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绯天站在原地,一時想,他是不是錯了。
他就是錯了罷。
這些仙門,從前離百姓離得太遠,由百姓遙遙跪拜,萬般相求,也未必理會。眼中隻看得見世家皇族,修的是長生之法,念的是無為之經,最後求的還是名與利。
以至于百姓覺得仙門太過遙不可及,供養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多,便抱着僥幸的心态,去求邪門歪道,求并不真實存在的佛,亦或者求鬼。
但凡能度過難關,誰不可以求?誰不可以拜?
離君之後,百姓再不求神;
鎖雲閣成立之後,百姓再不信仰神明;
桃禍之後,佛魔二分天下,仙終于開始慌亂,已經到了一種饑不擇食的境地,他作為神的轉世,可以冷眼旁觀,可以縱身入局,卻誰都不能怪罪。
他們都在神明之下,如果神明有想法,他們就是萬劫不複之身。
百姓可以怨官家,官家可以怨世家,世家可以找皇帝,皇帝可以怪仙門,仙門可以怪離君,唯獨亦绯天不能怪罪任何人。
正如沒有人類會怪罪一隻蝼蟻,因而也沒有神明應為這點小事去怪罪某個人。
亦绯天不知道他們口中的離君是怎樣的一個神,但他是從一個發展昌盛的文明過來的,他見過陰曹地府,聽聞過希臘神話,知道西方的天神與魔鬼,也去過耶路撒冷。
與這些神話體系不同的是,這個世界隻有一位神明。
他不知道真正的離君該是什麼模樣。有時候,他對着水影裡的自己,擺出各種個樣的表情,看着那個陌生又美得不可方物的臉龐一笑動乾坤,又或者一皺眉引得落葉簌簌,面無表情的時候既莊嚴,又溫潤。
他覺得,神應該是兩面性的,矛盾性的。
沒有人能夠告訴他如何做一個神明,所以他去嘗試當好一個普通的凡人。
他想混吃等死,做皇城世家裡第一等纨绔。
可是他遇到了師父,和窮追不舍的流雲書。
于是他想修個好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