小迎花出城的次數少,隻有過少數幾次跟着姜老漢出城收豬的經曆,不識路。

二,姜老漢一天三頓藥不能斷,小迎花每天中午必須得趕回家來做一趟飯、喂一輪藥。

郎中說過,姜老漢目前吃的藥僅僅是固本,要是想康複得好一些,後期得換藥方子并配合着針灸,預計二十兩銀子一個療程。

兩文錢一塊的豆腐,一天做一百二十塊,就算每天都能全部賣完,一個月收入也隻有七兩二錢。

住在縣城不比鄉下,一根柴、一粒米、一棵菜,都要花錢買。

這半年來小迎花賺的錢是月月光,一分錢沒存下來不說,還要消耗一點姜家以前的存款,想湊夠二十兩治病的銀子簡直是天方夜譚。

擴大市場已經迫在眉睫了,至于那兩點困難,她已經想到了克服的辦法。

其實還有點别的賺錢方法,隻是現下天氣又冷,她預計摸清市場後等天氣暖和一點再行動。

晨光熹微,巷子漸漸活絡了起來。

頭疾剛愈,姜迎花也沒想着今天就趕着擴大市場,所以僅僅像小迎花平時一樣,做了三闆豆腐,一共一百二十塊。

除去給各家送的豆腐外,剩下的都裝到了籮筐裡。

從朱伯娘家開始,這些日子照顧、幫助過他們的人家,一家兩塊豆腐,姜迎花一一送過去。

最後一趟卻是要走到巷子深處。

她左手端着豆腐,右手摸了摸左邊袖袋裡放着的荷包,确認荷包鼓鼓囊囊的,籲出口氣,終于屈指叩響了趙家的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