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你這唱歌小盒挺有意思。怎麼說,開個價吧!”
“你一邊去,可是我先來這的!老闆,你别理這種沒禮貌的人,我保證給你一個讓你滿意的價格……”
“你倆搶什麼搶,沒看到那邊的‘信者’都來了嗎!”
“唉……我就說嘛,‘非河’怎麼可能不把它弄到手。”
“晦氣,走了走了。”
原本聚集了許多人八音盒攤位前逐漸變得冷清,隻剩下一個帶着純黑半臉面具、用兜帽和過膝外袍遮住身形的人——這就是其他人口中的“信者”。
看到對方以後,攤主露出一個驚喜的表情,但好像又有些畏懼,湊上去與兜帽人耳語了幾句,伸手接過一個對方遞來的、邊長五厘米的立方體——是“土壤收集裝置”。
他将其打開,球形空倉中,靜靜躺着五粒泛着瑩瑩綠光的“人造土壤”。
看到物主點頭同意交易,“信者”便取走了那個有着美麗木制浮雕的八音盒,轉身離開。
“真是大手筆啊……四千塊錢說付就付了。”看到這一幕,仇珩暗自咋舌,一号聽到主人在心中吐槽,“‘非河’還真是一如既往地‘土大款’。”
順便一提——四千塊是仇珩以“汽油”為基準,對五枚綠色“人造土壤”進行價值換算後,粗略得出對應“大繁榮時代”通用貨币的數目。但其實際價值會更高。
“非河”是“溫室”中的一方勢力。
其明面上是一個紮根于“黑市”的、專門收集各種珍惜物件的組織。定期會在“黑市”舉辦地下交易會,大部分“園丁”都知道它們的存在,可以通過引薦參加。
當然,“非河”擁有獨屬于自己的“中間人”。
而人們口中的“信者”,是“非河”内部搜集物品的成員——也是“非河”唯一一類行走在明處的成員。
而它背地裡其實是信息交易市場,各種各樣的情報都可以在那獲得——甚至包括“溫室”數據庫裡的機密。
其名——“飛鶴”。
它的情報來源不止有其内部專門負責搜集情報的“信使”,事實上,隻有六成的信息來自于他們。
剩餘的四成來自交易會,極少數則是通過其它各種渠道獲得的。
“飛鶴”的信息交易會隻對在“非河”那裡取得足夠信用,并經過驗證身份的對象開放,一般不可引薦。
至于那半臉面具,其本質是由“非河”——或者說“飛鶴”,下發的身份憑證,被稱為“河面”。
根據持有者身份、權限,大體上可以分為四類。
“金鐵河面”、“藍銀河面”、“特殊河面”以及“信者”持有的“鐵玄河面”。
它們都由特殊材料制成,前三者繪有特殊花紋,“飛鶴”可以通過特殊手段借由“河面”和上面的花紋驗證持有者身份。
不過那些花紋和面具的底色,在自然條件下并非是外顯出來的,無論原本是什麼樣子,平常看起來都與純黑的“鐵玄河面”沒有任何差别。
從理論上來講,一定強度的、來自“土壤”的刺激才能使其顯現原貌——當然,“飛鶴”的特殊手段也可以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