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然接過這兩樣東西,晏長華展開紙一看,這信還寫的像模像樣的:
“我觀你喜歡這花燈,就買來送你了。好看的燈就該配好看的人。
你若是想要回信的話,可以把信給東升客棧的掌櫃。
另:花燈我給你了,不許再送回來!”
當真是有些别扭。晏長華心中嘀咕了一句,他從頭到尾都沒見到送自己燈的這人,隻能是順着小孩離開的方向謝了禮。
戎峥就站在那邊,看見燈火之中晏長華拿着自己送的花燈還向自己道謝,嘴角不由自主就勾起了一抹笑。
第二天他就收到了晏長華回信:“多謝公子贈燈,長華不勝感激。
另:公子字迹飄逸,但終是閱讀不便,還是寫的工整些好。”
言意之下:練練字吧!
戎峥不由得面上一紅,這哪能怪他?他開蒙的時候皇兄正忙着和外敵厮殺,成日在軍營中,能學會寫字已經很不錯了!
他又寫了回信,表示自己知道了,以及之後回信可能會比較慢。
他是北梁親王,這次來南梁還是悄咪咪的,過些日子自然是要回去的。
一回到北梁,戎峥就在皇帝面前撒潑打滾,說自己有了個喜歡的人,要娶人家當王妃。
北梁皇帝聞言一皺眉:“誰?”
一看有戲,戎峥立馬從地上爬了起來:“這個皇兄你也知道的,你還誇過他。”
“就是晏家公子。”
沒等戎峥再多說幾句,皇帝一腳就踹在了他屁股上。
“你若說你看上個尋常人家的女兒,是南梁人也就算了;你不僅看上了南梁人,人家還是男的,還是晏家公子……”綜上所述,皇帝冷哼一聲,“也不想想你那狗爬的字配不配。”
戎峥不樂意:“我的字怎麼了?字不好看可以在練啊!”
“你沒人家有才華。”
“我好歹也是北梁肅王,兵書我倒背如流。”
皇帝也沒想到自己這弟弟會這麼固執:“你沒人家長的好看。”
本來以為這句話對于臉皮厚如城牆拐角的戎峥沒什麼殺傷力,哪知道這會兒戎峥來了一出少男懷春。
“長華…确實驚若天人。”
要命了,說話這麼文藝範真的是他弟弟嗎?不能是南梁人給他來了個偷梁換柱吧?
皇帝作勢要扒拉戎峥的眼皮,剛伸出手就被戎峥打掉了:“皇兄你做什麼?”
“我看你是不是發熱了在說胡話。”
經過确認,戎峥的确沒病,并且生龍活虎還能在幹三碗飯、舉起兩個鼎。
皇帝本來是不想答應他的,奈何戎峥實在是磨人。他一天不答應戎峥就擺出一副沒有希望的表情在他耳邊念叨“皇兄我錯了,讓我去吧讓我去吧……”
在他的軟磨硬泡下皇帝算是松了口,答應他每年有什麼要出使南梁的活動都派他去。
如今南梁皇帝和他們兄弟二人是同輩,但占了長,每年北梁是要派人去南梁賀歲的。
這就相但于,戎峥每年至少有一次能光明正大去南梁了。
但還有一件事:皇帝說了能不能追到人把人帶回來他不管。
戎峥立刻表示你這不是小看我嗎?
結果就是……他和晏長華寫了四年的信,期間兩個人或許見過面,但戎峥也不知道晏長華有沒有認出他來。
不過戎峥可以确認,他的小郎君在南梁過得還算不錯的,不論是在信中所說還是在宴席上偶然一瞥,都能看出晏長華所言非虛。
他在南梁,很高興。
想到這兒,戎峥不禁有些氣餒。
晏長華喜歡那個地方,從他的一颦一笑、一筆一畫中都可以看出來。
他在信中同戎峥講南梁風光,講他這些日子又作了什麼文章、赴了那些詩會——後者是罕見情況,值得晏長華用整整一頁的筆墨來描寫。
“可我身體不好,不能親眼去看江山壯麗。”
戎峥捏着最近的這封信,信中晏長華說南梁京中幾位公子結伴去了某地看日出,隻可惜他身體弱,不能一同前去,隻能從遊記與其餘人的隻言片語中了解。
眼見着又快年節了,戎峥的手指在信最後的幾個字上流連,最終拿了紙筆開始寫信:“長華親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