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鶴吃的果子既然能在山地種植,何苦非要來占大夥吃飯的田地?
先前好不容易盼來種子順利抽芽,不管有田沒田的人,誰不盼着今年風調雨順大豐收?
别的不說,隻要本地的糧食豐收,縣城裡沒地的人家平日買糧也能便宜些,畢竟省了運輸的腳力錢。
而且,蔡相公上台後數次調整了糧錢絹匹的折變比例,到時如果拿錢去抵稅賦,可比直接交糧食要貴上十多倍。
提出這法子的人,簡直是造了大孽!
還沒等農人們悄悄商量出法子來,第二天,宜陽各處的田地大戶就齊齊趕來了縣衙,懇求崔仙芝幫大夥想想辦法,去州裡走走路子。
崔仙芝一臉為難地拍了拍桌子,“造作局既然發出了這封公文,可見州裡長官也是知情的。其實對州裡來說,比起本縣這點糧食,能為官家的仙鶴種白鶴果更是天大的福氣。”
大戶們一聽立刻就懂了,是啊,轄下縣城能為官家的本命仙鶴種仙果,對州裡來說隻有好處,哪能有什麼壞處呢?
今年宜陽就算産不出糧食,長官們也能讓大夥改用現錢去折變繳納,他們該收的稅賦可是一分不會落下,到頭來承擔這一切的,是全縣的百姓。
可造作局那封公文裡,隻字不提“賠償”二字,到時拿什麼去交稅納賦?
大戶們是有錢,真要吃下這暗虧也餓不死,可自古以來,越有錢的人自然把錢看得越重,越不喜歡吃什麼暗虧。
大戶們呼啦啦全跪了下來,大喊着“崔官人最是愛民如子,定不會眼睜睜看着我宜陽全縣步入絕地,還請官人為民做主啊”,大有崔仙芝若是不應下來,他們就賴在衙門不肯走的意思。
崔仙芝這才“無奈”地讓衆人簽下一份“懇請朝廷酌情補償糧食”的請願書,稱會将此事上奏朝廷。
大戶們為打動修道的官家,還紛紛咬破了指頭按上了血手印,官家素來仁善,反正又不會為一封血書就降罪于他們。
打發走大戶後,崔仙芝翻着洇幹了血手印的請願書,這下是真高興地看向李世民,連連稱贊道,
“時明之智,果然遠在我之上也!隻希望這趟真能兩難俱解!”
如果按他的性子,當日一接到公文,就會将造作局枉顧民生的行為與他的不滿之意,寫成奏章直接派快船北上呈君,勸官家别聽林靈素那妖道花言巧語。
可李世民制止了他,還想出了這麼一個彎來繞去的計劃——
讓他先放出消息,拿到宜陽縣大戶們畫押的請願書,再寫上一封“臣雖有心助力官家修仙大業,怎奈造作局堅稱此番改種白鶴果乃是為國效忠,官家并無補償之意,一時百姓驚惶失措唯恐皇恩不再,臣鬥膽懇請官家撥糧南下”的要糧奏章,連同請願書一起加急呈往京城。
如此一來,崔仙芝就成了體貼道君仙名的忠臣,縱便有讓官家不虞的“要糧”之舉,那也是被民衆血書逼迫的無奈之舉啊,歸根到底,不也是為了保全官家的清譽嗎?
而堅稱“官家并無補償之意”的造作局,自然是污蔑君父的奸臣。
而接下來,不管青雲道長的神仙局怎麼設,都跟崔仙芝這個“幡然醒悟”的忠臣無關。
能有這個既能保全自己、又能打壓造作局的法子,崔仙芝自然求之不得。
次日,煎熬不安的宜陽縣流傳出一個消息:
昨日,青雲道長例行畫符篆為官家祈福,怎料夜間有仙使入夢,告誡了他兩件事——
白鶴果是仙家寶物,乃是追随天庭仙鶴投奔主人而來,一不能讓它遠離大宋皇帝,二不能讓它沾染人間俗氣,必須種植在純淨少人氣的土壤,才能保留仙家效用;
下月恰逢值年太歲降臨南方,太歲喜靜,又喜食萬民善念,切不可讓南方生怨冒犯。
仙使再三叮囑必須重視這兩件事,否則,違反之人必會遭受天道懲罰。
雖然隻是一個虛無缥缈的夢境,卻極大地緩解了百姓的恐慌情緒:
白鶴果需要“純淨少人”的土地,怎麼看都跟種糧食的田地沒關系啊,種糧食還得用糞水施肥呢,豈不玷污了仙家寶物?
