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些日子相處下來,粟伯和晏長華關系是十分不錯的,他也從粟伯那裡知道,這個看上去隻是個大夫的老人就是曾經駐守在北境的守将——北梁鋼盾尤新粟。
老頭這輩子打的最好的仗都在北境,不少南梁人也都知道他的名号,晏長華自然也不會是例外。
現在粟伯雖然因為舊傷的緣故已經不任任何職務,但也是常在北境,有他在和戎峥起到的作用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效果。
晏長華說得每一點都讓戎峥無法反駁,也讓裝作自己是透明人的守将豎直了耳朵,暗中思考這人是什麼來頭。
“那你回去之後好好養病。”戎峥隻能多多叮囑他這些事情。
兩人就此分别,戎峥一行人換了馬,晝夜不歇奔赴北境。
晏長華跟着車隊,以正常速度到了北梁國都。
誰知道連城門都沒進去呢,就有個帶着聖旨的太監叫住他,帶他進了宮。
“晏公子,請。”太監的手掌指向一輛早就備好的馬車,催促着晏長華上車。
“勞煩公公跑這一趟了。”晏長華視力恢複的不錯,除了眼前還有些重影之外沒什麼問題了。
太監雖然不知道皇帝為什麼要見這名公子,但也是在晏長華上車的時候扶了一下。
收回手時他的速度很快——晏長華在他掌心放了一片金葉子。
真是很少見這麼大方的主,太監臉上的笑都真誠了不少。
要是這陛下對這名公子的态度還可以,那他也可以多多和他拉近一些關系。
北梁皇帝戎岐,與戎峥一母所出的親兄弟……
北梁王室這一代正統就他們兄弟二人,傳在外的名聲也都是兄友弟恭,兄長治國平天下,弟弟平定北境。
晏長華從紛雜的記憶中理出了一條很久以前的信息:
北梁皇帝,最初也是以戰功坐穩皇位的。
不過這些年他重心放在了國内的治理上,赫赫戰功倒是知道的人越來越少。嗯,不如說是皇帝有意淡化自己這方面的名聲,給戎峥鋪路。
皇室間竟然真的有這樣的兄弟,也是讓晏長華吃了一驚。
現在皇帝召他入宮,也多半是因為他和戎峥的關系。
晏長華垂下眼,睫毛打下一片陰影,皇帝最好不要做什麼他不想看到的動作,不然他也不介意讓北梁王室這麼一出兄弟佳話破滅。
“公子,陛下就在裡頭,您一人進去就是了。”太監将他送到了禦書房門口。
晏長華應下,進去就看到戎岐正在處理政務。
身邊的大太監提醒戎岐說晏長華到了,這名皇帝這才擡頭看他。
“晏家公子,倒真是名不虛傳,生了一副好皮相。”皇帝看了一眼,首先這麼評價道。
往日晏長華最不喜旁人評論自己的容貌,今日卻隻是笑着應下:“陛下才是豐神俊朗,旁人難以企及。”
皇帝盯着他看了片刻:“你與老二,到哪一步了?”
“自然是該做的不該做的,”晏長華輕笑,“都做了。”
他低着頭,雖然就算擡頭直面聖顔也看不清什麼情況,卻能聽見似乎有筆落在桌子上的聲音,還有大太監勸的“陛下息怒”。
不得不說,北梁皇帝的脾氣比南梁皇帝好上太多了,他這麼說竟然沒有扔東西砸他。
一路上戎峥也沒少和他說皇帝是什麼樣的,私底下那人都直接叫皇帝哥哥,兄弟倆感情确實很好。
更重要的是,戎峥說過他和皇帝說要娶晏長華的事情。
晏長華還在等,要是這個皇帝可以的話,他不是不能幫着他加快一點滅了南梁的步伐。
皇帝深吸口氣,說道:“朕不是要問這個!”
“你與老二,朕知曉老二能為你做到何等地步。”
“你呢,晏公子。”
會問這個問題是晏長華沒想到的,但也沒有猶豫很久:“一如王爺待我。”
皇帝又不說話了。
晏長華穿的厚實,顯得他剛病過一場的臉更小,随便來陣風都能把他吹跑一樣。皇帝都沒敢太大聲說話,就怕把人吼出個三七二十一戎峥又來鬧他。
皇帝覺着一陣心梗,靠在椅背上揉着額角。
大太監在皇帝耳邊嘀咕幾句,皇帝坐直身子:“晏公子才名在外,就是不知本人是否有這等才華。”
“陛下随意。”
他在殿内呆了半個時辰,皇帝心情十分不錯,甚至想要不要就讓糟心弟弟呆在北境繼續發光發熱,别把他新到手的人才折騰壞了。
皇帝看起來是想繼續問下去,可下面站着的晏長華身子卻晃了晃。
“今日就到這裡,晏公子明日再來。”皇帝心頭一跳,生怕晏長華直接昏過去。
隻是腳麻晃了下的晏長華:……
倒也不必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