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馮清瑤,馮顯跟安嘉樂接觸得更多。雖然安嘉樂忙于政務,但也沒忘記客人,每天都要找馮顯說說話,他倆還一起喝過酒。都說酒桌上最能見人品,馮顯做生意這麼多年,自認為還是有幾分識人的眼光的。
“娘,你信我,安少爺年少有為,又是探花郎,身邊幹幹淨淨,這樣的好女婿可是打着燈籠也難找的,錯過這村可就沒這店了。”馮顯極力勸道,想撮合這樁婚事。
馮清瑤隻恨這是客棧,讓她連個躲的地方都沒有。提起自己的親事,她總是有些害羞的。
馮氏早就有這種想法了,隻是她還有些顧慮:“我隻怕人家看不上我們。這麼年輕的探花郎,恐怕是想往高門大戶裡找,未必看得上我們。”
馮顯:“娘,你這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依我看,安少爺不像是那種一心隻想攀高枝的人。再說了,我妹妹多好,不僅長得好,女紅持家養養都拿得出手。娘,你跟杜太太交好,不如回去以後就寫封信試探一下?”
“等我再想想,你趕緊回房去歇息吧,明天還要趕路呢。”馮氏見女兒已經羞得不行了,于是催促兒子趕緊去休息。
等馮顯走後,屋裡隻剩下母女倆,馮氏這才開口問道:“你覺得安少爺怎麼樣?”
馮氏并不古闆,事關女兒的終身大事,總要問問她的意見。
男女有别,在安家作客的這幾天,馮清瑤隻見過安嘉樂兩面,一次是剛來的時候,另外一次就是今日的送行。他倆私底下連一句話都沒說過,自然稱不上有多麼了解。
馮清瑤回想起安嘉樂的模樣,怪不得能被點做探花呢,長得可真好看啊。他不僅容貌英俊,風度翩翩,待人卻很溫和,如沐春風。
見女兒雖然不出聲,臉上卻罕見地露出一絲嬌羞,馮氏心下便明白了,又道:“你二哥是個生意人,很難被人哄騙了去。既然他都說安少爺人品好,那必然是錯不了的。若你也有意,等回去後,我就寫信探探杜太太的口風。”
“但憑爹娘作主。”馮清瑤低着頭,小聲道。
這就是願意的意思了,馮氏也高興起來,她唯一憂慮的就是害怕安家看不上她的女兒。不過無論如何,總得去試一試,萬一成了呢?
安家,杜秋容也正跟安永興說起這事。
“老爺,樂哥兒都快十九了,也該說親了,你覺得馮姑娘怎麼樣?”
安永興仔細回想了一下:“模樣還行,隻是不知道性情如何。”
杜秋容早就考察過了,笑眯眯道:“這幾日相處下來,我是越看越喜歡這姑娘,不僅性子好,端莊柔順,為人處事也穩重大方。”
安永興思索了一陣,才道:“我們兩家也算門當戶對,你與馮太太自小認識,也算是知根知底,隻是不知道樂哥兒有沒有看中。”
“老爺若是覺得還行,等樂哥兒回來了我問問他。”
安嘉樂下衙回到家,換了一身家常衣服,去正院請安,杜秋容就直接開門見山地問了。
“……清瑤賢良淑德,适合娶回家做妻子。我和老爺都很贊成,關鍵還是要看你的想法。還是說,你想等到回京以後再尋一門家世更好的?”
安嘉樂很驚訝,萬萬沒想到他娘居然會生出跟馮家結親的想法。不過仔細一想,按照當前的社會環境,他确實應該考慮婚姻大事了。
礙于禮數,男女雙方能在定親前相看一面,就是極不容易的了,多少人都是盲婚啞嫁,隻有成了親才知道對方長得是圓是扁。
好歹他已經見過馮清瑤兩面,知道她的長相,容貌清秀,舉止也端莊。
“娘,我不在意家世。娘和她相處得多,既然娘說她好,我相信娘的眼光,我們兩家也算門當戶對,就依娘的意思。”
安嘉樂一直比較推祟門當戶對的婚姻,誰也不必遷就誰。雖然現在他和馮清瑤還不熟悉,不過感情是可以慢慢培養的。
“好。”杜秋容見兒子同意了,高興得眉開眼笑。
馮氏一行人回到京城,當晚,她就跟自家老爺說了想跟安家結親的事。馮老爺叫來二兒子,仔細問清楚了,便也極力贊成這門親事。
馮氏斟酌再三,慎重地寫了一封信給杜秋容。
信剛發出去,估計還在半路上,她就收到了杜秋容的來信。信裡,杜秋容是替自己的兒子向馮家求親的。
男方主動提出來,馮家人高興極了,馮清瑤羞澀地抿嘴笑。
為表慎重,安永興帶着厚禮親自去了一趟京城,正式登門求親。馮家當即答應下來,兩邊交換了定親信物,商量好等安嘉樂任期滿了回到京城再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