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當李世民來到北宋 > 第7章 第 7 章

第7章 第 7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7章

李世民快步上前,見祖母和母親都好端端站在鋪子前,不由松了一口氣,擠過人群詢問發生了何事。

原來,對方昨晚突然找來,說老家出了變故要急着趕回去,想提前把鋪子給退租了,希望趙家能把押佃錢退給他們。

這鋪子雖不大,地段卻是極好的,位于魚米巷一個交叉路口旁,是周邊巷子的必經之處,人流量比别處的鋪子更多。

當初這家人就是看中這點,一口氣非要簽十年,還生怕趙家中途毀約漲價,讓牙行在契約上寫清楚“租約未滿期間,任一方違約,皆須賠付與押佃錢等值違約金”。

那時趙家剛搬來宜陽,正一堆事忙得不可開交,見對方如此誠心,就想着雖然會損失十年間上漲的租金,卻省了不少事,自然就趕緊簽了。

按理來說,對方今日違約提前退租,趙家不用退押佃錢的。

但許芸見對方兩口子哭得可憐,加上牙行的人說了,這鋪子地段好,早有不少人找他們打聽過想租下來,包管今天一退租,明後天就能簽下新契約。

她這些年也吃過不少苦,難免生出恻隐之心,跟婆母商量一番後,就同意把押佃錢退給對方。

今日對方把東西搬出去後,婆媳二人按規矩檢查了鋪子,正打算退錢時,隔壁店鋪向來眼尖的阿慶嫂卻發現,對方拆下來立在外牆上的門闆好像不對勁,忙戳着手指提醒許芸:門闆還沒檢查呢。

等許芸婆媳把門闆一塊塊擡下來放平,心都涼了半截——

除了擋在最前面的一塊,其他門闆全被重物砸出了大大小小的洞!

這樣一來,兩邊自然吵了起來,牙行的人一看也傻了眼,這家莫不是有病吧,好端端砸人家門闆做甚?

這時,氣得不行的許芸正指着地上刷了黑漆的門闆,語氣罕見地帶上了淩厲,

“你們摸着良心說說,這門闆上的破洞哪來的?當日大夥都見着的,我家買下這鋪子後刷了新石灰,補了新石瓦,連門闆也是找張木匠鋪子新做的,還刷了頂好的桐油,張木匠說了,他家的門闆貴是貴了點,但用的木頭好,材料紮實,至少能保用三十年不壞!”

圍觀的人也在議論紛紛,木門、棺材,自古就是百姓家的貴重之物,用草席破木闆當門的窮人多着去了,人家若不是為了裝點鋪子門臉,哪舍得用這麼厚的闆子,還刷上了油亮亮的漆?

真是作孽哦!

把來龍去脈聽明白的李世民,拍了拍祖母的臂膊安撫,又上前勸母親,

“娘,您先别急!您帶祖母到阿慶嫂家鋪子裡喝口茶歇歇,有兒子在,别擔心!”

說着,從身上取出銅錢塞到許芸手中,笑道,

“朝廷今日派發春裳錢,崔官人從公使錢裡給我們也發了一份,今日兒子請您和祖母喝茶。”

所謂公使錢,原本是朝廷撥給地方的一筆辦公經費,可它如今已經約定成俗地,成了官員間迎來送往的犒設招待費,各地“使遇過客,必館置供飨”。

崔仙芝去年一上任,就廢除了上任知縣定下的這條規矩,力求把公使錢用在刀刃上。比如,給無法享受朝廷補貼的底層雜役也發點福利。

許芸握着沉甸甸的半串銅錢,看着面前豐姿卓然的高大少年,眼淚一下就滴落下來。

誰能想到,隻不過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二郎就一日日的如同茁壯的樹苗成長了起來,如今,還能為她們遮風擋雨了!

阿慶嫂忙過來拉她和劉玉碧,“走走走,曉得你們家兒孫有本事了,今日這個茶錢,我是一定要掙到手的。”

先前還高聲叫嚷的賃戶夫婦,從李世民到來那一刻起,就沒再開口說過話,兩人眼睛滴溜溜轉着,邊打量着他邊交耳悄悄說着什麼。

他們早把房主的情況打聽過了,兩個兒子都在衙門裡頭當着差,本是不應該去招惹的,但誰讓錢帛動人心呢?

都怪那個多事的阿慶嫂,不然他們早拿到錢走人了。

李世民笑了笑,指着地上被砸出破洞的門闆,問道,

“二位是打算去張木匠鋪子訂做一套一樣的門闆,還是直接按價賠錢?”

那姓張的男店主忙開口,“小公子,這話可不興亂說!這門闆可不是我們弄壞的,本就不該我們賠,你們可不能欺負外鄉人...”

這樣說着,接到他眼色的妻子立馬往地上一跪,幹嚎着大聲喊道,

“還請宜陽的各位父老幫我們評評理!趙家房主仗着兩個兒子都在衙門當官,非要欺負我們這些外鄉來的可憐人,還有沒有公理啊!她這門闆是怎麼破的,我們壓根就不知道啊,今早開門時它還好好的呢,房主非要訛我們賠錢...”

