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還有什麼驚悚的事,都來吧,他受得了!
跟李世民有同樣感受的還有武德年間的百姓,好好的盛世,就這麼毀了,他們又要過上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你李隆基貴為天子,高高在上,看不到民間疾苦,也不聽臣子的谏言,他們看着就要過上好日子了,結果又沒了!
李隆基收起了哭聲,他開始思考自己是哪裡出了問題,同時看向天幕,他察覺這樣一行人,沒吃沒喝,還是在六月,要出大問題!
這又導緻了怎樣嚴重的後果!
【時值六月,天氣炎熱,一路上缺衣少食,就連李隆基本人都飽一頓餓一頓,不知前路如何,後有追兵,在饑餓與疲憊中,理所當然發生了兵變。】
【跟随李隆基的禁軍要求誅殺奸相楊國忠,甚至沒有跟李隆基禀報,楊國忠被亂軍砍死,頭顱呈給了李隆基。‘國忠走自西門内,軍士追殺之,屠割支體,以槍揭其首于驿門外’】
【同時被殺的還有韓國夫人和楊國忠長子,左相韋見素差點被士兵失手打死,還有二十個吐蕃使者。今後吐蕃以此為借口不斷侵擾大唐,而大唐無還手之力。若不是安西軍耗死了吐蕃十萬大軍,加之吐蕃國内危機重重,吐蕃還不會死在大唐前頭。】
【李隆基得知楊國忠已死,迅速丢下這枚棄子,拄着拐杖安慰士兵,說自己這些年都被楊國忠蒙蔽了,現在已經醒悟過來,本來到了劍南就處死楊國忠,但沒想到将士們提前幫我實現了這個願望。】
【一番話很是感人,但并沒有達到李隆基的預想效果,禁軍還有要求。】
【他們請求皇帝處死楊貴妃。】
【禁軍說‘國忠謀反,貴妃不宜供奉,願陛下割恩正法’,貴妃不死,‘賊本尚在’】
自己就這麼死了,沒有東山再起?
楊國忠看到被亂刀砍死,還被剁碎割頭的未來自己,不禁打了個寒顫。自己好歹是大唐宰相,竟然這樣的死法,沒有全屍,如此不體面!
他回想這些年來自己的所作所為,哪一件不是按照聖人的旨意做的?聖人大肆封賞宗室朝臣,國庫裡早沒錢了,是自己,幫着聖人斂财,讓各地把糧食賣掉,換成布帛送進長安,供聖人揮霍。
怎麼自己成了奸相,他就是被蒙蔽?沒有聖人的意思,他敢做嗎?自己憑什麼要當替罪羊!
楊玉環想過自己要被史官唾罵,身為兒媳,服侍公公,但她真的沒有想過自己是這樣的死法!天音說将士請求缢殺自己,盡管沒有說聖人會不會同意,但依照她對聖人的了解,殺掉一個女人換取将士的安心,何樂而不為?
她聽說書人講,古代的亡國之君身邊都有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正因為有了這個美人,君王才疏于政事,變得荒淫無度,以前她還覺得好笑,她覺得這種事在當今聖人身上絕不會發生,因為這位薄情的君主不允許任何女性涉及政務。所以自己應該會壽終正寝,再不濟等容顔不再,也會是靜靜死在深宮,她從未想過自己會死在兵變中!
“貴妃……”李隆基望着楊玉環嬌豔的面容,口裡安撫的話怎麼也說不出來,無論是在四年後還是現在,女人隻是玩物罷了,日子久了,也是一個有些感情的玩物。在馬嵬驿拿着情況下,即使不舍,他也會同意。
“聖人的苦衷,妾都明白。”楊玉環白嫩的柔夷輕輕握住李隆基的手,她忍住恐懼和厭惡,柔聲說道:“聖人對妾恩重如山,若是能為聖人盡忠,那是妾的榮幸。”
在楊玉環的輕言細語下,李隆基心裡的愧疚越來越重,但這一份愧疚比起他的命來,太輕了。他撫摸着楊玉環的面頰,剛才打了她一掌,在她嬌嫩的皮膚上留下了一片紅痕。
情意綿綿下,盡是腐朽糜爛的真心。
【在李隆基的帝王本紀上,史學家用了一大段話來解釋李隆基為何在執政後期會變成一個昏君。或許是曆來華夏為君王擺脫責任的慣例,他們說李隆基最後變成昏君,導緻安史之亂,都是因為楊玉環。】
【‘石壕村裡夫妻别,淚比長生殿上多!’】
【他們說‘女子之禍’‘敗以女子’】
【真是荒謬可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