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經有賜婚的想法了,如意知道他心意已決,對華琛道:“若要論百姓看法,肅王大敗狄厥,收回甘州,恐怕比庸碌無為的晉王更受臣民擁戴。”
華琛知道她為何不喜晉王,不好當着秦昱的面講這些事,又說:“就算晉王不合适,也有其他宗室子弟可以過繼,立一個反賊為儲君,豈非昭告天下造反就可以當皇帝?此舉于江山社稷不利,臣請皇上收回成命。”
“将軍多慮了,不是誰都有肅王那樣的本事,朕自當為社稷選一個合适的繼承人,至于以後的事,自有後人去管,不是朕該操心的,此事朕意已決,将軍不必多言!”
秦昱轉身往龍椅上走去,給皇後使了個眼色,又坐下道:“朕聽聞肅王與令嫒年齡相仿,想做這個媒人,将軍以為如何?”
“小女任性,恐擔當不了太子妃的重任。”華琛十分無奈。
如意過去扶着秦昱,心虛地不敢看他,她不知道他給秦恒和華瑤賜婚安的是什麼心。
秦昱笑道:“女兒任性些無妨,在家有父母寵着,出嫁有夫君寵着,這才是福分,回頭朕召肅王回來,讓他們兩人相看一下,如何?”
華琛道:“皇上有所不知,當年廢太子謀反,是臣帶兵誅殺的,臣與他有殺父之仇。”
“當年的事朕聽說了,廢太子起兵謀反是事實,将軍是奉先帝的命令平叛,沒有做錯,要怪就就怪廢太子,怨不得旁人。”
秦昱笃定要做這個媒,又說:“将軍勞苦功高,朕很感激,恐将軍有所顧慮,所以才要做這個媒,讓兩個孩子結親,将軍以後便是他的嶽丈了,日後多幫幫他,過去的事他不會計較的。”
華琛明白他主意已定,他的反對并沒有太大用處,而且華瑤瞧不上别人是因為她喜歡秦恒,他答應也不是,不答應也不是。
如意見華琛為難,說道:“臣妾是他的外孫女,這樣賜婚,輩分是不是……”
“怎麼?将軍這是要同朕論長輩?”秦昱的語氣頗有些不快。
“臣不敢!”華琛聞言立刻跪下。
“那就這麼定下了,等肅王來了長安就讓他們二人見見,沒問題朕就賜婚。”
華琛無奈謝恩。
及至出了北宸殿,到了沒人的地方,華琛才忍不住對皇後道:“他要立秦恒為儲,你為什麼不攔着他呢,我不是跟你說了,過繼宗室幼子嗎?”
如意委屈道:“外祖父倒是勸阻他了,攔住了嗎?我說想過繼幼子,他不同意,說幼子坐不了那張龍椅。”
華琛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明白秦昱是不放心他,怕他挾弱擅權,故意找秦恒來轄制他。
如意看他憂心忡忡的模樣,寬慰道:“外祖父不用擔心,剛才皇上不是說了嗎,您是奉命辦事,當年的事要怪就怪先帝和廢太子,和您無關。等肅王進宮,我去跟他說,他要敢動你,我第一個不放過他。肅王是個明白事理的,我們幫過他,他會感恩的。”
華琛歎了口氣,擺手讓她回去,轉頭離開了。
若不是逆賊遺孤的身份,他也挺喜歡秦恒的,也想過招他做女婿,可他誅殺了廢太子是事實,秦恒繼位後,真能放過他嗎?
如意服侍秦昱用完湯藥,随後回了元儀殿,思來想去,還是親筆寫了一封讓秦恒來楚都的書信,交給姜姝讓她用金雕送出去,并未提及賜婚一事。
姜姝心有顧慮,問道:“皇上當真想立肅王為太子?不會有什麼陰謀吧?”
如意說:“應該不會,就算有陰謀他也得來,見見世面。”
她原先也擔心秦昱的用意,但是今天看了他和華琛對峙,她忽然理解了,他應該是真想找一個能牽制住華琛的人,所以才要給秦恒和華瑤賜婚。
……
朝廷過繼的聖旨傳到涼州,秦恒立刻去了一趟甘州,将這個消息告知給了青叔他們。
“宮裡沒有皇子,過繼你豈不是……”
要傳位于他?
丹陽捂着嘴沒說的太直白,捧着聖旨頗覺詫異,又道:“這也太不可思議了,我感覺裡面有詐,你别去。”
謝行也道:“我覺得丹陽說的對,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你最好别去。”
秦恒看向青叔:“我想去!”
青叔沒有說話,放下茶盞起身出去了。
謝珣說道:“你知不知道楚都對你來說有多危險?萬一你有不測,我們這些人怎麼辦?”
“如果我有什麼不測,朝廷肯定不會放過你們,東躲西藏不是長久之計,最好是聯合曹将軍一鼓作氣打到楚都去,推翻朝廷取而代之。”
丹陽道:“如果你回不來,我們就帶兵殺到楚都去,給你報仇。”
秦恒沒再說話,也起身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