而造作局如果堅持逼大家改種白鶴果,不正會引發民憤滔天冒犯太歲嗎?
不管信沒信,大夥都争相把這事往外傳,盼着能傳到汴京的宮裡去。
李世民悄悄問青雲道長,天道會降下什麼懲罰。
青雲道長誠實地搖頭,“貧道不精天象,無法推算近日有何異像。然而,風雪雷電日月萬物,皆可生天地異像,全看貧道如何說。”
李世民:...哦。
原來我上輩子也是這麼被忽悠的。
不過,青雲道長的說辭如果起效了,興許真能一舉解決兩個大麻煩。
崔仙芝擔心這則流言剛傳到州裡,就會被人攔截下來消失無蹤,自己應該再寫一道奏章提起此事。
李世民卻提醒他,自古君王都有疑心,越是這種時候,他越應該跟這事撇清幹系。
眼下,宜陽縣不知有很多人比崔仙芝更急着,想讓這流言以最快速度傳進汴京城,傳到那位官家的耳朵裡。
薛家是商戶,田地不多也就算了,金桂坊的謝家可是宜陽縣最大的望族,豈會隔岸觀火?
...
三月二十五,一輪淡淡的彎月挂在汴京城半空。
穿着紅底淡黃團龍紋寬大道袍的官家趙佶,微蹙着眉頭踏進延福宮一處華美的宮殿中。
如今已過而立之年的他,是風流清雅的才子,也是飄逸英俊的帝王,他長得好,字寫得好,丹青也極好,眼光自然也是極好的。
譬如殿中那位撫着凸肚側卧着清眠的美人,眉如翠玉,肌如白雪。
懷孕不但沒能減損她半分美貌,反為她增添了一絲聖潔無暇的容光。
溫和的官家走進來,擡手制止了正欲出聲的宮人,靜靜站在貴妃榻前,欣賞着這幅美人卧眠圖。
兩年前,他摯愛的劉貴妃猝然病逝,閉眼前把她新收的養女小劉氏送給了自己。從此,同樣貌美溫柔的劉婕妤就成了他在宮中最寵愛的女子,也成了他思念劉貴妃的情感寄托。(1)
他緩緩俯下身,想着那道要糧的奏章,想到今日聽到的傳言,思考着要不要問問她。
這時,塌上的佳人卻驚呼着“神仙請留步”,驟然慌亂地睜開了眼。
趙佶眼中閃過一抹疑光,卻立刻瞥見了她眼角滾落的淚珠,忙上前扶住佳人柔聲安撫,
“别怕,愛妃這是夢到什麼了?”
劉婕妤就着他的手慢慢起身,一下摟着君王的腰輕輕啜泣起來,
“妾方才夢到一位白衣老神仙,他說,官家您本是下凡渡劫的天庭重神,如今卻有妖人想用南邊的事毀了您的靈根...若您受其蠱惑,天道将會降下懲罰,嗚嗚妾好害怕...”
趙佶一下下溫柔撫過她烏黑的發絲,眼中的狐疑漸漸變成了驚喜和寒光,語氣卻依然溫和,
“哦?你也聽見那個傳言了?”
劉婕妤茫然擡頭,無辜的美目間淚痕猶未消退,
“不知官家說的..是什麼傳言?妾謹遵太醫吩咐養胎,已經許久不曾出過門了。”
趙佶正要繼續試探,卻見面前一道明晃晃的白光劃過,他霎時瞳孔猛地一縮。
白光還沒來得及消散,下一瞬,“轟隆”一聲驚天炸雷在他耳邊響起!
接着,宮人内侍們驚慌趕來護駕的腳步聲,劉婕妤凄厲的痛呼聲,劈天蓋地撲打在殿門窗棱上的雨點聲,都夾雜在接連響起的驚雷聲裡....
趙佶推開前來扶他的梁師成,走到一扇剛被阖上的窗前,伸手一推:天邊那輪彎月仍挂在原處。
天道懲罰竟真的來了。