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獵之事就這樣虎頭蛇尾,草草結束。
自大皇子下令杖斃下毒的婢女小翠後,皇帝并沒有再追問此事,隻是暗中命韓則慶将那古琴送到自己寝宮,夜深人靜時回憶回憶封塵的往事。而表面,一切都似乎如往日般風平浪靜。
圍獵結束後,朝廷終于騰出手來着重處理新政之事。
這新政最早由一位年輕的仕子在科舉考試策論中提出,當時太子的老師白太傅過目後,大為驚歎,便交由皇帝過目,皇帝亦滿意,欽點此人為當科狀元。白太傅一心教育太子,便将此人引薦給了東宮。太子認為這是個革故鼎新的好機會,自己也正好借此機會大展身手,幹出一番政績來,令父皇和母後滿意,當即便獨攬下了施行新政的任務。這位幸運的仕子便平步青雲,官拜正三品太子詹事,輔佐太子處理新政相關事宜。太子急功近利,聽了幾個年輕的官吏草拟的方案,就立刻想立刻風風火火開展下去,幸而白老太傅再三勸阻,要他穩妥行事,太子這才改了主意,決定先在東南三省局部試行新政,若有成效,再推廣到全國。
經過一年的整治,這三省倒也确實成效頗佳,稅收翻了一番,民間評價也還算積極。再說太子狩獵後,頹喪地在自己宮裡喝了三大壺悶酒,大醉了一場,第二天爬起來又是精神抖擻的一條好漢,繼續和自己的大哥鬥智鬥勇。
今兒早朝,太子将東南三省新政試行的政績呈報上去,皇帝甚為歡喜,正式下令,在全國範圍内大規模施行新政,依舊由太子牽頭統領,幾位年輕的仕子輔助。
這些年西北戰事不斷,京城又大肆修建道廟,國庫早已虧空,皇帝表面上說着無為而治不必擔憂,心底裡卻發愁得很,而正好,這新政最主要的變法内容——續苗法和募役令,正是有關财政稅收方面的改革,成功了,每年多收數千萬兩的白銀也不是沒有可能。續苗法主要内容是:境内州縣各等民戶,在每年夏秋兩收前,可到當地官府借貸現錢或糧谷,以補助耕作或解決青黃不接之患。本年二月三十前,民衆可以貸取夏料,五月償還;本年五月三十前,可以貸取秋料,十月償還,名義上收取二成利息。
單就政策來看,這政法雖利息頗高,但也不失為一個超前的财政思想,相當于一個官辦之勸業商鋪,推動百姓插苗播種,國家既能收更多的利息銀子,百姓又能得到更多的糧,實為雙赢之法。
太子滿懷期待的開始着手實行,怎料卻不像東南三省局部施行時那般順利。
首先,在京城的推行就困難重重。
京城不比地方,富商與高官大戶之間藕斷絲連,錯綜複雜,官吏與富商之間的界限不像地方那樣泾渭分明,早已是利益勾結。新政因其性質使然,必然會觸動到富商的利益,富商不甘心被宰,亦想方設法聯絡官員從中阻攔,因而新政實施起來層層受限,效率極低。
太子聽了身邊幾位詹事的分析,也明白了其中緣由,當即禀告皇帝,奏請将那些從中阻攔的官吏蠹蟲統統清除。皇帝一心想着收錢,也一狠心準許了,還命韓則慶将武德司的精銳暫歸太子調遣,不惜一切代價保證新政順利施行。
京城隻要一有武德司出面,就是少不了腥風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