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哭不哭,不然你家裡知道了要問的,那迎花姨就不好回答了。”
等他由大哭改為抽泣後,姜迎花給他解釋:“雞也會生病,吃不了太多發黴的東西。不過已經一天了都沒什麼事,應該不會死掉。我把雞籠裡的食物掃出來,餓它們一天應該就好了。”
許是餓一餓排空了腸胃裡的毒素,今天兩隻雞已經恢複了精神。
當時姜迎花就記下了朱伯伯過生日的事,等天黑後,朱伯娘又來了姜家一趟。
朱伯娘跟姜迎花說:雖然鐵杆他爺爺不是過整壽,但是他們兩個兒媳婦娘家都會來人做客呢。到時候估計有幾桌人,要找姜家借桌椅闆凳和碗筷。
汨陽縣這邊吃壽宴的習俗是:賀壽當日一早,客人要來主家吃長壽面。
所以朱伯娘大晚上登門借桌椅,怕明早來不及。
她還邀請姜迎花一家明天早上到她家吃面、中午吃席,又說不大擺宴席,不收人情,叮囑她過去吃飯就是了,别帶東西過去。
既然不收人情,姜迎花便隻應了中午去吃席。
壽禮還是要備一些的,朱伯娘說準備三桌席面,那她就做三碗豆腐腦送過去,還稱兩斤肉。
豆腐麻花之類的不必送。
朱伯娘曉得她大方,怕她破費呢!昨晚登門時說幫親戚在她這兒買一些東西:一斤小花片,十文錢麻花,還給了十文錢定了今天五塊豆腐。
銀貨兩訖才說過壽借東西的事兒,那些麻花什麼的,也是買回家留待今天待客的。
去了一趟集市上的肉攤,姜迎花端了三海碗豆腐腦放入籃子,又撿了五塊豆腐一齊裝着,提着籃子進了朱家的門。
朱家人今天起得早,鐵杆的爹娘已經出門去守鋪子了,說是今天隻做早上這一會兒生意,中午早早的歇業回家呢。
姜迎花面帶笑容地進了堂屋,跟壽星朱伯伯說了幾句吉祥如意的賀壽語。
“朱伯伯,我沒備禮品,隻能給你們添個菜了。”把三碗豆腐腦拿出來擺在桌面上,“這不是豆腐,是豆腐腦,我早上新做的一種吃食,已經調配好了,等您家客人到齊了,吃朝食的時候分着吃就行。”
豬肉、籃子裡的豆腐,她拿去竈屋交給朱伯娘。
被埋怨了一通,哄了好一會兒伯娘才收下了那兩斤肉。
小小鐵杆分配了刷碗的活兒呢!
姜迎花對他使了個眼色,出門後靠着朱家的院牆,沒多久鐵杆就悄悄溜了出來。
“迎花姨?”
“你家六個兄弟姊妹,迎花姨沒記錯吧?”
鐵杆搖頭,“沒記錯。”
“你爺爺的生日比你早一天,也沒錯吧?”
鐵杆再次搖頭。
“那你收好咯!就當迎花姨提前給你過生日了。”
姜迎花給了半斤小花片。
如同那些售賣品一樣,這一包她也仔細地用油紙包好了。
“吃完了把油紙好好收着,下次有什麼吃的用油紙包起來就不容易壞了。”
鐵杆原地蹦了好久,還乳燕投林般給了姜迎花一個擁抱。
“謝謝迎花姨!”
“噓!收好收好。”
哪怕姜迎花提醒,鐵杆這股興奮勁兒是壓根壓不住的,擁抱過後,他歡呼雀躍,一步一蹦地回了自己家。
“呦嚯!過年咯!”
“呦嚯!爺爺!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長命百歲!”
姜家竈台上還有一大海碗豆腐腦呢。
姜迎花再次放入籃中。
巷尾,趙家。
“咦,迎花姐姐?”一個梳着兩個花苞頭的小女娃打開了門。
徐秀雲的小女兒趙錦心,比鐵杆小兩歲,不過按輩分算,她确實和十四歲的姜迎花是同輩人。
姜迎花和顔悅色地問:“錦心呀,你家大人在家嗎?”
“爺爺挑水去啦,奶奶和娘親在做飯,哥哥在收拾東西準備上學堂,爹爹一直不在家哦!”
她掰着手指頭一個一個地講清楚了每個人的去向。
姜迎花見到小孩可愛的模樣就想摸摸他們的腦袋,因為和趙家不算太熟,小女孩又紮的花苞頭,所以克制住了手。
“錦心,下次不要一個人過來開門,别人問你家裡大人在做什麼也别全部都告訴他,要小心有壞人。”
“你可以幫迎花姐姐把你奶奶叫出來嗎?”
趙錦心點了頭,往竈屋的方向喊了兩聲奶奶。
又用力地打開了一扇門,“迎花姐姐,你進來呀!”
“好。”
上次發現徐秀雲做不了主,這次姜迎花幹脆就直接找趙老太太。
“趙奶奶,上個月來您家還銀子,秀雲嬸給了我一塊糖,這回來您家,我也給帶了點東西給錦心他們吃。”
“喏,這叫豆腐腦,跟豆腐一樣拿黃豆做的,不值什麼錢,請您一定收下。”
兩人面對面的坐在堂屋的高凳上,趙錦心乖乖地站在趙老太太身邊。
雖然有幾分好奇豆腐腦是什麼,但既不插話,也不鬧着讓她奶奶收下。
趙老太太說:“你嬸子不過是給了一塊糖,你端這麼多來,我們一家人做朝食吃都夠了。何況黃豆不貴,你的手藝值錢。”
她搖搖頭,“我盛一碗給孩子們吃,多餘的你拿回去。”
趙老太太一直時候這種做派,姜迎花不置可否,隻說自己的另一個目的。
“趙奶奶,我想找趙爺爺定做一樣東西,剛剛問了錦心,她說趙爺爺出去挑水去了?”
趙家院子裡堆放了很多木料,但是沒有水井。
“是,應該快回來了。”
确實沒多久院門就被推開了。
趙老大爺步伐穩健,兩桶水擔在肩上,邁過門檻時沒灑出來一點。
等他放下桶,趙老太太招呼他過來:“姜家丫頭要找你定做東西。”
對姜迎花說:“你趙爺爺手藝上的事情我不懂,你想做什麼,跟他講吧。”
吩咐趙錦心:“錦心,你在這裡陪着爺爺,奶奶給你盛一碗豆腐腦出來。”
姜迎花道謝:“好,謝謝趙奶奶。”
趙老大爺據說是一位手藝非常好的木匠,曾經給王府做過活兒。
小迎花找他做過東施豆腐坊的牌匾,現在還挂在姜家大門口。
姜迎花抓耳撓腮一陣,吐露了自己的訴求。
“我爹最近身體好些了,我想在院子裡、屋子裡靠牆的地方都做一些扶手,等他再恢複一些,能抓着扶手起身活動活動。”
趙老大爺是個沉穩人,哪怕從來沒做過扶手,也沒太詫異。
仔細問清楚了所謂扶手是個什麼形狀的東西,又問對木頭有沒有什麼要求。
姜迎花說:“木頭要結實耐用,不能太粗,要方便抓握。”
趙老大爺應了,約定了下晌去姜家量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