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大娘子一行人回到村裡,在村口就分開了。
“大哥、二哥,今日家裡不方便,等我爹好些了,再置辦一桌席,咱幾家人再聚一聚。”盧大富道。
“妹夫,自家人不用這麼客氣,讓盧老爹和外甥媳婦先養好身子。”杜裡正拍了拍盧大富的肩,帶着人便回去了。
盧家人一起回到盧大富家,盧曉曉把留出的魚羹熱了熱,分了分,人人都說這魚羹味好。
青陽縣,元家。
今日是元三郎妹妹元明月的及笄之日,元家邀請了好些相熟的親朋來家中玩,其中便有城關鎮的宋家。
元家發家于城關鎮,雖已舉家搬到青陽縣,可城關鎮這邊的關系一直沒有冷落。元宋兩家更是姻親關系,元家大郎娶的便是宋家的長女,宋連玉的大姐宋雲思。
城關鎮路遠,宋家夫人和宋雲想是上午過半到的元家,元家已到了好些客人,宋雲思正在張羅小姑子的及笄之宴,宋家夫人便和幾位夫人一處,由元家夫人招呼着喝茶聊天。
宋雲想給各位夫人見過禮,則叫上丫頭拎着買來的金玉糕去找元明月了。
未進屋子,就聽到好些姑娘在玩鬧的笑聲,在屋外伺候的丫頭見宋雲想來了,便給打了簾子,給裡頭招呼道,“姑娘,宋家小姐來了”。
元明月起身迎了過來,道,“雲想,你可來了,我都有好些日子沒見你了。”
宋雲想順着元明月的牽引坐下,“元姐姐,我可想你了,自你家搬到了縣裡,我出門的機會都少啦,我娘事忙,也不多帶我出門。”
“喲,看這兩人好的,見了面就不稀罕我們這些姐妹啦!”屋裡一長得明豔大氣的姑娘打趣道。
“誰能不稀罕你這大美人,雲想,這是縣丞家的,你喚她韓姐姐,她最愛開玩笑,人可好了。”元明月介紹道。
說罷,又與宋雲想介紹了屋子裡的幾位姑娘,這身份最高的就數剛剛開口的韓姑娘。
宋雲想起身與各位姑娘一一見過禮。
元明月又遞給了她一盤糕點,道,“這金玉糕吃着好吃,你快嘗嘗。”
“這剛才讓我們少吃些,原是留着給雲想妹妹你呢!”
宋雲想一看,道,“這縣上竟也有金玉糕,我還以為這是我們城關鎮特有的,今兒還給元姐姐帶了兩份。”說完,便讓丫頭把拎着的金玉糕拿了過來。
元明月吩咐丫頭将糕點裝盤裡端上來,又對宋雲想道,“真是巧了,我這是哥哥從城關鎮拿回來的,說是個擺攤的小娘子做的,她家的紅燒肉、幹鍋兔,還有熏魚都好吃,我家奶奶最喜歡吃紅燒肉,不過我更愛吃幹鍋兔,你呢?”
“我隻吃過他們家的金玉糕,不知道還賣這樣多的東西,回去我就都買來嘗嘗。”宋雲說道,心裡想着回去定要她哥全都買來。
“呀,這宋家妹妹帶來的金玉糕竟是不一樣!”等宋雲想帶的金玉糕端上來,屋裡的姑娘發現竟是兩種。
“賣金玉糕的小娘子說,這薄的,通透的,是原味的金玉糕。這厚點的,軟糯的,是南瓜味的金玉糕。我更愛吃這南瓜味的,口味甜一些,口感軟糯,果味與南瓜味交融,味道更豐富。”宋雲想介紹道。
等兩個口味的金玉糕都被吃完,屋裡的姑娘竟為哪個味道的更好吃争了起來。
“你們是說起好吃的,就忘了今兒的正題,把今日的壽星給晾在一邊了。叫我說兩個口味都好吃。”韓姑娘說道。
兩個争起來的姑娘覺得不好意思極了,大家又開始祝賀起元姑娘來。
可不管更喜歡吃哪個口味,金玉糕都将她們折服了,來做客的姑娘直問宋雲想小娘子擺攤的地方在哪,隻等到了明日使人去攤子上買吃食。
遠在城關鎮的盧曉曉正在做拆魚羹,還不知她的攤子在青陽縣的閨秀之間小火了一把。
到了第二日,盧家的攤子上來了好些臉生的客人,買的東西還不少,金玉糕更是指名要買的,沒多久就将準備的吃食買光了,盧曉曉三人便早早的收攤回家了。
快中午的時候,有一位管事模樣的人來尋盧記肉夾馍的攤子,問了好些人找來了杜家村。
到村口,見到在閑聊的幾位大娘,盧家的鄰居張大娘便在其中,“大娘,問一下路,鎮上的盧記肉夾馍的攤主是住在哪裡?”
“找攤主什麼事?”張大娘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