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太醫正是之前第一個提出皇帝并未真正醉酒,後來也多次幫秋宴越解圍的那位太醫,劉太醫。
劉太醫,本名劉旭,是秋宴越在太醫院中重金招攬的太醫。
他醫術精湛,在太醫院能穩坐前三甲之列,初入秋宴越視線時僅為六品禦醫,而他當時在六品禦醫的位置上已經呆了整整十年了,期間未見絲毫晉升之迹。
太醫院内部,層級分明,設有院使、同知、院判、禦醫及醫士等職。
其中院使設一人,為正三品高官,現在太醫院院使由王太醫擔任。
同知兩人,位居正四品;院判多達六人,皆為正五品。
禦醫則是按照醫術高低,自六品至八品不等;至于醫士,則僅為九品小吏,在太醫院裡幾近邊緣。
劉太醫身為六品禦醫可以說是太醫院醫術精湛的那批人了,就算太醫院的院判、同知,其醫術亦難與劉旭比肩。遺憾的是,劉旭雖醫術精湛,卻似明珠暗投,遲遲未能獲得應有的晉升之機。
秋宴越深受皇帝寵愛,為固寵位,常以微恙為由,如頭痛、心口不适等将皇帝引到自己宮中。皇帝還真以為自己的愛妃體弱多病,有病弱西施之姿,故頻繁召請醫術精湛的太醫為秋宴越診治。
而這位劉太醫,正好就是太醫院裡禦醫這一品階醫術最高超的太醫。
這劉太醫也是人精,洞悉秋宴越的意圖,對于秋宴越的争寵手段,非但不揭露,反而盡心盡力地為其診治開方。
秋宴越也投桃報李,每次“病愈”後,總會慷慨地為劉旭送去大量賞賜。
這次數多了,劉旭還真就被秋宴越給收買了。
劉太醫一直想要晉升為五品院判,成了院判,才能真正踏入太醫院的核心圈子,然而,院判之位僅有六人,他苦熬十年卻始終未能如願以償。
秋宴越知道後,便助了劉太醫一臂之力。
成為院判那日,劉旭正式上門答謝,那日後,劉旭便堅定地站在了秋宴越這一邊,成為了她不可或缺的助力。
随着秋宴越晉升為貴妃,她更是不遺餘力地為劉旭鋪路,花費巨資進行運作,現在的劉旭已經是太醫院的正四品同知了。
再近一步,便能取代王太醫成為院使。
秋宴越看重劉太醫不僅僅是因為他醫術高明,更重要的是,劉太醫這人心思細膩,秋宴越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無需多言,他自然會心領神會的做出最正确的事。
就像是今夜。
事發突然,秋宴越根本沒有時間和劉太醫通氣,他仍能在關鍵時刻,精準把握,将秋宴越不着痕迹的從皇帝中風一事中摘出去。
"劉太醫,你如實告訴本宮,陛下到底還能不能醒來?"
"陛下所患中風之症兇險異常,我等已竭盡全力,但陛下的病情卻未見好轉,恐怕……難以輕易蘇醒。"劉太醫微微歎了口氣,壓低聲音答道。
"即便僥幸醒來,此番病症亦已重創龍體,身體将大不如前,怕是……時日無多。"
秋宴越聽聞劉太醫之言,身形不由地微微一震,但她很快便抓住了劉太醫話語中的重點他的眼眸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急切與希望:“劉太醫,您方才所言,陛下難以輕易蘇醒,也就是說陛下還是有蘇醒的可能?”
秋宴越的聲音中帶着幾分顫抖,她緊緊盯着劉太醫,希望從對方口中得到肯定的答複。
“娘娘,實不相瞞,臣等雖身為禦醫,但醫術終究有限,面對陛下如今的病狀,實在是力不從心。然而,高手在民間,若真能請到那位傳說中的神醫沈知微,或許能為陛下帶來一線生機。”
“沈知微?”秋宴越喃喃重複着這個名字。
這是一個全然陌生的名字,秋宴越從未聽過有這麼一個太醫。
“沈神醫,是位民間大夫,其醫術之高超,實乃當世罕見。據說,沈神醫已經到了起死人而肉白骨的境界。最近一次,便是在邊關為當時重傷垂死的長平候診治,成功将其從生死邊緣拉了回來,此事在京城内外傳為佳話。”劉太醫說到這裡,眼中也不禁閃過一絲敬佩之色。
“長平候?你說得長平候可是昔年大趙首富商家的幼子,如今的大将軍商佑庭?”
“正是,聽聞沈神醫非但醫術超群,更有一顆悲天憫人之心,對于忠臣良将懷有無比的敬意。長平候,鎮守邊疆,屢建奇功,其忠勇之名,傳遍大趙。一年前,長平候在戰場上受到暗算,不幸身負重傷,昏迷不醒,生命垂危。沈神醫聽聞後,親自北上前往戰場為長平候診治,後更是不顧自身安危,親自入雪山為樂平候取來了千年雪蓮,這才救回了樂平候。”
“長平候蘇醒後,曾慷慨贈沈神醫千金,卻被其婉言謝絕,沈神醫直言,長平候乃是國之柱石,品德為人令人欽佩,若日後長平候有所需,隻需一聲令下,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他都将義無反顧,鼎力相助。”
“雖然沈神醫行蹤不定,但是若是長平候的話,說不定能知道沈神醫的下落。”
劉旭說得分明是沈知微,但秋宴越腦中卻隻有一個名字在反複的出現。
商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