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绯天第二次從鏡中世界出來,除了更輕車熟路之外,還有點微妙的“戰後結算”感。
加上會得到一點奇奇怪怪的反饋,看起來就更像了。
與上次不同,這次鏡子還呈現了他走之後的景象。
他看到“王大狗”匆匆忙忙地去找自己,又沉默下來,威風凜凜披上戰甲,帶着衆人繼續往前走,不由有些好笑。
這一次,鏡上浮現的字迹是,“最是鮮衣怒馬少年遊,敢負淩雲決青天”。
亦绯天笑了。
讨伐神明,在這個世界,離君可不就是“青天”麼。
哎呀明明隻是個神明,卻搞得像什麼土皇帝一樣,哪有這樣的神啊。
說來也奇怪,第一次入鏡,出入鏡存在的地方都是很合理的,看過去就是一面鏡子該出現的地方。第二次入鏡跟第一次的地點非常類似,但出鏡卻是他寫下那本書卷才突然出現,險些吓了他一跳。
他離開這面鏡子,看到的景象也和前一次不一樣了。原先他記得擺在他面前的有很多條回廊,一眼幾乎不能望到頭,但現在,那些回廊的數量明顯減少了。
亦绯天若有所思。
入鏡的難度似乎是由易到難的,規則上特意提及要保持清醒和死亡可能,是不是正說明,後面再入鏡确實會有混淆“夢境”與“現實”的風險呢?也就是說,他不僅可能會被永遠困在鏡子裡面,也真的會死在其中。
他又将視線轉到這些交錯的回廊上,這些回廊,包括鏡宮本身,都像極了他在二十一世紀見過的一種遊戲,叫做“可視化閱讀”,有的也叫做“文字遊戲”,也是通過不同的選擇導向不同的結局。
它和“霧鴉”術法很像,原理是同一個原理,但鏡中世界會比霧鴉更廣闊更真實,後者隻是捏了幾個類似活人的東西而已,鏡宮裡的世界,卻真的像一個世界,他遇見的所有人都是活生生的。如果不是知道自己進了鏡子,恐怕他真的會把裡面的事情當成真的。
那麼,是不是有這樣一種可能,這些驟然減少的回廊是在提醒他?告訴他這不僅僅是一個荒誕的遊戲或走過場而已,而是真的非常沉重。每一次他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他前面選得越困難,後面的路自然也會越來越難走。
想通了這一點,亦绯天神情逐漸凝重。
他不知道自己一共要進行多少輪這樣的選擇,這才第二輪,事情已經開始往複雜的方向發展了,出入鏡似乎也不是固定的,完全可能會發生既不知着落點又找不到出口的情況……倘若來個七八輪,即使是他也不能說絕對能夠安然無恙地通過吧。
他明白,如果他真的聰明的話,他就該把這一切當成一個輕松尋常的遊戲,撿看上去最安全的選擇快速把這些鏡子過掉。
他不應在乎裡面的人捏造得有多栩栩如生,也不該在乎任何人的性命,當下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保證自己通過鏡宮。
甚至他去不去找其他人也不重要了,别說走廊上有各種各樣的門,他根本不知道誰會進哪一扇門,即使他能猜對正好選中他們其中一人的門,那之後呢?之後怎麼辦?面對成百上千中走法,他要如何能夠恰好選中對方走的那一條呢?即使選中了又該如何?從頭開始走一遍直到遇到對方嗎?
他已然覺得塵無咎不可能找過來了。
他深吸一口氣。
他耐心地把每一面鏡子上的文字都看了一遍,心裡越看越涼。
後面鏡子的時間線是前面鏡子的時間線延續的,他無論選哪一條路,都勢必會回到他一個非常不想面對的時間節點。
那個時間節點在秩序第二次崩塌,人族大規模反叛離君之後,彼時離君已經神力不支,加上衆口铄金,神明當得搖搖欲墜。
離君的神力主要由自然和正則提供,一切負面的力量都不能直接給他。人們的信仰能讓他如虎添翼,詛咒不會讓神力完全消失,但也會一定程度上削減他的力量。
這個時期,是離君被罵最慘的時期,信他的人和不信他的人撕得那叫一個激烈。現在回去相當于脆皮法師缺藍還頂着個debuff。
很不妙,非常不妙。
難道他還是醒悟得太晚了嗎?這鏡宮竟如此殘酷,前兩段還看不出什麼,第三次就已經隐隐有性命之攸了。
擺在亦绯天面前的選擇大概能夠歸為四類。
一,殺死李乘風。
二,放棄自己庇護的氏族。
三,引導信徒和反叛者自相殘殺。
四,誰也不救,讓天罰順利落下,逃脫者逃脫,倒黴者倒黴。
自己的信徒是要庇護的,李乘風也是萬萬不能殺死的,第三條路簡直就是往邪神上走,短期看他暫時能活得好好的,但信徒和李乘風他們都兩敗俱傷了他成邪神了,還有必要繼續下去嗎?
選第四條路,這個好,他直接不能想象第四次回來是什麼樣子了。
亦绯天頗為頭疼。
離君啊離君,你當時是怎麼做的?
他問了自己一句,但其實他心裡已有答案。
他知道離是什麼樣的人。
即使沒有第五條路,離一定會選擇,都護着。
他的衆生自己找死是他們自己的事,至于他?他沒有權利代替他們選擇他們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