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木制曲犁兩張!”
靈女雙手翻覆,一個個靈巧的結印躍然指尖。
又聞得輕靈朗聲:“召!”
金光再現,赫然散去,兩張形狀奇異的耕犁現于高台之上。
這卻還沒完。
禮官繼續高唱:
“賜——畝産千斤良種稻,麥,豆三種各百斤。”
早已備好的三個籮筐,并排于供案之上。
靈女掐訣之勢,似翩鴻起舞,三團金光巍然淩空。
金光之中,如瀑的稻谷,拳頭大的豆,猝然于半空傾洩,穩穩接在筐蘿之中。
真乃神仙之能!
筐蘿盈滿,官員百姓久久不能回神。
又聽神女勉誡道:“今賜良種農器,望爾等不辭辛勞,勤勉耕作,共襄盛世。”
“謝靈女恩賜!”在禮官帶頭下,百姓謝恩聲浪一陣高過一陣。
景熙帝含笑颔首:“願我大俞,國泰民安,五谷豐登,百姓廪滿廒盈,安居樂業。吾等當銘記神農靈女之恩澤,勤耕不辍,以報天恩。”
百官萬民叩首齊曰:“定當勤耕不辍,以報天恩。”
祭禮畢,禮官引帝至籍田行親耕之禮,諸官員親擡神女賜福随行。
帝南面立。
鴻胪寺官高聲道:“進鐵牛神器!”右丞相推行鐵牛神器至田地。
因鐵牛神異,原本的左右丞相各牽一牛,府尹進鞭,大司馬捧箱等流程皆省去,隻需景熙帝一人操作便可。
鐘罄就位,“咚——”沉重而深遠的大鐘之聲響起,禮官高唱:“撥——”。
萬人屏息,唯有衣物窸窣,風吹樹鳴之聲。
景熙帝撥動風門。
“喤——”“喤——”“镗!”
伴随着三聲洪亮的擊樂,禮官一聲一唱:“一受神澤,二受天恩,啟神器——拉!”
景熙帝一言一動。
“嗡——轟隆隆隆——”
在百姓的注目之下,微耕神器開啟,景熙帝撥回風門,慢松離合,輕捏油門,雙臂下壓。
“光華日月開青陽,房星晨正呈農祥。帝念民依重農桑,肇新千耤考典章……”*1
伴随着教坊司樂工的頌唱,草根枯葉,生硬土塊,眨眼間就被翻起。
普通的微耕機翻地,靈女金光仙法在前,頌樂奏唱之中竟然顯得神聖非常!
百姓們墊高了腳尖,雙手把眼皮子扒開,生怕錯過一點。明明覺得自己沒有眨眼,卻好似錯過了什麼,如仙法一般,轉瞬陛下就已經耕出去好遠!
耕地?這麼輕松嗎?
親耕之地不過一畝三分,其中的一畝還是百官的任務。
景熙帝耕完三分就停手,與靈女同幸觀耕台,觀百官耕種。
往常百官不說消極,但牽牛耕作畢竟不是什麼易事,總不至于搶着幹,意識意思可今天就還真搶着想要耕地,就為了駕馭一下神器。
大司馬和秦淨生怕一個錯眼沒有看住,損傷神器,這個地耕下來比打仗都累。
那邊的周霖,早就跟随禮官,到了離百姓最近的一處籍田,命人牽來黃牛。
到了他的專業領域,也不瑟縮,高聲地向百姓介紹曲轅犁,并給百姓演示。
還叫了一位頗為瘦小,老農打扮的婦人,親自上手。
瞧瞧,這般瘦小的老婦人都能如此輕松。
從無到有是難的,若是大俞人自己想要改犁,并不知道朝哪個方向改才是正确的,得想到曲轅犁還得不斷試驗,此道短則幾年長則幾十甚至百年。
可有了成品有了對照,隻用拆卸畫圖,可太輕松了,早已将圖紙畫出,連夜趕制了百份。
于今日春耕節張貼于皇城各處聞欄闆,又分發各地。
“這張曲轅犁,今日之後,會放在此處,供百姓試用。靈女所賜之犁,非親身試用,不可得其中之妙,隻需一牛,可日耕兩畝,人力拖拽也省力非常,女人拉犁都使得!圖紙已經張貼于皇城各處,若哪家想要打犁的,趕早去吧!”周霖興奮地給百姓安利此物。
試耕之法,還是靈女提出來的。
靈女說曾經有一官欲行新法,恐民不信,遂在城南門立一木,宣稱能搬至北門者賞十金。民疑不前,增賞至五十金,有一人嘗試,果得賞金。民信,新法遂順利推行。*2
得有人嘗試了才知道,不然都裹足不前,哪能讓百姓知道此犁的妙處呢?
就等着親耕禮畢,一傳十十傳百,早日在大俞普及此犁!
池星的戲份在她的強烈要求下,已經很少了,可等到回宮之後還是累的快癱了。
别的不說,就往那一站,維持靈女的儀态她都站得腰酸背痛。
得虧這具身子年輕,恢複能力很好,回宮小憩半個時辰,就已經差不多滿血複活。
春知打了簾子進來,笑道:“殿下,沈大人将一切都已安排停妥,待殿下梳洗好就可以去逛廟會了。”
哦對了,她新得了個稱呼,叫殿下,靈女殿下,總覺得怪怪的,跟現代走大街上有人叫她公主似的。但總比一口一個靈女好。
她現在仿佛是在什麼沉浸式體驗全息遊戲一樣,第一階段闖關成功,得了個新的稱号。
甚至有時候在想,到底這些大俞人是NPC還是她是大俞人的NPC。
“好,我知道了,姐姐呢?”
“月姑娘早就準備好了,正在外間跟桃笑她們一起跟姑姑學打絡子呢,說是想親手給姑娘做一個。”
池星伸了個懶腰,管它誰是NPC,反正爛活着,現潇灑了再說。
她要去逛廟會了!蕪湖!
靈光殿,此時又聚集了一批大臣,比起之前的六人,隊伍龐大了些,聲音自然也多了。
“陛下将來路不明的人尊為神農靈女,隐隐與陛下比肩,就不怕她起争權奪位,某朝篡位之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