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不肯的,當初盧家是急着要錢開鋪子,這才将蓮蓉月餅的方子賣給了咱,這冬蓉酥咱若是想賣,更可能像粉絲一般,需分利給她。”元大少爺思忖道。
“分利也成,隻這一道點心,不足以分一成的利,你去與她商談,談個合适的方式。定要把這冬蓉酥拿下來。”
“可是有什麼安排?”元老太太見元大老爺志在必得,詢問道。
“母親,先前縣衙讓咱準備了好些蓮蓉月餅,連着江南東路的貢禮一道送去了汴京。我聽說,這貢禮,官家會賞給各宮,或是重臣,這是咱知味齋去汴京的大好機會。”
“大哥,我聽說那汴京城中房貴物貴,又離咱這路途遙遠,把知味齋開過去這花費和風險可都不小,咱這小家小當的,可經不起這樣折騰。”元二老爺潑涼水道。
“母親,二弟說的極是,這些兒子都有考慮過,原先隻有蓮蓉月餅,兒子便沒提,如今又多了這冬蓉酥,咱成事的機會很大。”
“咱家掙下這份身家可是不容易,再看看吧!不過這冬蓉酥的方子是得拿下來。”元老太太把這事定了下來。
在邊上侍候的丫鬟見幾位主子說罷話,便上前禀告,“老太太,城關鎮的粉絲工坊的管事來了,說是有要事禀告大少爺。”
“祖母,孫兒昨日才從工坊回來,這人一早就來了,許是大事,請祖母容我先行退下,去看看是什麼事。”
“喚他進來說吧,若是大事,咱也可以一起商量。”元老太太吩咐道。
丫鬟領命出去,把管事領了進來,這管事是元家的老人,先是給元府的幾位主子問了安,這才說起李大牛的事來。
說完李大牛的見聞,又說自己的想法,“打探粉絲做法本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奇的是打探的人,那李大牛隻當李小六是醉香樓李師傅不受寵的侄子,可咱鎮上的管事都知道李師傅的兒子早些年沒了,他将李小六當兒子養的,那做菜的手藝都傳了他。”
元大老爺又問了幾句,管事的回完話,就退下了。
“我記得那醉香樓的東家是汴京人,這李師傅的小動作後邊必是醉香樓東家的授意,說明咱家的粉絲在汴京賣得很是不錯。”元大老爺道。
“如此看來,去汴京的事情成數很大。今日是不是要給韓縣丞送利錢?你再好好打探下。給縣衙的利錢可準備好了?”
“祖母,準備好了,工坊的利錢是一百八十四兩六百四十文錢,我讓管事給湊了兩張一百兩的銀票。”
這一回,元二老爺沒再說什麼不行的話,若是大房能把元家的知味齋開到汴京,他自然也是歡喜的。
又說回城關鎮上,盧曉曉上午給各家送了年禮,下午就陸陸續續收到了各家的回禮。這裡頭最讓盧曉曉歡喜的回禮,就是宋府送來的兩罐子牛乳。
宋朝牛乳已成為餐桌上的常見飲品,可那說的是富貴人家,小戶人家牛乳卻是極少見的。
“曉曉,這宋府送來的牛乳你可會做?我聽說這牛乳做的酥酪香滑潤口,大戶人家的太太小姐都喜歡得很。”
“我在宋府的時候,宋老太太曾賞過我一碗酥酪,想來應是不難,一會我便做來給大家嘗嘗。”
所謂酥酪,便是将牛乳蒸煮後形成的凝膏,各地的酥酪做法不同,盧曉曉的做法更特别。
尋一無水無油的小鍋,将牛乳倒入鍋中,煮至牛乳熱而未沸的狀态,即趁熱倒入碗中,放置一旁。
再取一碗,加入糖塊,用少量溫水化成濃糖水,放涼後加入蛋清,攪拌均勻,攪拌時注意控制速度,避免打出蛋泡。
此時牛乳表面結出一層皺皺的奶皮,用筷子小心地刺破奶皮,将牛乳倒入裝有蛋清的碗中,攪拌均勻後,再沿碗邊緩緩緩緩倒回原來的碗裡,碗底的奶皮慢慢浮起。
然後放入鍋中隔水蒸上半刻鐘,用筷子從中間刺入,沒有牛乳流出即可起鍋,此時牛乳上再次結出了一層皮,這樣碗中有了兩層奶皮,新奶皮香甜甘鮮,舊奶皮香滑潤口,凝成的酥酪甜香嫩滑、溫潤暖胃。
酥酪出鍋,盧曉曉讓各人到竈房嘗了一碗,雪白的酥酪在瓷碗中,精緻得讓人不忍下手,細膩的口感和濃郁的奶香,美味得又讓人欲罷不能。
“曉曉,這酥酪可太好吃了,他們可真會吃啊,怪不道人人都想做那有錢人家。”趙杏花道。
“曉曉,剛才我見你倒來倒去的,是為什麼?直接上鍋蒸不行嗎?”
“二哥,我剛才是為了做奶皮呢,你若是吃過别處做的酥酪,就知我做的酥酪更香更嫩更滑,秘訣就是這層奶皮。”
盧曉曉做的酥酪在現代又叫雙皮奶,第一層奶皮最大限度地鎖住了牛乳中的水分,蒸出的酥酪吃起來也就更香更滑。
“那咱可以在鋪子裡賣酥酪了,這樣好吃的東西,沒人會不喜歡的。”
“二哥,可别忘了,這牛乳是宋老太太送的,若要拿來賣,還得找到牛乳的來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