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在矮桌前剝一盆豌豆,豌豆泡在清水裡,清清爽爽的。李銜霜走過去,坐在小闆凳上,也幫他剝起來。
一邊剝一邊說道:“能出書自然是好的,隻是不能跟他合作。”
宋開不解:“為何?”
“從方才唐大儒的話來看,他打算雇人印刷,以私人的名義發行。”
“是啊,這不是很常見的出書方法麼?”
這确是現實。瑜朝文人墨客很多,寫詩的出詩集、寫小說的出書籍、寫戲曲的出話曲本子……民間的文藝事業很興盛,其中自費印刷發行的不在少數,甚至如果發行數量少的話,甚至不需要去官方司典局報備。
“常見,但不适用于吳兄的這套書。”李銜霜把剝出的豌豆扔進碗裡,說道:“什麼樣的書會私人發行?”
宋開:“達不到官方發行的标準。”
“沒錯。當然也不能太絕對,有些書雖然沒有達到官方的标準,但能流傳于世,也是瑰寶。你說的對,但忽略了一點。”
“什麼?”
“他們出書,更多的是希望思想流傳,自然希望讀到的人越多越好。所以,他們不在意盜版……哦,盜版的意思就是,被别人重印牟利。”
宋開一點就透:“所以你不是不出書,你隻是需要借官方的手,避免有人盜印。”
“是的。”跟聰明人講話就是省力,其實他知道,這本書一旦面世,必然會掀起巨大的波瀾,那時候一定會有人做盜版,可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即使官府打擊,也是春風吹又生。
但他能力有限,隻能做到這一步。
“還有一件事需要跟你商量,”李銜霜想了想,決定還是提前坦白:“這本書确實不是我寫的,是一個名叫吳承恩的作者的手筆,署名我想要署他的名字。”
“當然可以,”宋開對此毫無想法,“你不署名都行。”
“另外,我想把這本書獲利的一半以吳的名義捐出去。”
用這種投機取巧的方式賺錢,李銜霜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但他需要一筆啟動資金,日後用别的法子賺到錢了,一定把留下來的這筆錢也都捐出去。
有了這個決心之後,一切都進行得非常順利。
三日後,李銜霜的病好得差不多了,又去講了四日的書。
在第四天的最後,李銜霜宣布,接下來自己将不再出來說書。
人群瞬間炸了鍋:“那怎麼辦?這故事都還沒講完呢!”“你是遇到什麼困難了嗎,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幫你,别說這話吓唬人啊!”“就是啊,你不說倒是容易,我們還等着聽呢”……
李銜霜微笑着做了個手向下壓的動作,讓大家稍微安靜一點。
“諸位,我不說書,是因為這法子效率太低了。承蒙諸位厚愛,每日來捧我的場,實在是辛苦……”
有人喊道:“我們沒覺得辛苦,你也别替我們辛苦!”
“是,多謝。”李銜霜笑道:“可這故事太長了,從第一天到現在,我一共講了十四日,才講到第二十回。可這書共有一百回,諸位能日日聽下來麼?”
他這話一出,下面才是真的安靜了。
李銜霜最初選在這裡,圖的就是這條街上多是旅人,有空閑出來聽書,後面有了名聲,也吸引來許多鎮上的人。
可旅人總有離開鎮上的一日,而鎮上的人就更是了,很難每日都從繁忙的活計裡抽出時間,來這裡聽上兩個時辰。
有一人問:“那你說,你打算怎麼做?”
“所以李某打算,把這故事寫下來,印成書冊,各位閑暇時翻上一翻,也可解悶了。”
下面開始竊竊私語起來,一老人問:“你這書,打算賣多少銀子?”
“不貴,一冊錄入二十回,隻賣二十文。到時候會在司典局登記,其他州不敢說,秀城一定是處處可以買到。”
衆人一聽,大多覺得價格公道。可也有人開始嘬牙花子:“二十文,這麼貴嗎……”
李銜霜歎了口氣,自古至今,總有些人喜歡白嫖。他在這兒說書,說兩個時辰,說得嗓子都冒了煙,也有人能心安理得站在後面,聽得心滿意足,但也不會買他一碗茶水。
事已至此,該交代的也已經交代了,李銜霜便笑着收了攤。
接下來的幾日,李銜霜就一直在家中寫書。
宋開出面,此書已經在秀城的司典局登記過了,名字依照李銜霜的堅持,就叫《西遊》,而作者也署名吳承恩。手續辦得異常順利,司典局的官員聽說是來錄此書的,非常興奮,讓手下全力跟進,不得懈怠。
官員還特意出來見了宋開一面,問李銜霜的身體,問書稿什麼時候可以送過來打樣,又問李銜霜怎麼不親自過來,他想要拜會。
宋開花了一點精力解釋這書不是李銜霜寫的,他隻是代為叙述,然後又表示家裡那位正在全力地“代述”,這才沒能出面。
官員對這個答案很滿意,囑咐他要照顧好,寫書是很辛苦的,宋開一一應了,他才轉身離開,離開的時候還喃喃自語:“大瑜出此人才,總算有不無聊的書讀了”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