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商姓胡,是胡記商行的二老爺,此次是第一次出來販貨,跟着貨船,一路上是吃也不好,睡也不好。
原本在這城關鎮卸貨後,就要連夜回江甯府去了,可胡二老爺實在是受不住了,決心要在城關鎮上歇上一日。
胡大老爺怕弟弟在販貨途中出了岔子,此次派出的管事是家中的老管事,說話比胡二老爺還管用。
胡二老爺在船上聽人說盧記食坊的粉絲别處都沒有,借口說要去看看這粉絲能不能在胡記商行中售賣,這才說動了老管事在城關鎮上停留一日。
胡二老爺是快晚食的時候到的盧記食坊,一道來的還有老管事和一賬房先生,三人進門坐下後,趙杏花便上前倒水,見幾人是第一次來,開口介紹店中的吃食。
“除了快餐檔口裡的幾樣菜,還有什麼吃食?我聽說你們這有種晶瑩剔透的吃食,叫做粉絲,吃起來很是爽滑可口,今日可有賣的?”胡二老爺問道。
“客官,今日可單點的特色菜有酸菜魚、幹鍋兔,您若想要吃粉絲,可以試試咱這的鮮蝦粉絲煲或是鴨血粉絲湯,都賣的可好了。”
“那便都上一份吧!再要隻烤鴨。”胡二老爺大手一揮,吩咐道。
“二老爺,咱出來花費一餐飯可不能多于二兩銀子。”老管事連忙勸阻道。
“這位客官,剛才點的那些,一兩銀子便夠了,用不着二兩銀子。”趙杏花解釋。
這樣的小店,這樣低廉的價格,想來味道也不如何。見二老爺一副興緻勃勃的模樣,老管事隻求二老爺吃了後,别鬧了就好。
老管事還不知道胡二老爺在碼頭上便嘗過盧記食坊的吃食了,隻求順順利利地把二老爺帶回家中。
不一會兒,盧二郎把烤鴨端上來了,一起端上來的還有一攢盒,上面放着荷葉餅、甜面醬和一些配菜。
如今,盧二郎片鴨的手藝已很是娴熟,從鴨胸開始,片刻便能将一隻烤鴨的骨肉分離。
盤子裡的烤鴨一層疊一層的碼在一起,薄厚均勻,片片連皮帶肉,紅亮的鴨皮油亮誘人。
趙杏花端上三條熱帕子,讓三人擦了擦手,又細細說了吃法,這才退了下去,周到的服務讓老管事很是詫異。
胡二老爺在家讓人服侍慣了,到不覺得這服務有什麼特别的。倒是這要自己動手的吃食,很是新奇,興緻勃勃地動起手來。
酥脆的鴨皮,鮮嫩多汁的鴨肉,加上鹹甜适中的甜面醬和爽口的瓜果,一道裹入餅中,再一起吃入嘴裡,讓人大獲滿足。
等一碗碗色香味俱全的菜端上來的時候,胡二老爺三人已經完全被折服了,沒想到這小小城關鎮的一家小鋪子竟有這樣的手藝。
“小娘子,這粉絲是用何物做成的?”老管事問道。
“客官,這粉絲是我們食坊的招牌,隻我們有賣的,您若是喜歡,不若買些幹粉絲回去。”
“呵,老朽糊塗了,不知小娘子可否将掌櫃的請來,我們想與他談一樁生意。”老管事聽說這粉絲還有幹制的,越發地覺得這生意能成。
不一會兒,盧曉曉來了,笑着道,“幾位客官吃得可好?聽說客官有樁生意要談,這鋪子的事跟我談就行了。”
“你這小丫頭就是掌櫃的?”胡二老爺驚訝道。
“算不得掌櫃的,小女廚藝尚可,與家人一道開了這間鋪子,做得了一些主。”
“小小年齡就有這樣的手藝,前途真是不可限量。”老管事感歎道,接着道明了來意。
原來這胡記商行主要是通過大宗采買各地的特産,然後将其放到商行下面的各個店鋪零售,賺取中間差價。
老管事要談的便是将盧記食坊的粉絲放到商行裡售賣。
盧曉曉一聽,有喜有憂,喜的是這粉絲有了銷路,往後大家就多了一項源源不斷的進賬,憂的是與商行合作,如今的産量就不足了,隻要加人工,粉絲的做法就容易洩了出去。
不管怎樣,有銷路定是好的,雖說沒有做好準備,可人生在世,哪能事事都有準備?
“此處嘈雜,三位客官不如裡面說話?”盧曉曉将人請到了堂屋。
落座後,幾人互道了稱呼,盧二娘子端了茶過來,這才說起了正事。
“胡管事,不知道跟貴商行合作是怎麼個方式?”
“胡記商行裡賣的貨物分兩種,一種是寄放到商行裡賣的貨物,一種是商行買過來後自行賣的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