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今天的收獲頗豐,段舛從森林裡走出來,手裡提着三隻野物,兩隻山雞和一隻兔。三隻野物都是掉進陷阱裡被竹片插破肚子,已經歸西。
于是收獲滿滿的兩人決定今天提前回去。回到山谷已經日上中天,兩人放下東西洗洗手先把午飯吃了,然後各自忙活開來。
段舛提着野物們去河邊清洗。
陳礿則先把棉花曬起來,然後拿出“一點就炸果”開始制作新物件。她先去竹片堆裡找了一根非常細的竹簽,就比頭發絲粗幾倍,但卻很有韌性。
然後将“一點就炸果”的果絮一簇一簇地捏起來,對齊一端,然後用細竹條将每一簇果絮緊緊地捆紮起來,使最大的力争取綁到最緊,然後又取另一簇繼續,直到捆紮出一個一厘米長,半厘米寬的長方形,再從最外面使勁捆一圈。
然後用小刀對長短不齊的絮進行修整,最後一個簡易版的牙刷就做成了。陳礿一股作氣把帶回來的果絮全部用完,制作出成品牙刷六隻。
收拾了一下,她環顧四周,棉花還需要晾曬兩天再制作,現在做什麼呢?
她的目光掠過竈台旁的石案,對了昨天找出來的起子還沒用呢。
她馬上跑回樹洞将起子找出來,然後去竹片堆裡把晾曬幹的幾個竹筒拿過來。現在做什麼手工——竹筒收納。
她和段舛現在用的竹筒都是敞口的,想要儲存密封東西就不太方便。因此可以給竹筒加一個蓋。
方法很簡單,用相臨的兩節竹筒,一個深些,做收納,一個淺些,做蓋子。首先将主竹筒的外部距開口約3厘米的地方繞着開口刻出一個圓圈。然後豎着用口薄弧形的起子一點點地削掉一些。
竹筒蓋子則是從裡面削薄一圈,盡量和主竹筒削的厚度一緻,這樣兩兩相對,就可以嚴絲合縫地蓋上。
這樣的竹筒收納筒陳礿一連做了五個。一個拿去樹洞把剩餘的鹽裝進去,卻隻夠裝上1/3的竹筒,另一個稍微裝點鹽放到廚房的石案上,這樣以後做飯就不用跑上跑下了。
取兩個做陳礿和段舛的水杯,平時燒了熱水冷卻一下就可以裝進來,放在樹洞或是帶着出去都很方便。剩下一個還沒想好用途就放着待用。
此時段舛清洗好了獵物走上來,右手的柳枝籃子裡放着光溜溜的山雞和兔子,另一隻柳枝籃子裡放着清洗好的山雞毛和兔皮毛——這些材料可是冬天防寒的好東西。
三隻獵物不可能一次性吃完,他們準備今天吃一隻烤雞,另外兩隻抹上鹽曬幹儲存,本就貧瘠的鹽現在更是所剩不多了。
陳礿問:“我們的鹽快要用完了,這附近有可以取鹽的地方嗎?”
段舛說:“沒有,這些鹽是兩年前我帶進山的。”
“那怎麼辦呀?我們要下山嗎?”她焦急萬分,人缺鹽可是要得病的。
段舛一點不慌,慢條斯理地說:“你看了那個牛皮本子倒數幾頁嗎?”
“沒有,我隻看到前面對末世的記載就沒看了,後面是那個叫李城的人寫的筆記,我還沒看。”她跑上樹洞去翻到那個本子,又哒哒哒地跑下來,翻閱起來。
簡單來說,本子上記錄他路過了一片紅石林,林子的右邊有一大片鹽的結晶物,他背包裡的鹽就是從那裡得來的。
原來如此,不過……
“段舛,那你找得到紅石林嗎?”
“陸路不行,水路應該可以。我當年劃船進入裂林,裂林裡的水路并不是一條河通到底,而是很多支流,我漫無目的地四處劃曾經看見過一片紅石林。”
“那太好了,我們後面可以去那裡取鹽。”
缺鹽危機雖然沒有解除,但是有了希望心裡也就有底多了。
————
時間過得很快,日子就在一日三餐、掏陷阱、采集、編制竹制品的時光裡悄然離去。
一晃又過去了四天,今天是很特殊的一天,陳礿是被窗外的雨滴落地聲喚醒的,夏天的第一場雨嘩啦啦地從天幕上傾洩而下。
樹洞外的地面沒有怎麼被打濕,巨樹的枝桠為這片土地提供了自然傘蓋,因此晾曬的東西還沒有被打濕,但是時間長了就不一定了。
段舛已經在搶收,此時簸箕的便捷就體現出來了,一摞再一抱,就可以一次性收許多。
陳礿也立即從床上爬起來加入進去,最近兩人采集了不少東西,把第二個樹洞都給填滿了,因此陳礿把曬棉花的簸箕搬進了自己的樹洞。
今天她也該制作簡易版衛生巾了。
她叫住正在往樹洞裡搬最後一摞簸箕的人:“段舛,給你商量個事。這裡的棉花可以給我用一些嗎?我這幾天有急用。”
他很大方地說:“你用。”
嘿,一開始那個小氣吧啦的人已經一去不複返,現在的段舛是一個全新的大方的段舛!
陳礿很滿意,又是一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