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管事辦事能力一流,西市要建書院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大街小巷。
三和酒肆裡,到處都是讨論寒士書院的聲音。
“西市那地方能建書院?搶劫的、偷東西的,穆家是不是錢太多沒地方花了?”
“可不是嘛,奇哉怪哉。我一開始還以為是誰捏造的謠言,沒想到是真的。要我說,穆府這一步棋走錯了。”
“孫老,您這話什麼意思?”
被稱呼“孫老”的老者捋了捋胡子,笑而不語。
其他客人都好奇的很。
“孫老,您快給我們說說吧,什麼叫‘穆府這一步棋走錯了’。”
“是啊是啊,别賣關子了,大夥兒都等着了。”
“……”
店小二總覺得這一幕有點熟悉,想起來了,是穆家三郎娶親那回——讨論得那叫一個激烈啊,酒肆的房頂都快掀翻了。
酒肆老闆呵斥道:“想什麼呢?幹完活了?”
店小二絲毫沒有一點兒被抓包的窘迫,笑嘻嘻道:“老闆,我在想,穆府是咱們的大主顧。”
酒肆老闆瞥了店小二一眼:“穆府可從沒來過。”
店小二有條有理道:“今兒一共坐了三十九桌,其中,有二十八桌在讨論穆府在西市建書院的事兒,還有十一桌在聽其他桌讨論穆府在西市建書院的事兒,可見穆府是多麼好的談資。”
酒肆老闆定定看了眼對方:“你觀察倒是仔細。”
店小二嘿嘿笑了兩聲:“老闆,上一次穆家三郎娶親,咱酒肆生意可好了不少,我看這次差不了。”
酒肆老闆扔了幾個銅闆:“賞你的。”
店小二眼睛一亮:“謝老闆。”
酒肆老闆揮手讓店小二去忙,自己走到孫老那桌,滿臉笑容道:“孫老,您一向料事如神,上次您說穆家三郎不會跟高門大戶結親,我們都不相信,結果穆家三郎娶了名不見經傳的淮娘子!”
大夥兒的記憶立馬被勾起來了。
“沒錯,孫老确實說過。”
“不過我現在都想不明白,穆家三郎為什麼要娶淮家娘子。”
“報恩呐!”
“穆家三郎仁義!”
“報恩的方式有多種,非得結親嗎?穆家三郎糊塗呀。”
“……”
酒肆老闆不由感歎,過了這麼些時日,大家對穆家三郎娶親的事兒仍然熱情高漲。
等大家停下,他看向孫老:“穆府建書院這事,還得您給我說們說道說道,到底是怎麼回事?您這頓酒錢,我免了!”
酒客拍手叫好。
孫老拱了下手,這才解釋:“穆府是咱們豐州第一大富商,産業遍布馬匹、糧食、藥材、絲綢、茶葉、香料、珠寶……如今建書院,無非是想開拓産業。然而書院與一般産業大不一樣,書院是教化,不是買賣,穆府雖經營多年,但在建書院上初出茅廬,因此,犯錯也就難免了。”
酒肆老闆蹙眉問:“您的意思是穆府在西市建書院犯了大錯?”
孫老搖頭:“不是在西市建書院犯了大錯,而是建書院本身就是大錯。”
酒肆老闆思忖道:“也就是說,穆府想通過建書院開拓産業這步棋走錯了?”
孫老點頭:“沒錯,穆府就應該好好地經營馬匹、糧食、藥材、絲綢、茶葉、香料、珠寶這些生意,為何插手不熟悉的事務,将來極有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
大夥兒一聽,紛紛點頭。
“我就說嘛,誰家建書院會選西市?”
“看來,錢太多真會幹出些不靠譜的事兒。”
“……”
不過有人不贊同道:“穆府建書院即便有錯,但免三年束脩這一點絕對稱得上功德一件!”
“這麼說來,穆府還真是仁義。”
“穆府仁義?笑話!前段時間,穆府放貸逼死了多少人?明明是為富不仁!”
“穆府真正有良心的是穆老夫人。前年大旱,穆老夫人拿出一千兩銀子,放糧十日,接濟百姓,你們難道忘了?”
不少人對前年的大旱記憶猶新:“穆老夫人當真是大義之人!”
“如今三年不收束脩,定是穆老夫人的手筆,要知道書院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學子們的束脩了。”
“這樣的話,好多人都能上得起學了。”
為人父母的酒客對此深有體會:“讀書可費銀子了!束脩占大頭,其次是書,再次是筆墨紙硯……”
“你一說書,我想起來了,穆府還設了書庫,免費開放!這還能給咱們省下一大筆銀子呢。”
“免費開放?穆府真是大手筆啊!”
“……”
-
廖婆婆有些驚訝:“淮娘子今兒個怎麼來了?”
淮葉将東西遞給廖婆婆:“給祖母送抄寫的經書。”
廖婆婆接過後一看,露出笑容說:“淮娘子這些日子忙書院的事,經書晚點送也不礙事。”
淮葉正要說話時,屋裡傳來老夫人的聲音:“是淮丫頭嗎,叫她進來。”
廖婆婆先是應了聲,然後看向淮葉:“淮娘子,請吧。”
屋裡,老夫人跪在聖祖像前,嘴裡念着什麼,樣子十分虔誠,一柱香後,才緩緩起身。
淮葉靜靜等着,臉上沒有一點不耐煩。廖婆婆扶老夫人到座位上,遞上經書:“淮娘子好本事,書院的事不僅有條不紊進行着,抄經的事也沒落下。”
淮葉恭敬道:“建書院雖緊迫,然修心是大事,祖母讓孫媳抄寫經書,是為領悟聖人智慧,孫媳想早一點領悟,多一點領悟,将來用到的時候,才好趨吉避兇。”
老夫人翻了翻抄寫的經書:“不錯。”
廖婆婆知道老夫人說“不錯”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字寫得不錯,另一個是淮葉的話講得不錯。
她從前以為淮娘子抄經是為了博老夫人歡心,如今卻拿不準了,隻是,淮娘子真的做好了被老夫人提問的準備了?要知道老夫人問的問題都不簡單。
老夫人徐徐問道:“外面的人都在看我們穆府的笑話是嗎?”
淮葉立即擺出危機和轉機相互轉化的理論:“外面的人不了解具體情況,各說各話而已,孫媳以為,事在人為,等書院建成,看笑話的人會乖乖閉嘴的。”
老夫人喝了口茶:“你可知,事在人為後面,還有一句。”
淮葉恭敬道:“請祖母賜教。”
老夫人放下茶盞:“謀在天定。”
淮葉垂眸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