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桌要再加五串羊肉、五串豬肉和三串雞皮!”
“七号桌客人點了十串羊肉、五串豬肉和五串雞皮!”
“怎麼沒人招呼呢?人呢?我都等多長時間了!”
“哎,來了來了!”
“各來兩串帶走!”
……
李銜霜也顧不得數量了,三種串都抓一大把在烤架上烤,然後讓宋開、宋明和宋青青直接數了拿去桌上。
柳秀也忙得滿頭大汗,他說自己會算賬,原本隻是清清閑閑地算個數目,哪裡想得到這裡需要算得那麼快,他拿着算盤噼裡啪啦地撥,一邊給人算錢、數錢、找錢,還要一邊把賬目給記好。
記賬是李銜霜事前要求的,要求得很細,每一桌分别點了多少數目的羊肉串、豬肉串、雞肉串、素串,如果有加單的話,又分别加了哪幾種肉串,分别加了多少,有沒有額外點茶水,這些都要記下來,美名其曰數據分析,反正他也聽不懂,隻按照李銜霜說的做就好了。
從申時末酉時初開始,到現在戌時過去,整整兩個多時辰過去,他們的生意就沒斷過,一刻不停,每個人連喝口水都要找時間輪着班去。
宋開現在算是知道為什麼李銜霜執意要六百文的攤位,而不要一千二百文的攤位了。
多出來的六百文壓根沒有意義!
因為他們完全不需要自己去攬客。燒烤有一個天然不要臉的優勢,那就是香氣。賣烤紅薯、餡餅、馄饨也都有香味,但那香味太溫吞了,走出幾步路去就聞不到。
可燒烤不一樣,油脂的香氣被炭火一烤,彌漫得又快又遠,再加上不是單純的肉香,加上特制調味料的香氣,霸道地壓制住其他味道,直往人鼻孔裡鑽,想不被注意到都不行。
不需要特意打廣告,隻要來了紅玉街,都能知道這裡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燒烤攤子。
人們一旦注意到這裡,再看它生意如此紅火,自然而然地就會好奇,對城裡的人來說,吃幾串烤串又不貴,去館子裡随便點上一個素菜也要十文八文的,哪怕不把它當晚飯吃,随手買上兩串邊走邊嘗也成。
三百文的攤位地方略偏,能擺桌凳的地方更大,能招待的客人也更多。
隻是他們之前準備的桌椅闆凳太少,根本不夠坐的,隔壁的涼茶攤子的攤主歎為觀止,好心地借了他們幾套桌凳。
吃燒烤免不了要喝飲料,一晚過去,宋開他們準備的大麥茶都見了底,蜂蜜檸檬茶更是早就賣光了,李銜霜騰不開手,就讓宋開去跟涼茶老闆商量,能否讓他直接在他們這裡做生意。
涼茶老闆求之不得,笑得眼睛都看不到了,二話沒說,直接把他那邊剩下的桌椅闆凳都搬過來,供燒烤攤的客人用。
這一晚忙得不可開交,李銜霜估摸着剩下的串兒支持不了多久了,就直接擺上售罄的牌子。
那些排隊的客人等很久了,抱怨的聲音一波接一波,李銜霜直接說道:“實在不好意思,今天确實是快要賣完了,明天各位可以早點來,我們一定多多備貨……”
說的都是場面話,等候多時的人自然不滿意,李銜霜加大聲音道:“為了表示歉意,也是新店開業承蒙厚愛,雖然買不到了,但我們給大家寫個條子,各位再來的話,可以免茶水費,還額外贈送一素一肉的串兒。”
“這還差不多!”“有時效嗎?”“免茶水費不是隻免大麥茶吧?你們自己做的那個檸檬什麼的可以喝嗎?”……
李銜霜擦擦手,一邊一一回答,一邊着手給沒排上的這些人寫條子,字寫得龍飛鳳舞。
有人道:“呦,你還讀過書啊,字寫得不錯嘛!”
“沒怎麼讀過,瞎寫的。”李銜霜笑嘻嘻地給大家發“優惠券”。
這個年輕老闆模樣長得好,又愛笑,性格看上去也不錯,做的東西新鮮又好吃,實在很招人好感。
而且很巧的,他還被人認出來了,隻見一個人一直盯着他看,李銜霜隔了幾次去看他,他都在面露疑惑地盯着自己。輪到那人來領券的時候,李銜霜摸摸自己的臉,問道:“怎麼了,我臉上有什麼東西嗎?”
“我是認錯人了嗎?但是你們一模一樣啊!”那人又盯着他看了半晌,确認了,叫道:“你不是在東風街說書的那人嗎!”
李銜霜愣了一下,距離他說書已經過去幾個月了,這段時間太忙,在東風街擺攤的生活恍如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