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的時候,南風刮來了新麥子的香氣和蒿草的氣息。此外,玉和城傳來消息,與大齊朝廷的紛争結束了,大齊退兵,玉和城恢複以往的正常生活。
為了慶祝勝利,連慧宇宣布了兩個好消息,一個是為歸來的士兵舉辦慶功宴,另一個則是舉辦科考。
戰事暫歇,百廢待興,陸翔寨急需人才,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将,都極為迫切。所以,文武賽事幾乎同時舉行,由習晉之負責文試,楊勳負責武試。
陸翔寨雖然并未稱王,但是所有規格均沿用皇朝規格,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每一步都安排詳盡,尤其是考試題目。為了避免地方徇私,這次的考試題目由慕京統一制定。
習晉之和孫武憲召集來一幫文人,想了好幾個晚上,這才終于把題目敲定。連慧宇看着習晉之遞上來的題目,一直沒有打開。
楊勳問他:“你不好奇是什麼題目嗎?”
連慧宇搖搖頭,“不好奇。其實是什麼題目都不重要,厲害的人無論是什麼題目可以考的很好。”
“咳咳……”楊勳故意咳了兩聲,表示無奈,“你要是不看題目,晉之他們又怎麼知道你同不同意用這些題目。”
“額……”連慧宇這才反應過來,尴尬地打開題目,看了一會兒,然後告訴楊勳:“題目很好,告訴晉之,我同意,隻是有一點,不得洩題,務必保證考試過程的公平公正。”
“好。”
陸翔寨的第一次科考隆重舉行,宣傳的公告貼滿了大街小巷,就連偏僻的鄉村都不放過。
連慧宇在鄉村待過,他明白鄉村消息的閉塞,明白鄉村青年的迷茫和無奈,他想給他們一條走出去的路。
因為戰亂,科考已經中斷了很多年,所以當看到科考公告的時候,各地都沸騰了。一時間,學堂成了最熱鬧的地方,先生成了最熱門的人物。
經過一個多月的學習,院試開始。院試的題目是“安國安軍之道”。
這樣的題目對于暫時止兵的所有人來說,都是那麼貼切。何以安國,何以安軍,連慧宇想從百姓口中知道他們的想法,所以,院試結束後,他讓各地把第一名的試卷都收了上來。
院試的試卷有些多,連慧宇熬了兩個夜才看完。裡面的水平參差不齊,總體來說,大家的表現并不出色,但是,連慧宇理解,匆忙的考試能考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接下來就是鄉試、會試,每次考試的相隔時間都不長,所有學子都有些精疲力盡,但是到了殿試,大家又都精神抖擻。
學子一路走來,等的就是這一刻。殿試開考那天,宣武門外擠滿了學子和送考的人。宋玄明沒有人相送,隻能一個人孤獨的站在一旁。
毛毛特地從宮内偷跑出來找他,給他帶了極好的筆墨。
宋玄明看着筆墨不知該接還是不該接,好一會兒,才道:“你的太貴重了,我不能要。”
毛毛一邊将筆墨塞到他手裡,一邊說道:“你的文筆那麼好,就應該配這麼好的筆墨。你要是不要,我可就生氣了。”
宋玄明見狀隻能收下。
毛毛見他并沒有往常開心,有些擔憂的問道:“你怎麼了?緊張?”
宋玄明搖了搖頭,嘴唇微動,要說不說的模樣看的毛毛不爽極了,忙道:“你不用緊張,以你的文筆,怎麼寫都能進榜三的。”
宋玄明輕輕的看了他一眼,道:“我不是擔心這個,我……”
今日的宋玄明渾身透着一股悲傷、無力,與以往都不一樣,毛毛這時才感知到他可能出事了,一臉疑惑的看向他。
宋玄明猶豫了一會兒才說出實情:“我父親昨日去世了。”
宋玄明的母親很早就離世了,所以,他從小是跟着父親一起長大,與父親感情極好,萬萬沒想到臨考前日,居然遭逢此變。
意外總是來的這麼不合時宜、沒有道理。毛毛從小也是失去了父母的人,他無比理解宋玄明的心情,但是又不知道該如何安慰。沉默了許久,等到入場的鈴聲響起的時候,毛毛告訴宋玄明:“無論你是成功還是失敗,你都是極優秀的人,都會有美好的未來。”
宋玄明的眼眸瞬間蒙上一層水霧,閃亮如明媚的珠寶,他淡淡的笑着,說了句:“謝謝。”說完便走入考試的大軍之中。
看着他離開的背影,略顯疲憊,氣勢低沉,跟周圍興奮的人格格不入。毛毛的心像是被人揪住了,疼痛又沉悶,覺得,覺得他好可憐,好心疼他。
比試結束後,毛毛幫着他處理了父親的喪事,還帶着他去看了武試的最後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