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月】
如果将目光投向大陸的最東方,在毗鄰海岸線的這個絕佳港口位置,我們首先關注的是在魔神戰争中獲取最終勝利的岩之魔神,及他所統治的族群——璃月。
在魔神為人類提供保護,人類回報以虔誠信仰的共生關系下,一個人類族群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往往與統治他們的魔神性情及權能密不可分。因此我們可以借助研究每個族群的方式,去嘗試了解那些僅存在于傳說中的魔神。
雖然岩神古老又頗具智慧,但不得不說璃月人對他們的神明賦予了太多光環,反而加大了考據和分析的難度。
經過多方的考據,及某位十分客觀的璃月客卿先生提供的信息,可以确信在魔神統治大地并混戰的年代,岩之魔神并非最古老的存在。
他誕生于那個時代的中段,屬于魔神中力量較弱的一批新生代。
而岩的穩固而安定的特性,令他面對魔神間的争鬥時,趨向于回避,甚至可以做出不損害利益的退讓。
從人類的視角去觀察,很難評價這種風格是好是壞,但無疑令這位魔神更早學會了另一種方式對待同類——即為合作。
……
根據真實性可靠的資料記載,可以确信岩之魔神摩拉克斯最早的兩位盟友是幽冥之魔神薩米奇納、木之魔神阿格雷斯。
不能肯定魔神的友誼如何産生,但這三位同屬于新生代的魔神的确結成了同盟,并将這種盟友關系維持了上千年,直至魔神戰争前夕。
三位魔神共同行動,使得他們具備了挑戰更強大的魔神可能,依靠這樣的合作關系,他們驅逐或擊殺了璃月境内各種性格暴虐的魔神,以确保他們後來建立的人類族群不受毀滅性的打擊。
也許是因為這樣長年的合作關系,岩之魔神精于『交易』,通過物品的交換來換取各種自己需要的東西這樣的方式,在他統治的璃月族群裡很快傳揚開。
有了『交易』就需要有雙方提前約定的『契約』,以确保這個過程順利進行。也因為這樣,岩之魔神很快意識到物品交易的不便性,研究出了替代性的等價物——摩拉。
摩拉成為提瓦特通用貨币是魔神戰争結束後的事,在此之前,這種貨币僅能在璃月及幾個友好往來的族群間使用,促進了商業貿易的誕生。
由此可見,岩之魔神的幾項權能存在密切的聯系,甚至彼此促成。
而回到魔神本身,對比其他魔神和人的關系,可以發現岩之魔神格外喜愛人類。
相比起大部分魔神僅僅隻庇佑自己信徒的作風,岩之魔神做到了對所有人類一視同仁,無論那是否屬于他的子民,亦或者是來自敵人的遺民。
因此在魔神戰争結束後,失去魔神庇佑的各族被迫要在岩神統禦的土地上,作為一個璃月人生活時,曾有許多深愛着逝去魔神的人類不願改信岩神。
而神明并未因此做出懲戒或強制性舉措,他默許這些人類繼續懷念他們過去的神靈,也一如從前地生活,并提供必要的幫助。
據說璃月七星初代的某位成員是魔神的子嗣,曾追随君父與岩神激烈地厮殺過,但岩神依然接納了他,還将管理的重責交付給對方,後者并未令他失望,直至今日依然欣欣向榮的璃月港,便是往昔的證明。
筆者嘗試分析岩之魔神的心理,為了更好地理解神明如何看待人類,我們以人和寵物的關系來代指。
如同人類當中會有人格外喜愛貓犬,甚至将寵物視為家人,在岩之魔神眼中,人似乎也可以和貓等同。
在最早的記錄中顯示,岩之魔神曾嘗試親手撫養人類,這在魔神之中是格外罕見的事。具體的詳情已不可考,我們很難知道當初的岩之魔神以怎樣的心情去接觸人類。
古老的岩神是一位矛盾的神明,他具備濃厚的神性,又在某些時候表現出熟知人性的一面,也許這與他和人類接觸的方式有關。
【溟燭】
從東南角的璃月移開目光,朝大陸的北方向上眺望,是三神聯盟中——幽冥之魔神的領地。
其統治的子民為他們的族群取名『溟燭』。
在數量繁多的魔神中,幽冥之魔神依然是最特殊的一位。
根據已有的資料顯示,這位魔神是兩面一體的象征,也是唯一一個與『死亡』密切相關的魔神。
無論是魔神還是人類,都不喜歡死亡的概念,這也導緻幽冥之魔神在同類之間受到相當程度的排擠和敵視,很長時間裡他需要面對的是對自身力量忌憚不已而試圖攻擊他的魔神。
但薩米奇納無懼争鬥,用狠戾的姿态回擊了每一個挑釁者,确立了他在同胞裡的地位。
而幽冥之魔神的權能與職責即為『死亡』,他是溝通生與死的橋梁,是指引亡魂離去的引路人。
受魔神的影響,溟燭人從不畏懼死亡,也不會為親人離世而哭泣。死去的親友會繼續以另一種方式存在,與他們共渡十餘年甚至幾十年的時光。
這是幽冥之魔神與子民的約定,生時受魔神庇佑的子民,死後将成為魔神忠誠的戰士,随他征戰亦或保衛自己的家園。
為了容納留存于世的亡魂,幽冥之魔神在生死的邊境開辟了一片新的領域,我們可以将它稱為冥城或者幽都,它是死者的國度。
與大多數人想象中陰冷的死亡世界不同,幽冥之魔神治下的領地是一片樂土。
由于亡靈失去了軀體,也等同失去了觸覺和味覺,他們的娛樂方式集中在利用剩下的感官上。
各種味道濃烈的香料受到亡魂的喜愛,因為香氣足夠喚醒他們生時快樂的回憶,為了自己的親友,也為了将來同樣會死去的自己,溟燭人開發了各種香料的用途和制法。
從利用原始香,再到工藝制成的合成品,每個溟燭人都擅長制香和調香,他們能根據親友的要求,調整香料的味道,也會在和家人團聚時點上一盤暖香。
與之相對的是,溟燭人擅長歌舞與樂器,其中的佼佼者不是别人,正是幽冥之魔神。
祭舞在送别亡靈的儀式中是重要的一部分,舞蹈是不需要說話的語言,音樂是情感的共鳴。
每當一年過半的那一日,是溟燭最盛大的慶典。
平常栖息在幽都的亡魂都會在這一天回歸,與他們在世的親人待在一起,觀賞魔神下場跳起的第一支舞,很快就會有人加入,伴随神靈一同載歌載舞,唱起往昔的歌謠,撥彈樂器,将盛典推向最高潮。
……
溟燭存在一種特殊的職位,通常被稱為『大祭』,這個職位隻能由女性來擔任,并由幽冥之魔神指定人選。
奇怪的是,并非每一代都會出現适合成為大祭的人選,往往要經過上百年的時間,久到溟燭人自己也會忘記這個傳統時,幽冥之魔神會突然宣布由某一個剛剛誕生不久的女嬰來繼承這個職位。
被選為大祭的女孩需要從小開始學習各種技能與本領,包括但不限于祭舞、調香、戰鬥及統領一支亡靈軍隊的方法。
相對于艱苦的修煉,她們得到的回報也是可觀的,幽冥之魔神會将她們視為姐妹,要求子民像尊敬神靈一樣尊重并信賴大祭。
我們無法得知是什麼促使他做出這樣的舉動,顯而易見,将人類視為血脈相連的姐妹,即使是岩之魔神也不曾這麼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