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古人看我做曆史考研真題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元在道上舍有提刑按察司,至元二十八年改名為肅政廉訪司,也稱監司,長官名字叫肅政廉訪使。這種一般記住了機構名就記住了長官名,就把“司”改為“使”,有特殊的另記就行。】

元,1979年(至元十六年)。

忽必烈喝了一口馬奶酒,感受着烈酒入腹的痛快,他就不耐煩聽這些文文道道的東西,又不是誇他們大元的,那個東方辰估計是漢人的後代,不喜歡大元,除了誇大元疆域廣之外,基本都是平鋪直叙,沒說什麼好話,字裡行間都帶着不尊重。

【元朝肅政廉訪司共二十二道,分别隸屬于禦史台、江南行禦史台、陝西行禦史台。職責包括地方官員的監察,斷決六品以下官員輕罪,複審地方冤案和考核官員政績等[2]。】

【我見過這麼一道趣味題,你是元朝地方官員,七八九品吧,犯了點小罪,誰負責審訊你,答案不是刑部不是吏部不是大理寺更不是内務府宗人府,而是本道的肅政廉訪司】

[了解了]

[沒有假如,我愛我國,才不要穿越]

【說完行省說完路府州縣,順便把元朝的邊疆管理制度說一下吧。】

【首先是東北的,遼陽行省,沒啥好說的,北邊,嶺北行省,也沒啥好說的,包括西邊的甘肅行省和南邊的雲南行省都沒啥好說的,一個套路背就是是了,意義是加強開放、增強控制和聯系,促進民族關系。】

【這些行省都不說那我們說什麼呢?】

[西藏和灣灣?]

【是的,就是這兩個地方!它們都不是行省哦~】

【行省的最高領導是丞相,西藏呢?是的!喇嘛!但答題的時候要寫帝師哦。元朝初年,忽必烈即封吐番喇嘛教薩迦派首領八思巴為國師,後來又加封他為帝師,後來的皇帝也尊奉其為帝師。帝師不僅是佛教的宗教首領,又是政治首領。】

【既然有政治首領,就有對應的政治機構,這個政治機構的名字是宣政院,曾用名總制院,它是中央機構,主管全國佛教事務及吐蕃軍民政務。就像有駐地方的行中書省一樣元朝也有駐地方的行宣政院,有大事的時候宣政院與樞密院合議處理,沒什麼大事行宣政院就自行處理】

【除了宣政院,元朝在西藏還設立三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簡稱宣慰司,它是個軍事機構,各級官員多以當地僧俗首領擔任,由帝師或宣政院薦舉,朝廷授職。】

【元朝還在西藏設有驿站,這個驿站可不是我們的快遞驿站,它負責調查人口,征收賦稅,屯成軍隊,遠不是我們家門口的快遞驿站可以比的。】

【重點記這一句,西藏地區正式成為我國行政區劃的一部分是從元朝開始的。】

【西藏就這樣,我去上個廁所,給大家放個《天路》,特應景】

[dna又動了誰懂?]

[我們站在祖輩的肩膀上]

[以前沒關注過歌詞,這居然是唱的西藏鐵路?]

[糾正一下,青藏鐵路]

[韓老師的高音嗚嗚嗚嗚令人頭皮發麻]

藝術是共通的,這炸裂的歌曲讓列朝列代都為之傾倒。

秦,前221年(始皇帝元年)。

嬴政閉目欣賞天幕中的歌曲,感到心情舒暢,他決定将這首歌排在高漸離擊築之前,他在各裡感受到了生機澎湃,就像大秦一樣昂揚奮發。

漢,前121年(元狩二年)。

劉徹目不轉睛地盯着畫面中的内容,西藏麼?他有點想要。突然,他坐直身體,聚精會神地觀察着畫面中出現的行動速度很快的銀白色虬龍。

“仲卿,你看,西藏有龍!”劉徹放低聲音,唯恐驚擾了盤旋在畫面裡的銀龍。

衛青略做思考:“陛下,這是否是歌詞中提到的天路?”

劉徹表示不聽,他說那是龍就是龍,那麼好看的銀龍怎麼會是路呢?天路也不行。

【聽完歌曲啦,咱們接着往下講。】

宋,1034年(景祐元年)。

國子監監生們意猶未盡。

“後世的歌激昂澎湃,不過我們大宋的詞聽起來也不錯。”

“是極是極!”

“下學後一起聽去,今日過後,同樣和相似的曲子必風靡整個汴京城,不,整個大宋。”

“為兄卻是不喜這一類型,更偏好輕柔一點的曲子。”

“無礙,下次再約。”

【下面來說灣灣,元代稱為瑠求或琉球,這也是個小考點,可能會考灣灣在各朝代的稱呼。】

【元朝又在澎湖設有巡檢司,以管轄澎湖和台灣。澎湖巡檢司隸屬于泉州府,每年征稅,稅錢不多,我忘記多少了,不論錢多錢少,這都是元中央政府在澎湖建立正式政權機構的開始。】

【澎湖列島熟悉不熟悉?心塞吧?】

[突然現代史]

[唉]

[很心塞啊]

[該死的《馬關條約》]

清末。

李鴻章忍不住流出眼淚,天幕是上天給大清的救贖嗎?他不知道。天幕講的是古代知識,盡管可以窺視一些後世之事,得知未來是好的,但迫在眉睫之事該如何解決?

【不說了,不說了,學一次難過一次。】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