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衙待了兩三個時辰,姜迎花徒步走到家門口時,天色暗沉,已經入夜。
先前駕着王多福的馬車至縣衙,對簿公堂後,王多福二人受了杖刑,被打入縣衙大牢内,而那輛馬車也押在衙門中了。
趙家人、姜迎花,還有聽聞風聲前去縣衙看着審案的北巷諸多鄰裡,此刻皆是結伴而歸。
姜家在巷口,姜迎花對着衆人打了聲招呼,又向趙家五口點點頭,回了自家。
掩上院門後,便見家中三間大屋,隻有主屋那扇窗從内向外透出光亮。
她心中便明白,家裡人肯定都齊聚在主屋内等着自己。
下晌,陳乘文從姜迎花花錢雇來報信的,那名小二口中得知了消息,又喜又急,因不知具體是何狀況,便跟姜家兩父子交代一句,緊跟着巷子内一衆人去了縣衙。
待到堂審中,王多福、劉矮子得了個杖責三十的懲處,案子算是有了結果時才回家。
這位表哥,實打實的老實人,心思純淨,為人憨厚。
他挂念着姜家父子二人,連行刑的熱鬧場面都沒看完。
古代啊,娛樂項目少,不花錢的娛樂項目更是少之又少。
今日縣衙行刑,觀看行刑場面的人裡三層又外三層,王多福、劉矮子被打得哇哇叫,但他們叫得越慘,觀刑的人越覺得妙,越覺得知縣大人處置的公允。
許多人邊看邊叫好,當時的場面好不熱鬧。
全場就陳乘文一人逆着人群擠出去舍棄了這份熱鬧,硬是回了家。
要說他是想做什麼火燒眉毛的大事,那也不至于。不過是一來安姜家父子倆的心,二來給姜家父子倆做飯熬藥。
晚上他按人頭煮了四個荷包蛋,又炒了一碟時蔬。
本來都準備盛飯了,想起表妹今天出城辦了這麼一件大事肯定辛苦了,又翻撿出一串捆紮好、收在櫥櫃裡的油紙包。
取了其中之一打開,切了些青椒、姜、蒜當做佐料,一齊入鍋大火翻炒一番,多湊了一碟菜——青椒炒幹煸小魚小蝦。
他們三人食用之前就把姜迎花那份預留了出來,起先放在竈屋的鍋中,利用炒菜後竈下的餘燼保溫,後來他們用完飯,藥也熬好了,陳乘文就洗淨了一個瓦缽,把飯菜盛入其中,放在主屋小藥爐上用小火煨着。
雖是夏天,陳乘文仍是不想叫姜迎花吃冷飯。
時間長了,瓦缽底下已經煨出一層鍋巴,整個屋子都是一股噴噴香的鍋巴味。
“好香!”姜迎花愛吃鍋巴,一進屋子就不由自主地感歎。
“快坐過來吃。”
聽到這一句誇,陳乘文心裡十分熨帖,深覺自己又是多炒一個菜,又是洗瓦缽給飯菜保溫的心思沒白費。
“哎!”
姜迎花順着招呼聲,在一個矮凳上坐下,陳乘文用幹淨的抹布包着瓦缽的邊緣,小心地端着瓦缽放在她面前的一張小矮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