圍觀的很多店主和客人目光中卻透着懷疑,他們當然曉得趙家大兒子在衙門裡當官人,可人家每日風吹日曬地親自帶着衙役巡邏,卻從不像從前那幫王八羔子一樣朝他們收吃茶費,要說趙家仗勢欺人,他們還真不信。

再說了,今早開門時還好好的?這木闆多厚實啊,總不能今日大白天的,有人當着滿大街人的面拿鐵錘來哐哐砸壞的吧?

但是,也有人站出來大聲指責趙家“想逼死外鄉人”,罵趙家仗勢欺人。

許芸氣得又要起身去吵,劉玉碧一把按住她,“讓二郎去!他讀書多,比咱們聰明。”

李世民早理清這事的關鍵點,自然不會如母親那般與對方糾纏。

他拱手看向圍觀的衆人,目光清澈而真摯,

“請各位聽我一言!首先,我家祖上本是汴京人氏,先前祖父為謀生計帶全家搬去了福建,前幾年,我爹又帶我們來宜陽投奔族人,所以我家也是外鄉人,‘欺負外鄉人’一說,實在是不敢當。”

這話一說,立刻有很多人連連出聲附和。

李世民繼續道,“再有,按照朝廷律法,房屋鋪子交到何人手中,何人就有妥善保管、原樣歸還之責,除了天災大禍,房屋主體若有損壞,賃戶自當照價賠償。也就是說,今日無論房主是誰,這門闆又是誰損壞的,都該由租賃鋪子的張家店主來賠。張店主若不信,明日一早可前往衙門立案,由崔知縣來斷決。”

天災,是風雪地動等自然災害。而大禍,指的是整條鋪子走水遇匪等禍事。正因為主體保管修繕得更好的鋪子,賃戶日常擔的風險會更小,所以租金也更貴。

如今别的鋪子安然無恙,隻有這一間鋪子門闆被砸了,自然算是“賃戶保管不當”。

話音一落,許多店主就急匆匆轉身往自家鋪子跑去——當日租下鋪子後,官府确實派人來宣讀了各種律法,就有這一條,還讓他們畫了押的!趙二郎今日若不提,他們早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張家女店主愣住了,很快顯然也想起了這事,她一骨碌起身撲到丈夫身上又撓又罵,

“都怪你這爛良心的,這下你高興了?你肯聽我的退完租就走人,哪有這禍事?我打死你打死你....”

平白得到二十兩銀子,她本想拿到錢就趕緊走的,偏這死男人非說既然收了錢,就幫人家把事情辦得漂亮點,沒準還能再得些賞錢。于是昨晚捱到戌時後,他非拉她來鋪子前。夫妻兩個掄着鐵錘忙活了整整大半宿啊!

氣死了!

李世民聽着對方氣急敗壞的辱罵,眼中飛快閃過一抹犀利。

衆人也不傻,這下誰還看不出來,門闆就是這兩口子砸爛的?在一片“真缺德”的唾罵聲中,許芸高興地端起茶狠狠喝了一大口,果然二郎一來,事情就解決了!

那姓張的男店主本還嘴硬,非嚷着要去衙門,又被妻子扇了幾耳光後,終于老實下來,答應找張木匠來看,麻利賠了等值的門闆錢。

女店主自知理虧,怕被他們抓去衙門追究責任,連押佃錢也沒再開口要,就火急火燎拉着丈夫往城門方向跑了。

人群散去後,張木匠好心提醒他們,在新門闆做好前,這鋪子是不能往外租的,舊的也别急着賣,先湊合着撐一段,等新門闆送來了,他再把舊的拉回去幫他們免費做幾條闆凳。

雖然這麼一耽擱,至少要損失一個月的租金,但牙行的人說這鋪子很快就能租出去,許芸婆媳也就隻能釋然了。

李世民眼中卻升起了冷峻,今日這事必有主使,對方一擊不中豈無後招?自家鋪子恐怕還會生出事端。

他垂下漆黑的鋒利眼眸,約摸已猜到對方是誰。

...

李世民沒想到的是,隻過了短短兩日,青雲道長就派人來告知:已準備妥當,随時能配合縣衙設局。

設的是神仙之局,也是救民之局。

無論此局成與不成,總要讓朝廷和造作局那幫人的嘴臉暴露在全縣百姓面前。

如此一來,既能讓百姓感念青雲道長的功德,也能拉攏田地衆多的大戶與縣衙結盟。

于是,崔仙芝當日就命人,把造作局那封“找來道長勘察宜陽山水靈氣最為充沛,要求全縣田地在四月底前完成改種白鶴果”的公文,原封不動刻印後逐級通知出去,還在縣衙外貼了朝廷要求補繳稅糧的告示。

這兩個從天而降的噩耗,很快傳遍了宜陽縣每一個角落,不管是窮人還是富戶,這下全都蔫了氣。

稅糧一事大夥一直暗暗懸着心,眼下真等來了,倒也不算太震驚,但把禾苗秧苗拔出來,重新改種白鶴果是什麼意思?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