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辇停住,趙内侍細長的尖音傳來:“落轎——”
話音落,轎身微微一沉,池星扶住窗靠,穩住身形,腳下感受到輕微震動,轎内光線略變,春知打起轎簾:“姑娘,靈光殿到了。”
衆人移步至靈光殿内,挨次落座。
池星的座位與景熙帝齊平,同居上首。
方落座,莫名的,池星覺得氣氛似乎有幾分凝重。
左看了看,右看了看,也不知道怎麼剛剛還興奮異常的君臣,坐趟轎子就沉默了。
反正不管她的事,她還是想想找個什麼借口給宮人們做飯吧。
“今日神器試耕,仙豆入土都極為順利,多虧神女與池星姑娘庇護。”
池星端得一派,滿寫着:小事小事,好說好說的大度謙遜道:“是你們心誠意實,衆力所成。我不過隻是将微耕機放下而已。好生照料,三月之後必定豐收。”
衆人應是。
話畢,大殿之内又沉悶下去。
幾位大臣眼觀鼻鼻觀心,最後都不約而同地講隐晦地目光投向俞思則,那眼神中的意思分明是:這種出頭的事,還是你來吧。
俞思則心中憤憤,腳卻自覺地磨着出來:“陛下,池星姑娘,今日已經正月三十,後日二月初二便是春耕節了。按照舊年慣例,陛下需于此日前往南郊先農壇行祭先農耿籍之禮,親耕勸農,以供粢盛。不知道今年是否照舊?”
池星聽明白了俞思則的弦外之音。
所謂皇帝親耕,皇後親蠶,她略有耳聞。
在沈卻的講解下,她也明白了大俞與她那古代大同小異的親耕禮。
春耕乃天下之大命。
所謂“二月二,龍擡頭,春雨落,地冒油,修犁铧,喂飽牛,大家小戶使耕牛。”*
二月初二,潛龍驚起,呼風喚雨。
雨水增多天氣回暖,也就意味着農閑結束,春耕開啟。
天子扶犁親耕,以示敬農重農,亦有勸民之意。
皇帝親耕籍禮有極為繁瑣的禮節流程。
前朝覆滅,大俞初立。
為了引導百姓重視農耕,從戰亂的恐慌抽離,盡早将荒廢的田疇重新開墾耕種,恢複農業生産。
先帝與景熙帝都極為重視親耕禮,風雨無阻,累年不辍。
皇帝親自握鞭扶犁,左右丞相牽耕牛,鴻胪寺官員奏請儀式開始。皇帝驅牛,大司馬手捧青箱,大農令握種播撒,并伴有教坊司樂工奏唱頌辭。
帝親耕畢,登觀耕台,監察百官耕種。
這是一場能讓京城萬人空巷的君民同樂盛事。
除了觀陛下百官親耕外,民間也會有完全不輸于春節,上元,七夕的廟會火戲。
到了傍晚還有盛大的傩祭。
總之是件從上到下,從官到民都非常重視的大事。
但今年不同了。
神女弟子來了,帶來了半人高的鐵牛,和畝産千斤的仙種。
那麼是用以往的鐵犁牛耕,還是神器仙種呢?
再換句話說,俞大人問的就是:應該向世人公布,神女弟子降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